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辉

作品数:14 被引量:45H指数:7
供职机构:免疫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噬菌体
  • 13篇菌体
  • 7篇生物学
  • 7篇生物学特性
  • 7篇克雷伯菌
  • 7篇肺炎克雷伯
  • 7篇肺炎克雷伯菌
  • 6篇小鼠
  • 5篇杆菌
  • 4篇鲍曼不动杆菌
  • 4篇不动杆菌
  • 3篇单胞菌
  • 3篇铜绿
  • 3篇铜绿假单胞
  • 3篇铜绿假单胞菌
  • 3篇全身感染
  • 3篇假单胞菌
  • 3篇败血症
  • 2篇蛋白
  • 2篇药代

机构

  • 13篇郑州大学
  • 12篇河南医学高等...
  • 5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免疫学教研室
  • 2篇惠州市第二妇...

作者

  • 14篇靳静
  • 14篇李亚辉
  • 12篇李振江
  • 12篇王中全
  • 11篇王书伟
  • 11篇张改
  • 11篇陈松建
  • 11篇王小亭
  • 6篇黄德海
  • 5篇王山梅
  • 3篇王进
  • 1篇赵国强

传媒

  • 13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ZZ1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噬菌体ZZ1对小鼠的安全性及药代动力学。方法尾静脉1次大剂量注射高浓度去内毒素ZZ1悬液,观察小鼠反应状态,检测活性ZZ1在各组织中的浓度变化及小鼠血清抗ZZ1中和抗体的效价。结果 ZZ1对实验小鼠具良好安全性和稳定性,但免疫原性强,注射后72h即可刺激产生抗ZZ1中和抗体,第4d和第16d抗体平均滴度分别为1︰8和1︰256。ZZ1在小鼠组织中的分布以脾脏浓度较高,注射后0.5h达1.2×109 PFU/ml;肺、肾浓度较低,注射后0.5h分别为4.0×107和4.1×107 PFU/ml。结论 ZZ1对实验小鼠具有良好安全性,且在体内各组织中稳定,可用于鲍曼不动杆菌AB09V感染小鼠模型的治疗研究。
靳静李振江李亚辉王中全赵国强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药代动力学
阴沟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Pyg1生物学特性及补体对其杀菌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明确阴沟肠杆菌噬菌体Pyg1的生物学特性及补体对其杀菌作用的影响。方法电镜观察Pyg1形态,分析Pyg1噬菌谱、生长曲线及理化稳定性;比较Pyg1在不同补体活性血清中与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YG7作用1h后存活的细菌数。结果 Pyg1为肌尾型噬菌体,其感染YG7的潜伏期为20min,爆发量为100PFU/cell。Pyg1在pH5~9的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50℃的环境中活性也无明显变化。Pyg1在56℃、30min热灭活的鼠血清中和在营养肉汤中均具较强的杀菌能力(P〉0.05),存活细菌数〈100CFU/ml。但在新鲜未灭活鼠血清和补体活性为25U/ml的液体中对YG7的杀菌能力减弱,存活细菌数〉105 CFU/ml。当补体活性超过50 U/ml时,Pyg1完全失去对YG7的抗菌活性,存活细菌数与无噬菌体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达107 CFU/ml以上。结论Pyg1是一株裂解性噬菌体,在自然条件下其杀菌作用强且稳定,故在减少医院环境中对其敏感的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因Pyg1对YG7的杀菌作用受血清中不耐热物质补体的干扰,因此不适于治疗YG7引起的全身感染。
靳静王书伟黄德海张改李振江陈松建李亚辉王中全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补体系统
粘质沙雷菌毒性噬菌体PS4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小鼠血清中的杀菌作用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粘质沙雷菌毒性噬菌体PS4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小鼠血清中的抗菌活性。方法观察PS4的噬菌斑及电镜下形态;测定PS4的噬菌谱、生长曲线及其理化稳定性,PS4在营养肉汤培养基、新鲜小鼠血清和灭活小鼠血清中的杀菌作用,以及小鼠血清中影响PS4杀菌能力影响因素。结果 PS4为长尾型噬菌体,在以粘质沙雷菌临床株S4为指示菌时,PS4可形成直径为1-1.5mm完全透明噬菌斑,其感染S4的潜伏期为10min,暴发量约为100PFU/cell,且S4对PS4的抗性突变率仅为10-7。PS4在pH 5-10的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50℃的环境中仍能长时间保持活力。PS4在新鲜未灭活血清中对S4不具杀菌能力,但在56℃热灭活30min的鼠血清中以及在营养肉汤中的杀菌率均达99.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4具有一定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有望用于医院环境"消毒",以减少多重耐药粘质沙雷菌所致的院内感染的发生。但因其杀菌作用受血清中不耐热成分的严重干扰,故不能用于治疗由S4引起的小鼠全身感染。
靳静张改李振江王书伟陈松建黄德海李亚辉王小亭王中全
关键词:粘质沙雷氏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抗菌活性
