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戚灿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学法
  • 1篇条件性位置偏...
  • 1篇哌啶
  • 1篇哌啶醇
  • 1篇位置偏爱
  • 1篇小鼠
  • 1篇氯胺酮
  • 1篇角色
  • 1篇角色扮演
  • 1篇角色扮演教学
  • 1篇角色扮演教学...
  • 1篇教学
  • 1篇教学法
  • 1篇沟通
  • 1篇沟通能力
  • 1篇氟哌啶
  • 1篇氟哌啶醇
  • 1篇干预
  • 1篇干预性
  • 1篇干预性研究

机构

  • 2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2篇戚灿
  • 1篇严涛
  • 1篇何珂
  • 1篇倪海波
  • 1篇杜长江
  • 1篇丁晓维
  • 1篇陶伟荣
  • 1篇赵君炜
  • 1篇杜刚
  • 1篇何毅
  • 1篇孙婷婷
  • 1篇张晶波
  • 1篇徐婷婷
  • 1篇刘淑婷
  • 1篇李扬
  • 1篇高宇
  • 1篇凌楠
  • 1篇唐鑫
  • 1篇邵国庆
  • 1篇马涛

传媒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科技财富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型角色扮演”教学法对临生沟通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新型角色扮演"教学法对临生沟通能力的影响,创新和发展高等医学院校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法将徐州医学院临床专业按年级分层随机抽样得到的120名临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以"新型角色扮演"教学法为主要内容的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用沟通能力测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不论是与对照组比较,还是干预组前后自身的对照,沟通能力测量表的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新型角色扮演"教学法能显著提高临生的沟通能力。
何珂何毅杜刚唐佳淼倪海波邵国庆杜长江唐鑫凌楠张晶波樊倩楠陶伟荣严涛戚灿赵君炜柴秉高李扬刘淑婷孙婷婷徐婷婷高宇
关键词:沟通能力干预性研究
氟哌啶醇对氯胺酮所致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氟哌啶醇对氯胺酮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方法受试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0.9%氯化钠注射液组(NS组),氯胺酮组(K组),氯胺酮+0.33 mg.kg-1氟哌啶醇组(KH1组)和氯胺酮+1.0 mg.kg-1氟哌啶醇组(KH2组)。各组小鼠分别接受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观察分析受试小鼠用药前后在白箱停留的时间。结果 NS组、K组、KH1组和KH2组白箱停留时间基础值分别为(157.38±68.75)(,197.78±90.16)(,190.11±127.47)(,244.00±127.88)s,戒断24 h后分别为(316.25±263.52)(,337.44±152.92)(,324.44±172.61)(,317.56±165.85)s;与基础值相比,K、KH1组戒断24 h后有精神依赖作用(P<0.05),KH2组戒断24 h后无明显的精神依赖作用(P>0.05)。结论氟哌啶醇可干扰氯胺酮所致小鼠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提示其可能有减弱氯胺酮精神依赖性的作用。
丁晓维史兰芃蒋道猛徐小艳周涵戚灿熊振天马涛
关键词:氟哌啶醇氯胺酮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