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裕华

作品数:19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韶关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高校
  • 5篇大学生
  • 5篇教育
  • 4篇德育
  • 4篇教学
  • 4篇辅导
  • 4篇辅导员
  • 4篇高校辅导员
  • 3篇大学生社会
  • 3篇大学生社会实...
  • 3篇道德
  • 3篇学生社会实践
  • 3篇政治
  • 3篇社会
  • 3篇社会实践
  • 3篇思想政治
  • 2篇道德修养
  • 2篇修养
  • 2篇政治教育
  • 2篇治教

机构

  • 18篇韶关学院

作者

  • 18篇曾裕华
  • 2篇张小平
  • 1篇郑顺爱

传媒

  • 3篇韶关学院学报
  • 2篇当代教育理论...
  • 2篇湖南科技学院...
  • 2篇教书育人(高...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活力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广东青年干部...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新乡学院学报...
  • 1篇教育与教学研...
  • 1篇高校辅导员学...
  • 1篇求知导刊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中的边缘化问题被引量:1
2012年
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辅导员的岗位发展规划、岗位角色、队伍建设被边缘化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因素造成的,也是辅导员行业标准和规范缺失、高校功利性办学理念影响所致。在推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进程中,我国还需在科学规划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行业标准和规范、工作职责、职能分工,以及专业研究领域拓宽、队伍建设强化等方面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曾裕华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边缘化问题
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法制教育内容的完善被引量:5
2009年
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指出了"基础课"课程中法制教育的目标追求,并就新教材中法制教育内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具体对策。
张小平曾裕华
关键词:基础课法制教育
高校辅导员应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被引量:3
2012年
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必须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特点,把握"导"的方向和内容,掌握科学的方法与原则,才能在教育工作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让大学生知道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
曾裕华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
高校校友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2017年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教育中,校友资源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文章对高校校友资源的特点与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该种资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方法展开了研究,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学者和教育同仁提供参考。
郑顺爱曾裕华
关键词:高校校友资源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导向探析被引量:5
2008年
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深入开展,既需要有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中德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更需要有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正确导向。只有在正确导向的指引下,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才能在育人工作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得到健康发展。
曾裕华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导向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体验教学应用初探被引量:2
2008年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一环,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尽快完成角色转变的重要途径。它将影响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乃至一生。因此,研究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体验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有其必要性,对新生入学教育成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体验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创设一定的条件。
曾裕华
关键词:体验教学新生入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政课主体间性教学实效性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中心的考查被引量:1
2020年
主体间性教学观念的提出改变了以教师作为单一主体、学生作为客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双主体性及主体间的交互性,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意义重大.通过主体间性语境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体间性教学现状的分析,可看出主体间性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仍存在不足,须从提升教师教学自信,增强师生的主体意识,深化教学研究与加大教学投入等方面提升教学实效性.
曾裕华
关键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
简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问题被引量:5
2008年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是大学课堂德育的必要补充,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这已为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并被各高校普遍接受。但是,要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深入发展,让社会实践真正成为大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重要地位,高度重视其德育实效,不断探索提高其德育实效的途径。
曾裕华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探析被引量:6
2008年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实践育人的观点越来越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所接受,实践育人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正日益凸显,这对社会实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新时期的德育功能进行了重新审视,着力强调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曾裕华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凸显主导作用
2012年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党政工团学等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密切配合、齐抓共建。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和实施者。
曾裕华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共青团组织高校共青团工作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干部青年团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