6种常用消毒剂对28株噬菌体杀菌作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84消毒液、双氧水、苯扎溴铵、石碳酸、碘伏和戊二醛等6种常用消毒剂对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作用以及对28株噬菌体杀菌作用的影响。方法以上述3个菌株为指示菌,从城市污水中分离噬菌体;通过调查噬菌谱排除噬菌体克隆株,筛选出不同克隆株的毒性噬菌体;在双层培养基表面,通过观察不同消毒剂作用区域内噬菌斑形态和成斑率(EOP)的变化,分析6种消毒剂对28株噬菌体杀菌作用的影响。结果 3种指示菌对84消毒液、双氧水、苯扎溴铵和石碳酸的敏感性不同(P<0.0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4种消毒剂均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所有被调查的噬菌体中,杀菌作用不受6种消毒剂抑制的占25.0%(7/28),其余噬菌体的杀菌作用均受消毒剂的影响。6种消毒剂中苯扎溴铵对噬菌体杀菌作用的抑制效果较强,抑制率为57.1%(16/28);而戊二醛的抑制作用最弱,对28株噬菌体均无明显抑制作用。消毒剂影响噬菌体杀菌作用试验中,有20.8%(35/168)的反应受到明显抑制,明显增强的反应达50.6%(85/168),28.6%(48/168)的反应受消毒剂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6种常用消毒剂对噬菌体杀菌作用的影响随消毒剂和噬菌体的不同而不同,28株噬菌体的杀菌作用受6种消毒剂明显抑制的仅占少数。
王小亭李亚辉靳静王中全
关键词:消毒剂噬菌体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
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LH-02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LH-02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性质。方法观察LH-02的噬菌斑形态和电镜下形态;调查LH-02的噬菌谱,并观察其一步生长曲线以及理化稳定性;提取噬菌体基因组进行酶切鉴定。结果LH-02在宿主菌KF29菌苔上形成直径2~3mm的透明噬菌斑,外周有宽2~3mm的半透明晕环;电镜观察确定其为有尾噬菌体目,短尾噬菌体科;一步生长曲线显示LH-02感染KF29的潜伏期短(约15min),裂解量大(约217PFU/细胞);LH-02在一个较宽的pH范围内(5~10)和较高的温度(50℃)范围内活性稳定;LH-02的核酸可被KpnⅠ,EcoRⅠ,HindⅢ降解,但不能被BamHⅠ降解。结论 LH-02为裂解性噬菌体,基因组为双链DNA,其潜伏期短,裂解量大,稳定性好,有望成为生物抗菌剂。
张改黄德海靳静李振江王书伟陈松建李亚辉王小亭王进王中全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基因组
血清不耐热物质对噬菌体PL39杀灭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人血清和鼠血清中不耐热物质对噬菌体PL39杀灭不同克隆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筛选PL39敏感宿主菌;根据ERIC-PCR图谱分析敏感宿主菌的遗传差异性。分别添加新鲜及热灭活人血清和鼠血清,观察其对PL39杀灭不同敏感宿的影响。结果筛选到9株PL39敏感宿主菌,其中2株菌ERIC指纹图谱无明显不同,其他菌株的指纹图谱明显不同。9株菌均能完全抵抗人血清和鼠血清的溶菌作用;噬菌体PL39在两种血清中均能保持恒定的成斑活性,但在人血清中对9株宿主菌的杀灭作用均被抑制;在小鼠血清中,PL39对L39菌有一定杀灭作用,对其他宿主菌无杀灭作用;两种血清热灭活(56℃,30min)后对PL39杀灭不同宿主菌作用无显著影响,与营养肉汤中的PL39杀菌作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血清和鼠血清中的不耐热物质均可影响噬菌体PL39对其宿主菌的杀灭作用。
李亚辉李振江靳静王山梅张改王书伟陈松建王小亭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人血清小鼠血清
噬菌体LH-01治疗不同宿主菌所致小鼠致死性败血症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LH-01治疗不同宿主菌所致小鼠败血症的效果,分析影响疗效因素,探索评价噬菌体疗效的方法。方法通过比较噬菌斑和成斑率,从9株LH-01宿主菌中选择对其敏感性较强的菌株。尾静脉注射绝对致死量的不同敏感菌致小鼠败血症,2h后通过尾静脉注射LH-01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比较LH-01在小鼠新鲜血清、补体热灭活血清,以及在标准补体溶血活性由低至高的溶液中对敏感菌的杀灭能力,明确引起LH-01对不同敏感菌感染组小鼠疗效差异的因素。结果 9株宿主菌中KP6、KP13、KP16和KP22在营养肉汤中对LH-01最为敏感。当小鼠全身感染致死量的这4种细菌后,LH-01的治疗可使KP6感染组小鼠生存率达90%(9/10),KP13组为30%(3/10),而KP16组和KP22组小鼠全部死亡。体外试验显示,除LH-01对KP6的作用不受补体影响外,LH-01对其余3株菌的杀灭作用均受补体影响,其中25U/ml的补体活性即可完全抑制LH-01对KP16和KP22的杀灭作用,而完全抑制对KP13的杀灭作用所需的补体活性≥50U/ml。结论补体是影响LH-01治疗小鼠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疗效的最主要原因。血清中噬菌体对致病菌的杀菌力和补体干扰杀菌的程度有助于预测噬菌体疗效,指导细菌感染的噬菌体治疗。
