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坡
- 作品数:57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北京学研究基地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 北京社会影视公司电视节目生产状况分析
- 2016年
- 社会影视公司是北京影视产业、传媒系统和现代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生产的电视节目交叉覆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成为电视台、视频网站、付费电视、移动互联网的重要节目来源。社会影视公司逐渐成为电视节目生产和交易的生力军,但也存在标杆企业较少、生产实力悬殊、节目类型单一、品牌节目少且层次低等问题。高质量、制度化、规范化的电视节目社会化制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惠东坡
- 关键词:电视节目生产
- 智媒时代两会报道智能化、移动化、互动化探析——以《人民日报》全媒体报道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每年的两会,是具有鲜明主题的重大事件,各大媒体争相以新技术、新形式、新创意传播两会的主要内容。2022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新媒体矩阵继续进行“智变”,创新传播手段,丰富报道形式,呈现出智能化、移动化、互动化的特点。新上线的“AI编辑部”移动版,前后端相互配合,仅靠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智能化、移动化的新闻生产,各种融媒体互动产品创意十足,实现了用户体验的临场化。《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技术创新、融合传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其他媒体提供了借鉴,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传媒行业的转型升级。
- 孙葆琪惠东坡
- 关键词:两会报道人民日报智能化移动化互动化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应遵循的原则--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新冠肺炎病毒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与此相关的报道在媒体上占据了重要位置,新闻媒体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新闻报道只有坚持客观求是的原则,树立科学而人性的报道观,把握好分寸和尺度,调整视角和切入点、突破常规、变"负"为"正",在及时传递信息、沟通情况的基础上,才能避免产生失实和偏差,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提高社会防控能力,才能在引导公众科学防控、稳定社会、守护国家的神圣使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惠东坡
- 关键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论引导
- 调查性报道的“情景”建构策略被引量:1
- 2012年
- 在调查性报道中,人物、过程、背景作为新闻事实的构成要素都有其空间和时间坐标。调查性报道的话语生产作为一种意义生产,隐含着复杂的社会关系,没有绝对的任意性。调查性报道通过把人物"角色化"、历史"过程化"、背景"环境化"等情景建构策略,既拓展和延伸了新闻事实,又在一定的修辞情景中理性升华了调查性报道的意义。
- 惠东坡
- 关键词:调查性报道社会角色新闻背景
- 我国新闻修辞研究的现状与趋势被引量:3
- 2011年
- 改革开放以来,修辞研究进一步繁荣的同时,我国新闻事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修辞学界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带有公共领域属性的交际领域。经过众多学者的辛勤探索,我国新闻修辞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没有人进行系统的总结、回顾和反思。
- 惠东坡
- 关键词:修辞研究新闻事业修辞学
- 西方国家新闻版权保护的举措与借鉴被引量:8
- 2014年
- 在新闻版权保护措施上,西方国家在版权立法、保护机制、技术追踪、分级保护、层级收费、优先传播、版权联盟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我国新闻版权保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 惠东坡
- 关键词:版权保护新闻侵权网络转载
- 深度报道的修辞建构特征
- 在深度报道中,记者的报道构思实际上存在一个暗含的"象征"和"潜在意义"。通过暗示、借喻、象征等修辞方式,记者把事实层面、背景层面的"外部世界"和意义层面的"内部世界"建构成一个"象征现实",为受众呈现了一种更为直观而有力...
- 惠东坡
- 关键词:修辞建构新闻要素
- 文献传递
- 如何把握“是我”与“非我”的关系
- 2001年
- 惠东坡
-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电视
- 调查性报道“事实建构”的机制与特征被引量:1
- 2012年
- 新闻报道事实是记者在特定话语系统的约束下对客观事实进行符号或话语建构的产物。调查性报道也是一种话语建构的结果,其运作机制遵循信息的采集、转化、表达、整合的规律和逻辑。调查报道事实建构的特征表现为:新媒体信息来源推动了事实建构的社会化,信息转化过程中的突破性采访保证了建构事实真相的可能,信息的零度修辞呈现保持了事实建构的客观、理性,稿件配置作为一种信息整合手段平衡了事实建构的时效性和深刻性。
- 惠东坡
- 网络视听公共领域的异化及治理路径探析
- 2024年
- 网络视听公共领域是指由网络视听媒介构建的,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和多样性的社会空间,其在促进社会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网络视听公共领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内容低俗化、平台垄断化、用户被动化、侵权行为与版权问题频发,网络暴力与舆论失控问题突出等。这些异化现象降低了公共领域的文化品位和社会价值,影响了网络视听文化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加强价值引领和文化建设、完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优化经济技术条件和生产消费环境,推动建立全球性的治理联盟和标准体系。
- 王平曲玥凝惠东坡
- 关键词:公共领域异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