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妮热·木沙江
- 作品数:28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多媒体课件在乳腺癌教学中的应用
- 2014年
- 乳腺癌的正确临床分期、腋窝的解剖方法等内容都是学生难以掌握、理解和记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一种计算机教学程序,按照教学目标设计,能表现一定的教学内容,反映特定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对教学信息进行传递、存贮和处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多媒体教学课件不仅广泛应用于素质教育,还应用于医学教育.本文主要研究关于乳腺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及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在乳腺癌临床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具有必然性,对提高学习效率、完成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艾秀清金华木克代斯·拜克提亚尔木妮热·木沙江
- 关键词:乳腺癌多媒体教学
- 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疗致放射性肺损伤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逆向调强放疗剂量学指标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关系。方法将接受逆向调强放疗治疗的11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分为发生肺损伤组和未发生肺损伤组,对年龄、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临床因素及肺相关的剂量学因素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27.5个月,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15.9%(18/113)。单因素分析显示胸壁厚度、双肺接受5 Gy(V5)、10 Gy(V10)、13 Gy(V13)、15 Gy(V15)照射剂量的肺的体积百分比在发生肺损伤组明显高于未发生肺损伤组;多因素分析显示V10、V13是判断放射性肺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以V10<33%和V13<23%为分界点,对放射性肺损伤预测的敏感性分别为94.4%和94.4%,特异性分别为84.2%和80.0%。结论在逆向调强计划中,V10、V13是放射性肺损伤的较佳预测因子,逆向调强放疗中较小的剂量分散到较大的体积中也是不安全的。
- 贺春钰张建庆木妮热·木沙江司马义力·买买提尼牙孜
- 关键词:乳腺肿瘤放射疗法放射性肺损伤
- 三阴性乳腺癌病理特点及其预后影响探讨
-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类型较特殊的乳腺癌,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雌激素受体)和PR(孕激素受体)均为阴性,约占全部乳腺癌15%,患者生存期短,预后较差,临床具有高侵袭特点。此文主要对TNBC病理特...
- 艾秀清董晓霞曹茜木妮热·木沙江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病理特点预后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调强放疗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大分割调强放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美容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保乳术后行调强放疗的37例pTis-2N0M0期乳腺癌患者。全乳42.56Gy/16次,瘤床补量10Gy/次,总疗程29d。局部区域控制率和总生存率用Kapian-Meier法计算。结果随访率100%。2年局部区域控制率、生存率均为100%;上肢水肿6例;1、2级放射性肺炎分别为3、2例;美容效果满意率占92%;与同期保乳术后常规分割放疗相比,放疗次数由30次降至21次,疗程由42d缩短至29d,费用由30 375元降至19 575元。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三维调强大分割放疗组患者选择恰当,局部控制、不良反应和美容评价初步结果较好,且能显著降低治疗时间和费用。
- 王义海曹茜贺春钰木妮热·木沙江
- 关键词:乳腺肿瘤
- 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加调强放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加调强放疗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108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均行肿瘤扩大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保乳术,大部分患者瘤床放置银夹标记。术后采用NE(诺维本+表阿霉素)或TE(紫杉醇+表阿霉素)或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方案化疗6周期。化疗后全乳接受调强放疗50Gy分25次,瘤床电子线补量10Gy分5次。ER/PR阳性的患者均给予三苯氧胺为主的内分泌治疗。结果随访截至2007年12月,随访率为100%,随访满1、2、3年的例数分别为108、88、58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8/108)、100%(88/88)、98%(57/58),局部复发3例;放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乳房远期外观形状良好,未出现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及心脏损伤等副反应。结论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加调强放疗生存率高,复发转移少,副反应轻,达到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局部控制率目的。
- 木妮热·木沙江司马义力·买买提尼牙孜成芳艾秀清贺春钰朱相露木克代斯·拜克提亚尔许素玲刘浩张国庆阿布都沙拉木