靳静李振江黄德海张改陈松建王书伟李亚辉王小亭王中全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全身感染补体系统
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ZZ1受体结合蛋白gp37的克隆表达
2023年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噬菌体与宿主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ZZ1受体结合蛋白gp37进行克隆表达。方法原核表达噬菌体ZZ1重组受体结合蛋白gp37,从分子质量、抗原性以及对ZZ1吸附竞争干扰的功能等对表达的重组受体结合蛋白gp37进行鉴定。结果PCR扩增ZZ1gp37基因后,成功诱导表达了含6×His标签的ZZ1重组受体结合蛋白gp37,SDS-PAGE显示所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0×10^(3);使用0.5 mmol/L IPTG 16℃诱导过夜较37℃诱导4 h,蛋白可溶性表达增多;Western blot显示纯化蛋白可分别被his标签抗体和小鼠抗ZZ1多克隆抗体识别;竞争吸附试验显示,在重组ZZ1gp37蛋白存在的情况下,ZZ1对鲍曼不动杆菌AB09V的吸附效率与对照组的63.5%相比下降39.5%。结论成功表达了噬菌体ZZ1的重组受体结合蛋白gp37,蛋白的分子质量、反应原性以及对ZZ1吸附的竞争干扰作用均符合预期,为噬菌体ZZ1与宿主菌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小亭张向前张改张改王书伟李振江陈松建李亚辉李亚辉王山梅王中全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
肺炎克雷伯菌短尾噬菌体LH-01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噬菌体LH-01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观察LH-01在小鼠体内的代谢过程和LH-01中和抗体产生规律。建立小鼠败血症感染模型,使用高剂量和低剂量LH-01进行治疗,观察小鼠健康评分(0~5),同时检测小鼠外周血和主要脏器内活菌数和噬菌体滴度变化规律。结果噬菌体LH-01在小鼠体内具有较低的清除率,活性噬菌体可在小鼠体内持续存在数天,10d后完全消失。2周时外周血LH-01中和抗体效价为1:8,5周时最高为1:1 024。用高剂量组(10^10 PFU/ml)和低价量(10^4 PFU/ml)的噬菌体LH-01尾静脉注射治疗小鼠败血症,两组组小鼠健康评分最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生存率均为100%,而对照组为0%。治疗组小鼠外周血和脏器(肝脏、脾脏和肺脏)中的菌落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菌落数(P〈0.01),尤以脾脏中菌落数减少最显著。LH-01治疗中具有自我放大效应,高剂量和低剂量治疗组小鼠外周血、肝脏和肺脏中的噬菌体滴度与噬菌体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尤以外周血增加最为明显。结论 LH-01具有杀菌效率高、自我增殖能力强、活性维持时间长、中和抗体产生晚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可试用于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治疗。
陈松建张改靳静李振江王书伟李亚辉王小亭王进王中全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药代动力学
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ZZ1受体结合蛋白gp12的克隆表达及ZZ1 RBP受体性质鉴定
2023年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噬菌体与宿主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ZZ1短尾丝蛋白gp12进行克隆表达并对ZZ1 RBP吸附受体进行鉴定。方法 原核表达噬菌体ZZ1受体结合蛋白gp12,根据分子质量、抗原性以及对ZZ1吸附竞争干扰的功能等对表达的重组受体结合蛋白gp12进行鉴定。分别用细菌膜蛋白提取试剂盒和细菌脂多糖提取试剂盒提取鲍曼不动杆菌表面OMP和LPS,采用ELISA的方法对噬菌体ZZ1作用受体性质进行鉴定。分别用蛋白酶K和高碘酸盐对AB09V菌进行处理以破坏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和LPS,观察噬菌体ZZ1对两种方法处理AB09V菌的吸附效率。结果 PCR扩增ZZ1gp12基因后,成功诱导表达了含6×His标签的ZZ1重组受体结合蛋白gp12,SDS-PAGE显示所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 ku;使用0.5 mmol/L IPTG诱导4h,蛋白表达基本趋于稳定;Western blot显示纯化蛋白可分别被his标签抗体和小鼠抗ZZ1多克隆抗体识别;竞争吸附试验显示,在ZZ1重组gp12蛋白存在的情况下,ZZ1对鲍曼不动杆菌AB09V的吸附效率与对照组的63.5%相比下降42.4%;当ZZ1重组gp37蛋白和ZZ1重组gp12蛋白均存在的情况下,ZZ1对鲍曼不动杆菌AB09V的吸附率下降55.8%。ELISA和进一步验证试验显示ZZ1重组受体结合蛋白均吸附宿主菌AB09V菌表面的LPS。结论 成功表达了噬菌体ZZ1重组受体结合蛋白gp12,ZZ1重组gp37蛋白和ZZ1重组gp12蛋白均吸附宿主菌AB09V表面的LPS。
王小亭王小亭张改张改王书伟李振江陈松建李亚辉李亚辉王山梅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