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红
- 作品数:11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状动脉能谱CT单能量成像与混合能量成像质量的比较——静态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通过模拟冠状动脉静态模型分析比较能谱CT宝石能谱成像(GSI)与混合能量成像的图像质量。材料与方法采用模拟冠状动脉静态体模,体模内共3支相同的模拟冠状动脉,管腔内斑块采用人造混合斑块(120 kVp下CT值约60.0~148.6 HU)伴有三种不同程度狭窄(25%、50%及75%)。在3支模拟冠状动脉内分别注入3种不同浓度的对比剂进行扫描,模型内对比剂碘浓度由低到高依次为6.25 mgI/ml、7.89 mgI/ml、14.06 mgI/ml,分别将其定为A、B、C组。采用GE Discovery CT 750 HD扫描仪,采集120 kVp下的混合能量模式(包括混合能量标准扫描和混合能量高清扫描标准重组)及GSI能谱扫描模式;每支模拟冠状动脉分别在每种狭窄处选取4个层面的感兴趣区进行测量,分别测量管腔内CT值、模拟斑块的CT值及背景噪声,计算各层面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同时由两名专业影像医师根据图像显示情况对感兴趣区的轴位及冠状重组图像进行评分。通过CNR及主观评分的比较评价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结果比较GSI序列40~140 keV图像的CNR,A~C组均在50~60 keV具有较好的CNR,比较60 keV单能量图像与混合能量图像不同狭窄率条件下A~C组CNR,除A组浓度25%及75%狭窄率的CNR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B、C组浓度单能量60 keV扫描模式CNR值均高于混合能量扫描模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不同狭窄率条件下A~C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60 keV单能量图像与混合能量图像相比,在对比剂浓度较低时(A组及B组)其评分均高于混合能量图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比剂浓度相对较高的C组内50%及75%狭窄率的GSI 60 keV单能量图像与混合能量模式图像比较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冠状动脉狭窄模型运用宝石能谱CT扫描,在60 keV时能够获得最佳图像质量,优化图像的CNR,较冠状动脉常规混合能量扫描模式具有更好的图像�
- 朱晓红刘斌周勇汪洁王乐吴兴旺王万勤张帅
- 关键词:能谱成像对比噪声比冠状动脉
- 钼靶X线对于乳腺叶状肿瘤及纤维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 朱晓红余永强徐丽艳
- 宝石CT不同扫描及重建方式对冠状动脉支架图像质量的影响:体模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扫描及重建方式对冠状动脉支架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支不同类型及直径的冠状动脉支架,分批注入6种不同浓度碘对比剂(在120kVp条件下的CT值:A组,138HU;B组,186HU;C组,205HU;D组,250HU;E组,374HU;F组,414HU),将其置于水箱中,利用GE Discovery CT750HDCT机采用不同方式扫描及重建:单扇区扫描标准重建,单扇区扫描细节重建,高清扫描标准重建,高清扫描高清重建。采用4级评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高清扫描高清重建时,各浓度组支架均显示清晰。两两比较,A~E组高清扫描高清重建方式与其他扫描重建方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组单扇区扫描细节重建方式与高清扫描高清重建方式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清扫描高清重建与其他两种扫描及重建方式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高清模式下各浓度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其他扫描和重建方式比较,高清扫描高清重建对冠状动脉支架的显示较佳。但当管腔内对比剂浓度较高(CT值414HU)时,其与单扇区扫描细节重建方式之间对支架的显示无明显差别。对比剂的CT值在138~414HU之间时对高清模式评估支架无明显影响。
- 周勇刘斌朱晓红汪洁王乐吴兴旺王万勤李小虎沈云张帅
- 关键词:图像质量
- 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透明细胞癌的MSCT鉴别诊断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瘤(RAML)与透明细胞癌(ccRCC)的MSCT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1例乏脂肪RAML患者和15例ccRCC患者,分别作为病例组与对照组,统计分析MS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图像的影像学特点及各期CT值。结果病例组患者病灶平扫的CT值为(51.61+13.42)HU、对照组为(38.29+6.46)HU,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病例组病灶在皮质期与对侧正常肾皮质CT值比值为(0.67+0.13)、对照组为(0.98+0.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在单/多发、有无囊变影像征象上存在差异。结论联合肾脏病灶的影像特征及平扫及增强扫描皮质期的强化特点有利于临床更好的鉴别肾脏肿瘤的性质。
- 朱晓红刘斌余永强
- 关键词: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透明细胞癌
- 腹部平滑肌肉瘤的MSCT表现与病理比照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部平滑肌肉瘤的多排螺旋CT(MSCT)征象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8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例腹部平滑肌肉瘤患者的MSCT表现,结合文献分析腹部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0例平滑肌肉瘤5例位于后腹膜,2例发生于肾脏,2例位于胰周,1例位于脾门。肿瘤平均直径(11. 6±6. 4) cm,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CT平扫9例病灶密度不均,有不同程度坏死,增强扫描病灶根据血供不同呈轻度强化至明显强化不等,但病灶的实性部分呈渐进性持续强化。另1例发生肝脏转移。结论腹部平滑肌肉瘤的临床及CT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实性部分渐进性持续强化对其诊断有一定帮助,确诊还需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 朱晓红吴礼明刘斌余永强
