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伏生

李伏生

作品数:150 被引量:1,258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2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7篇灌溉
  • 43篇施肥
  • 40篇水分
  • 34篇土壤
  • 32篇玉米
  • 29篇水分利用
  • 25篇根区
  • 22篇利用效率
  • 20篇水分利用效率
  • 17篇交替灌溉
  • 16篇局部灌溉
  • 16篇干物质
  • 15篇根区局部灌溉
  • 14篇水肥
  • 12篇滴灌
  • 12篇糯玉米
  • 11篇养分
  • 10篇氮肥
  • 10篇有机碳
  • 10篇灌溉方式

机构

  • 149篇广西大学
  • 15篇广西农业科学...
  • 15篇西北农林科技...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北京航空航天...
  • 6篇钦州学院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亚...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河内农业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常德职业技术...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农业银行...
  • 1篇河池市农业科...

作者

  • 150篇李伏生
  • 32篇农梦玲
  • 13篇康绍忠
  • 9篇刘永贤
  • 9篇罗慧
  • 8篇周瑞阳
  • 8篇王道波
  • 8篇余江敏
  • 7篇谢如林
  • 6篇苏以荣
  • 6篇刘水
  • 6篇谭宏伟
  • 6篇韦彩会
  • 6篇陆文娟
  • 6篇梁海玲
  • 5篇宋岩
  • 5篇周柳强
  • 5篇张富仓
  • 5篇张潇潇
  • 5篇王熊军