- 锥形束CT引导下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临床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摆位误差是影响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调强放疗的主要因素.合适的体位固定技术能有效地降低摆位误差。本研究利用锥形束CT(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探讨体膜联合乳腺托架与体膜联合体板2种固定技术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调强放疗前的摆位误差,从而得出较优的体位固定方式。方法选取2017-11-01-2018-02-25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4例接受保留乳房术后调强放疗的乳腺癌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和E 2组,A组使用体膜联合乳腺托架,E组使用体膜联合体板固定装置,在CBCT引导下对IMRT治疗前摆位进行验证,患者首次及以后每周1次均行CBCT扫描。将重建好的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行自动匹配,得到患者在左右(X)、前后(Y)和头脚(Z)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34例患者共获得196组CBCT验证图像,A组摆位误差的绝对值中位数X(左右)为1. 0 mm, Y(上下)为1. 0 mm,Z(前后)为2. 0 mm,B组摆位误差的绝对值中位数X(左右)为2. 0 mm,Y(上下)为 1. 5 mm,Z(前后)为 3. 0 mm;2 组比较 X 方向 Z= 2. 081, P = 0. 037;Y 方向 Z= 2. 537,P = 0. 011;Z 方向Z= 2. 791,P = O.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X方向的位移分布<3 mm为91. 8%,3 5 mm为7. 1%,〉5 mm为1.0%;Y 方向 V3 mm 为 99. 0%,3 5 mm 为 1. 0%,> 5 mm 为 0;Z 方向 V 3 mm 为 81. 6%,3 5 mm 为 15.3%,>5 mm为3. 1%。E组X方向的位移分布V3 mm为82. 7 %, 3 5 mm为9. 2%,>5 mm为& 2%;Y方向V3 mm为8& 8%,3 5 mm 为 7. 1 %,>5 mm 为 4. 1%;Z 方向<3 mm 为 55. 1%,3 5 mm 为 34. 7%,〉5 mm 为 10. 2%, 2 组位移分布比较X方向(P = 0. 043),Y方向(P = 0.003),Z方向(P<0. 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调强放疗中采用2种不同固定技术,应用体膜联合乳腺托架固定技术在3个方向上均优于体膜联合体板。
- 加尔宝·吐尔德艾秀清阿迪娜·贾库林木妮热·木沙江
- 关键词:调强放疗锥形束CT摆位误差
- 62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分子分型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亚型的分布,并研究分子亚型与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明确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621例,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Ki-67的表达情况,把所有病例划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Basal-like型,然后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统计。结果 621例中Luminal B型占53.1%,Luminal A型、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分别占14.5%、15.9%、16.4%。各分子亚型与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病理分期、ER状态、PR状态、HER-2状态均有关(P<0.05),与年龄、淋巴结状态无关(P>0.05)。结论 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各分子亚型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密切关系,分子分型有利于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 杨利利艾秀清贺春钰朱相露木妮热·木沙江
-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临床病理学特征
- 人体放疗定位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疗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人体放疗定位架,包括背垫板、下身垫板、支撑调节座、热塑垫和调节定位部件,背垫板的右端与下身垫板的左端铰接在一起,背垫板的左端下方设有能调节高度的支撑调节座,背垫板的右部设有便于拆装的...
- 艾秀清木妮热·木沙江韩有溪曹茜古丽扎热叶·艾库拉董晓霞
- 文献传递
- 乳腺癌中COX-2、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生存素(Surviv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0例中COX-2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
结果...
- 艾秀清司马义力·买买提尼亚孜木克代斯·拜克提亚尔木妮热·木沙江贺春钰朱相露
- 关键词:乳腺癌环氧化酶-2生存素
- 文献传递
- 分子标志物预测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子标志物Survivin、HER-2、p53对预测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瘤体组织化疗前后分子标志物Survivin、HER2、p53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学分析化疗前后各因子表达变化及其与各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化疗前后各因子表达因疗效区别不存在差异(P〉0.05),Survivin、HER-2的阳性表达在化疗后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而p53的阳性表达变化在化疗前后并无差异(P〉0.05),化疗前Survivin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与p53表达无相关性,化疗后Survivin与HER-2、p53均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HER-2、p53在化疗前可能不具有预测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效果,但可作为评价化疗疗效的指标。
- 艾秀清贾志莺张银华木妮热·木沙江
- 关键词:抑制蛋白肿瘤抑制蛋白质P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