- 关键词:平滑肌肉瘤多排螺旋CT病理
- 胆道损伤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5
- 2011年
- 外伤性胆管损伤是一个广义的术语,泛指种种原因造成的,主要是肝外胆管的损伤,例如战伤、刀伤、爆震伤、上腹挫伤、交通事故上腹手术以及新技术应用如某些介入性治疗、肝脏移植术后等的意外损伤等。临床上胆道损伤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因手术量巨大,绝对数不容忽视,胆道损伤多比较隐蔽,若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
- 刘斌朱晓红
- 关键词:胆道影像
- 脑内胶质肉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 胶质肉瘤(Gliosarcoma,GS)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2007年WHO关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其归于胶质母细胞瘤的一个亚型,认为该肿瘤是具有向胶质和间叶组织双向分化的恶性肿瘤,预后差。笔者收集经手...
- 宋文余长亮朱晓红钱银锋王海宝余永强
- 关键词:胶质肉瘤影像表现病理特点
- 文献传递
- 能谱CT对碘含量测量准确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6
- 2012年
- 目的:利用CT能谱成像(GSI)技术测定不同浓度含碘溶液在静止及运动状态下的碘含量,分析GSI碘基图像上碘浓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GE公司标准体模,其内放置有9种不同浓度的碘溶液试管,浓度依次为0.4、0.7、2.0、5.0、10.0、20.0、30.0、50.0和100.0mg/ml。使用能谱CT GSI模式进行扫描,球管旋转一周时间分别为0.6、0.8及1.0s/r。利用碘基图,选择相同层面、相同大小兴趣区,测量在静止及运动状态下(振幅为10mm,频率为15bpm)体模试管内碘含量,采用相关分析及配对t检验分析碘含量的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关系。结果:球管转速为0.8及1.0s时,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状态下,碘含量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999,P<0.001),且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球管转速为0.6s/r时,碘浓度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仅存在相关性(P<0.001,r=0.999),两者数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在球管转速为0.8及1.0s/r时能准确测量不同浓度溶液中的碘含量,即使在运动状态下亦可以用于定量分析,有望成为一种可靠的物质成分分析方法。
- 王乐刘斌汪洁王万勤周勇吴兴旺朱晓红李小虎张帅
- 关键词:能谱成像碘含量
- 头颈部CT血管造影对自发性脑出血病因学诊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血管成像对于自发性脑出血(ICH)病因学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例ICH病人的头颈CTA资料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ICH病人不同病因学发病年龄之间的差异,比较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符合度及CTA血肿内造影剂外渗所致斑点征对于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意义,从而评价头颈CTA在ICH病人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00例ICH病人中由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烟雾病等血管性疾病所致的脑出血共计6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106例,不明原因所致脑出血29例,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所占比例(53.0%),明显高于由其他血管性疾病所致ICH。CTA与DSA比较诊断效率达94.3%。头颈CTA斑点征对于预测ICH病人后续血肿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P<0.001),其作为血肿扩大的预测因素阳性预测值达80%,阴性预测值达92.9%。结论头颈部CTA可以作为ICH病人常规检查方法指导临床治疗。
- 朱晓红钟亚鼎李小虎王晓敏刘斌余永强
- 关键词:脑出血脑底异常血管网病颅内动静脉畸形
- 胶质肉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总结分析胶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009年收治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肉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6例术前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例均位于幕上大脑半球。3例病灶CT显示为混杂密度,2例为囊实性病灶,1例呈稍高密度实性肿块。4例MRI在T1WI上均以低信号为主,T2WI为混杂稍高信号或高信号;1例侵及胼胝体膝部。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瘤周水肿轻微或无瘤周水肿。光镜显示:肿瘤细胞密集,呈大片状排列,异形性较明显,可见多核瘤巨细胞和核分裂现象,部分区域有明显坏死。免疫组化标志:波形蛋白(++),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S-100(+)、上皮膜抗原(+)。结论:胶质肉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CT、MRI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
- 宋文余长亮朱晓红钱银锋王海宝余永强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