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爱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平南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胎盘早剥43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相关因素与早期诊断、及时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1-2008—09胎盘早剥43例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8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机械性因素及胎膜早破为其主要病因,各占34.88%、25.58%和16.27%;B超诊断率为69.69%;剖宫产率为62.79%;产后出血率为23.26%;子宫胎盘卒中率为32.56%;休克率为16.28%;DIC率为23.26%;子宫切除率为2.33%;围产儿死亡率5.11‰。结论加强孕期产前检查及健康教育,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 黄雪梅曾爱华黄映丽
- 关键词:胎盘早剥
-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观察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7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2例,开腹手术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的使用、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开腹组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止痛药的使用、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对手术器械和术者的技术水平要求高,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及器械的改进,同时严格把握适应证,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保留子宫的理想术式。
- 黄雪梅陈梅曾爱华
- 关键词:腹腔镜术开腹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剔除术
- 产后出血106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做好预防及诊治,减少产后出血发生。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10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产后出血中,66例是宫缩乏力,22例是胎膜、胎盘因素,15例是软产道裂伤,3例是凝血功能异常;有人工流产史、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率明显升高(P<0.05);有剖宫再孕、妊高征、前置胎盘、多胎妊娠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率高(P<0.05)。结论产后出血的病因是多因素的,针对病因进行及时相应的处理,同时重视产前检查,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要加强管理及观察,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及提倡母乳喂养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 黄雪梅曾爱华蒙秋菊
- 关键词:产后出血
- 两种不同处理方法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治疗稽留流产的两种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子宫小于妊娠12周的稽留流产患者134例,其中84例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配合刮宫术作为观察组,另50例采用传统方法己烯雌酚配合刮宫术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第1天晚上19:00,第2天早上7:00、晚上19:00各口服米非司酮50mg,第3天早上7:00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用药后2~4h行刮宫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13服己烯雌酚5mg,3次/d,连服3d,第4天行刮宫术。观察两组的宫颈软化及扩张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再次清宫等。结果:观察组在宫颈软化及扩张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再次清宫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配合刮宫术治疗子宫小于妊娠12周的稽留流产与传统的治疗方法比较,副作用少,实用性强,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黄雪梅曾爱华
- 关键词:稽留流产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刮宫术
- 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中的效果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中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到我院门诊要求取IUD的绝经1年以上的妇女58例分为两组,研究组33例,术前2h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200ug后按取器常规操作。对照组25例,术前不用任何药物,按取器常规操作。结果研究组在宫颈松驰情况、取器成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取器引起的全身性反应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能软化宫颈,提高绝经后取器成功率,同时可减轻受术者疼痛及全身反应。
- 黄雪梅曾爱华
-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绝经宫内节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