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朱熠林

朱熠林

作品数:55 被引量:528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7篇疝修补
  • 36篇修补术
  • 33篇腹股沟
  • 32篇疝修补术
  • 28篇腹股沟疝
  • 23篇腹腔
  • 23篇腹腔镜
  • 18篇补片
  • 14篇手术
  • 13篇腹股沟疝修补
  • 10篇无张力
  • 10篇腹股沟疝修补...
  • 8篇外科
  • 8篇腹膜
  • 7篇腹腔镜腹股沟...
  • 6篇造口
  • 6篇无张力修补
  • 6篇无张力修补术
  • 6篇复发
  • 5篇造口旁疝

机构

  • 5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包头市中心医...
  • 1篇呼和浩特市第...
  • 1篇梅河口市中心...

作者

  • 54篇朱熠林
  • 38篇申英末
  • 33篇陈杰
  • 32篇王明刚
  • 21篇杨硕
  • 17篇刘素君
  • 14篇曹金鑫
  • 13篇王帆
  • 13篇刘雨辰
  • 10篇孙立
  • 4篇陈富强
  • 3篇赵凤林
  • 3篇刘静
  • 2篇聂玉胜
  • 2篇赵学飞
  • 1篇陈杰
  • 1篇陈俊生
  • 1篇包少渝
  • 1篇宋彬彬
  • 1篇张光永