传媒

  • 1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0篇植物营养与肥...
  • 8篇干旱地区农业...
  • 8篇节水灌溉
  • 7篇南方农业学报
  • 6篇土壤通报
  • 6篇广西农业科学
  • 4篇灌溉排水学报
  • 4篇广西农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南方果树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中国农业工程...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玉米科学
  • 2篇北方园艺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16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3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下双季稻田N_(2)O通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揭示了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对双季稻田氧化亚氮(N_(2)O)通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田间试验设3种灌溉模式(常规灌溉CR、“浅湿晒”灌溉TR以及干湿交替灌溉DR)和3种施氮处理(FN1:120 kg hm^(−2):20%基肥、分蘖肥与穗肥各占40%,FN2:120 kg hm^(−2):50%基肥、分蘖肥与穗肥各占25%,FN3:90 kg hm^(−2):50%基肥、分蘖肥与穗肥各占25%),通过定期测定双季稻田N_(2)O通量和土壤酶活性,探讨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对稻田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分析了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TR和DR模式稻田N_(2)O排放通量较CR模式分别提高92.82%和175.95%,FN3处理稻田N_(2)O排放通量较FN2处理降低39.7%。与CR模式相比,TR模式的土壤脲酶活性、DR模式的土壤羟胺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升高。双季稻田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脲酶(晚稻田相关系数0.38;早稻田相关系数0.63)、硝酸还原酶(晚稻田相关系数0.33;早稻田相关系数0.61)和羟胺还原酶(晚稻田相关系数0.63;早稻田相关系数0.73)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可见,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显著影响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和双季稻田N_(2)O排放通量,在生产中应通过稻田水氮管理减少N_(2)O排放,以提高氮肥利用率。
赵国胜韦至激李伏生
关键词:干湿交替灌溉氧化亚氮排放土壤酶活性
不同磷钾条件下苗期适度水分亏缺对大豆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1
2006年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钾肥施用时苗期水分亏缺对大豆生长、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钾肥施用相同时,苗期轻度缺水处理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提高效果最佳,且其水分利用效率接近或超过正常灌水处理,而中度和重度缺水则明显降低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当水分亏缺相同时,施用中量磷钾肥有利于豆荚效和籽粒效的提高,从而提高大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因此,本试验条件下,苗期轻度缺水(占田间持水量的60%~70%)与施用中量磷钾肥是提高大豆产量的较好组合。
唐梅李伏生张富仓梁继华王力陈俊
关键词:大豆干物质积累
百色市主要农作物土地生产潜力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估算方法,为提高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提供参考。【方法】用农业生态区域法估算主要农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在光温生产潜力的基础上用水分订正系数进行修订,估算出主要农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在气候生产潜力基础上用土地质量系数进行修订,估算出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结果】百色市主要农作物光温、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均以水稻最高,其余依次为玉米、大豆和红薯。4种作物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为:5466.0、5074.4、2414.3和1190.5 kg/ha。【结论】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较低,为提高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应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引进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土壤肥力,加强水肥管理和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王少静张潇潇李伏生
关键词:农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
糖蜜发酵生产丙酮丁醇菌种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选择被引量:3
1999年
从糖厂污泥中分离出4株厌氧梭状芽孢杆菌,共分别编号为CLS.001,002,003,004。经初筛其CLS.004具有较高的丙酮丁醇发酵力。以它为菌种,用糖蜜作原料进行发酵条件正交试验,选出其发酵的最佳条件:在糖蜜浓度10~15Bx;35~38℃;pH6.8~7.2条件下,总溶剂生成率和糖的利用率分别可达到30%和85%以上。
马光庭韦珂李伏生
关键词:丁醇糖蜜丙酮丁醇发酵条件
不同生育时期分根区交替灌溉对烤烟生长和氮钾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07年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2种施肥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对烤烟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以及烟叶氮(N)、钾(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伸根期和成熟期APRI不但对烤烟植株有明显的增高作用,而且能显著提高烟叶中N、K含量。与常规灌溉(CI)相比,低肥时伸根期和成熟期APRI的株高、烟叶N含量、K含量分别提高5.19%、9.16%、6.42%和14.02%、28.03%、28.13%;高肥时分别提高9.11%、23.71%、18.75%和16.55%、38.57%、50.84%。可见在较高肥条件下,烤烟伸根期和成熟期进行分根区交替灌溉是烟叶适产优质生产中一种较好的水分调控方式。
刘永贤李伏生农梦玲韦建玉汪加林
关键词:烤烟分根区交替灌溉生育时期
Research Advances in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in Sugarcane被引量:2
2015年
The coupling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is the only way for high yield, efficiency, sugar on sugarcane. On sugarcane producti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ontrolling technology of fertigation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cane area of China. This paper reviews main achievements and advances on the coupling effec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on sugarcane from time and space at home or abroad in recent years,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oupling effec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on sugarcane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which need further research in future.
刘永贤石玫莉农梦玲谢如林曾艳邢颖韦彩会熊柳梅谭宏伟李伏生
关键词:SUGARCANE
西马峪滑坡侵蚀成因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本研究在论述了西马峪滑坡侵蚀体的形成、岩土体特征、滑坡滑动和变形破坏特征的基础上,首先定性分析、定量计算评价了西马峪滑坡侵蚀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两马峪滑坡侵蚀体处于临界一不稳定状态,最后对西马峪滑坡侵蚀体潜在侵蚀量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应当采取工程治理措施,防止滑坡侵蚀灾害进一步加剧,制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郑书彦李占斌李伏生苟建忠
关键词:稳定性
根区局部灌溉对有机无机肥配施土壤微生物和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在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条件下,研究3种灌水方式,即常规灌溉(CI)、固定部分根区灌溉(FPRI)和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但并不随有机肥比例的增加一直递增。在相同灌溉方式下,以60%化肥+40%有机肥(F3)施肥处理效果较好,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3个时期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其他施肥处理高。而在相同施肥条件下,APRI和FPRI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高于CI处理。与CI相比,FPRI和APRI分别平均节水14.7%和16.9%,水分利用效率则分别平均提高了20.0%和10.4%。这表明根区局部灌溉能创造良好的土壤生物环境,促进微生物的代谢和繁殖,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节约灌水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余江敏李伏生韦彩会李志军
关键词:根区局部灌溉有机无机肥配施土壤微生物水分利用效率
水肥运筹对红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4年
以红优2号红麻木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灌水水平和肥料运筹对红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探讨红麻水肥利用特点,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水肥管理提供合理依据。结果表明:(1)低肥时纤维产量高、长度长、宽度大,且纤维强力和线密度减少不显著。(2)全部氮钾肥作基肥时有利于改善纤维线密度,纤维产量高,且纤维强力降低不显著。(3)苗期中水、旺长期和现蕾结果期高水时,纤维产量、纤维强力和纤维长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且纤维线密度降低不显著。因此,中肥全部作基肥以及苗期中水、旺长期和现蕾结果期高水是较好的水肥运筹模式。
王道波陈意超李伏生宋岩农梦玲周瑞阳
关键词:红麻肥料运筹纤维产量纤维品质
NH_4/NO_3配比对土壤镉和锌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铵态氮和硝态氮(NH4/NO3)配比(%/%)对土壤中镉和锌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入NO-3-N的比例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水溶交换态镉和锌含量以及苋菜(Amaranthanus tricolour)吸收镉和锌的能力显著降低。这表明土壤施入不同配比NH4/NO3后,通过改变土壤pH而影响土壤镉和锌形态,从而影响镉和锌的生物有效性,因此农业生产中可通过选择合适的氮源来减少蔬菜对镉的吸收,以保障农产品安全。
吴花李伏生莫江华
关键词:生物有效性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