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敬
- 作品数:15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的围术期护理
- 2006年
- 谢红英赖晓芳方敬王风珍陈秀珍
- 关键词: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术围术期护理老年人年发病率流行病调查
- 24例温阳法治疗儿科疾病验案分析
- 2012年
- 目的:分析温阳法治疗儿科疾病的临床表现,提高温阳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运用温阳法治疗的疾病的儿童患者共24例,回顾分析24例温阳法治疗的儿科疾病。结果:24例患者中18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温阳法对治疗儿科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 王长浦方敬洪虹刘跃梅
- 关键词:温阳法儿科疾病中医药疗法
- 临床技能开放性实验室运行模式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临床实验教学是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肩负着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专业行为、职业态度,提高角色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的重任。由于教学计划上有限的实践时间远不能满足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近几年为了更好地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我们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资源,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方敬王长浦宋巧玲
- 关键词:临床技能训练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 重症监护患者的眼部护理被引量:6
- 2010年
- 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均是危重患者,此类患者存在多种削弱眼保护机制的危险因素,常导致眼睑闭合状态异常、泪液减少,有发生眼部并发症的潜在可能。有研究表明,眼部并发症较重者可发展为严重的角膜损伤,永久性的眼部损伤是角膜溃疡、穿孔、血管化和疤痕形成后的结果[1]。因此加强重症监护患者的眼部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方敬王凤珍
- 关键词:重症监护眼部护理
- 儿科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被引量:1
- 2010年
- 王长浦方敬刘征辉刘跃梅王华彬罗娟娟
- 关键词:实验教学方法设计性实验儿科验证性实验培养医学生教学条件
-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 2007年
- 目的:比较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大剂量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与传统方法治疗重症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200例重症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给予甲基强的松龙4mg/kg·d+IVIG 400mg/kg。d静脉点滴3~5d;对照组100例给予地塞米松针0.3—0.5mg/kg·d静脉点滴3~5d。观察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喘憋明显缓解时间、痊愈时间、退热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24h血气分析结果、副作用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喘憋明显缓解时间、退热时间、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值分别为6.37、5.86、6.22,P均〈0.05):治疗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均〈0.05);副作用发生率差别不大(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大剂量IVIG治疗重症喘憋性肺炎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法,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 王长浦方敬刘跃梅王华彬
- 关键词:喘憋性肺炎丙种球蛋白
- 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分析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8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40例患儿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进行治疗,B组48例患儿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7.5%;B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9%,B组患儿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长浦方敬
- 关键词:孟鲁司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 持续性心房颤动同步电复律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0年
- 方敬谢红英张海珍
- 关键词:持续性心房颤动同步电复律持续性房颤电复律治疗心律失常窦性心律
- 塑型性支气管炎2例被引量:2
- 2007年
- 王长浦方敬刘跃梅
- 关键词:儿童
- 应用改良方法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观察改良方法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eonatal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体位间断非密闭式气管内滴入PS;治疗组应用经头皮针气管导管侧壁刺入持续气管内滴入PS,观察比较两组的各观察指标及临床转归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平均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滴药过程中脱管率、管口溢药率、脉搏氧饱和度下降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方法即经头皮针气管导管侧壁刺入持续气管内滴入PS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快速,注药过程平缓,减少了脱管、药液喷出浪费、一过性缺氧及VAP的发生,是一种更快捷、方便、安全、经济、有效的给药方法,值得推广。
- 王长浦方敬刘征辉王华彬刘雅清
- 关键词: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