传媒

  • 21篇中华疝和腹壁...
  • 6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8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碘抗菌手术贴膜对预防开放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手术部位感染效果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前我国每年腹股沟疝修补术超过100万例,多数的腹股沟疝修补术采用无张力修补的方式。在通过补片修补追求低复发率、低并发症、高舒适度的同时,不得不面临内植物导致感染的棘手问题。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常见的并发症,治疗十分困难,甚至需要再次手术,导致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失败,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本研究通过比较手术中使用含碘抗菌贴膜与普通贴膜的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观察含碘抗菌贴膜的应用价值。
刘雨辰曹金鑫朱熠林申英末孙立赵凤林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手术贴膜抗菌腹股沟疝修补术
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学分析与耐药性特点被引量:22
2018年
自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开展以来,因其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应用。各类修补材料的应用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感染的重要因素,感染有可能发展为切口迁延不愈.从而导致手术失败,使患者承受较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我们回顾性分析99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感染患者的资料,将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朱熠林张光永刘雨辰王明刚闫治波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药性特点无张力病原学分析
疝和腹壁外科进修医师专业化培训的临床实践及思考
2024年
进修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是教学医院担负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疝和腹壁外科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从事疝和腹壁外科专业工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每年都会吸引很多医师前来进修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本文从培养医德医风、制定培训计划、加强技能训练、实施专业组轮换、利用科室平台优势以及建立考核制度等六个方面介绍了疝和腹壁外科进修医师专业化培训的教学及管理方法。
朱熠林
关键词:进修医师继续医学教育
杂交技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分析杂交技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疝和腹壁外科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47例巨大腹壁切口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比开放手术(93例)、腹腔镜手术(152例)及杂交技术(102例)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用时最短[(67.7±28.8)min],杂交组用时最长[(103.1±30.6)min]。杂交组切口长度[(8.2±4.0)cm]明显小于开放组[(15.1±4.8)cm]。开放组和杂交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腹腔镜组。术后随访6~48个月。并发症:杂交组8例,开放组20例,腹腔镜组30例。开放组术后复发1例,腹腔镜组复发1例,杂交组无复发;复发病人均于术后2年内再次接受杂交技术治疗并治愈。结论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较单独腹腔镜或开放手术具有一定的优势。
朱熠林陈杰申英末刘素君陈富强
关键词:切口疝杂交技术疝修补术
腹膜前补片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腰疝20例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在治疗原发性腰疝中采用腹膜前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治疗20例原发性腰疝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疝环大小为1.5~2.5 cm,平均(2.0±0.4)cm;手术时间25~75 min,平均(42.9±14.6)min;术后住院时间1~5 d,平均(3.0±1.1)d;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6分,平均(2.5±0.9)分;术后未出现发热、切口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20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3.4±5.4)个月,均无术后慢性疼痛及异物感,无复发患者。结论应用腹膜前补片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腰疝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舒适度高等优势。
杜华栋申英末孙立朱熠林陈杰
关键词:腰疝疝修补术腹膜前间隙补片
经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疝和(或)绞窄疝效果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总结应用经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疝和(或)绞窄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5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经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疝和(或)绞窄疝(嵌顿疝组)89例患者临床资料,与择期手术(择期组)的1471例患者对比。结果嵌顿疝组平均手术时间(42±8)min、平均住院天数(4.0±2.6)d和平均复T时间(9.0±3.3)d比择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38±4)min、平均住院天数(3.0±0.6)d和平均复T时间(8.1±2.5)d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嵌顿疝组术中平均出血量(10±14)ml略高于择期组(7±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嵌顿疝组术后感染1例(1.1%),经换药痊愈,血清肿20例(22.5%),自行吸收或穿刺抽液后痊愈。随访无复发。腹股沟疝择期手术组术后感染5例(0.3%),经换药痊愈,血清肿187例(12.7%),自行吸收或穿刺抽液后痊愈,术后复发1例。结论开放腹膜前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和可供选择的治疗嵌顿疝和(或)绞窄疝的手术方式。
王明刚申英末杨硕曹金鑫朱熠林陈杰
关键词:腹股沟嵌顿性疝修补术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技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3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TAPP)技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TAPP手术治疗的367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2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为(55.7±19.3)(30~100)min,住院时间(4.9±2.7)(2—12)d。术后疼痛发生率为4.1%(15/367),肿胀积液发生率为13.1%(48/367),排尿困难发生率为1.3%(5/367),无局部异物感、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367例患者均随访3~72个月,平均(36.54±4.7)个月,复发2例,无补片感染及慢性疼痛。结论对于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腹腔镜TAPP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且手术安全性高,效果切实可靠。
王明刚申英末陈杰曹金鑫朱熠林杨硕
关键词:腹腔镜腹股沟复发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因素及二次手术治疗效果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因素及二次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41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病例的资料,均为男性,年龄(62±7)岁(范围:51~75岁),复发时间为术后3 d至7年,分析患者的手术方式、复发原因、手术治疗结果等情况。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全部病例中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后复发31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后复发10例。采用TAPP治疗11例,Lichtenstein手术治疗30例。复发因素可分为4类,包括补片覆盖范围不足23例,补片卷曲9例,补片挛缩7例,补片固定不当2例。再次手术治疗后随访[M(IQR)]18(24)个月(范围:12~50个月),患者无再次复发、感染、慢性疼痛、异物感等。TAPP和Lichtenstein手术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1比20.0%(6/30),P=0.68]。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术后复发多存在补片覆盖范围不足,再次行TAPP或Lichtenstein手术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刘雨辰朱熠林王帆王明刚
关键词:腹股沟腹腔镜检查复发
腹外疝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陈杰申英末王明刚刘素君杨硕朱熠林
该成果根据腹股沟区神经支配特点,在国内独创了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的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日间手术,使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至2天,手术费降低2000元左右,同时该麻醉方式对身体影响甚小,许多过去不能耐受半身或全身麻醉的患者得到了有...
关键词:
关键词:手术治疗方法
不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酸碱平衡影响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对比CO_(2)气腹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手术(TAPP)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手术(TEP)中对酸碱平衡代谢的影响结果。方法收集2019-06-01至2019-11-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日间病房收治的共100例原发性腹股沟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将全部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TAPP组和TEP组,各50例。通过对比手术前后血气分析和术中动态经皮CO_(2)(TcCO_(2))变化,分析病人的酸碱平衡代谢情况。随访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EP组病人的手术时间较TAPP组更短(P<0.01),而在CO_(2)代谢方面和酸碱平衡方面,TAPP组较TEP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包括PaCO_(2)变化[(7.5±3.4)mmHg vs.(20.4±7.6)mmHg,P<0.01]、TcCO_(2)变化[(8.9±3.6)mmHg vs.(17.4±8.0)mmHg,P<0.01]、TcCO_(2)变化速率[(0.2±0.1)mmHg vs.(1.0±0.6)mmHg,P<0.01]、pH值变化(-0.05±0.28 vs.-0.15±0.76,P<0.01)。两组病人随访中未出现感染、慢性疼痛的病例,TEP组1例复发。两组病人血清肿、术后静息痛、术后活动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P和TAPP治疗腹股沟疝效果相近,但TEP在CO_(2)代谢方面劣于TAPP,TEP可能会在更短的时间内造成更严重的CO_(2)蓄积。
刘雨辰朱熠林陈杰王明刚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酸碱平衡气腹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