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强
- 作品数:13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一种法律教学专用压书板
- 一种法律教学专用压书板,包括有底座板、支撑板、折叠支撑件、滑槽、条形压块、把手、调节装置、限位装置、弧形凹槽、握持纹、伸缩杆和滑块,底座板和支撑板铰接,底座板和支撑板之间设有折叠支撑件,支撑板前后两侧设有滑槽,通过滑槽设...
- 周秋梅徐新强韩翠玲
- 文献传递
- 谈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价值
- 2016年
- 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有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执两用中、忧患意识、刚健有为等,它们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有着强烈的趋善求治的价值目标。天人合一的精神激发出"究天人之际"的治学传统;"和合""用中""尚同"的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统一观念,滋养了崇尚中道、不走极端的平和心境;"夕惕若厉"的忧患意识,使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这些人文精神经过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而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思维和价值追求,塑造了中国文化博大、精进、务实的精神风貌。
- 徐新强
-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 《尚书孔传》成书蠡测——从训诂学角度与《诗经毛传》《毛诗郑笺》比较
- 2017年
- 《尚书孔传》辨伪与反思始自宋代吴棫、朱熹,至今学界仍有争议。而运用训诂学的方法,从异形同训字(异体字)形成的历时性特点出发,比较《尚书孔传》《诗经毛传》中的同训异形字及"连文而训"的训诂学方法,可以推断《尚书孔传》的著成时间概晚于《诗经毛传》而略早于《毛诗郑笺》。
- 徐新强徐新强
- 关键词:训诂异体字
-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低效现状及其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新课程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崭新的状态,教师的教学行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新课程下的语文有效教学到底意味着什么,怎样提高教学的效率,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如何减轻教师的负担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成为学校教育以及相关研究的焦点。对这些问题的实践和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并逐渐形成关于“有效教学”的体系。但是,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仍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存在着对新课程标准的误读,这也是语文教育的一些历史积弊在新的奈件下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上语文教师的行为质量和效率是提高课堂质量的关键。
- 徐新强
- 关键词:语文教学低效教学
- 屈万里解《书》方法研究
- 经典的流传、经义的阐发、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经学注解。经学注解伴随着古代典籍的流传而产生,“解经”这一概念,早在班固撰《汉书·刘歆传》时就已明确提出。解经方法亦是学者们在解释古代典籍的过程中出现并不断丰富。纵观经学发展嬗变...
- 徐新强
- 关键词:经学《尚书》学解经方法出土文献
- 文献传递
-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内容。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不仅是深化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更是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保证。有效,是课堂教学生命,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
本文主要是阐释“有效教学...
- 徐新强
-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
- 文献传递
-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低效现状及其分析被引量:10
- 2008年
- 课程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崭新的状态,教师的教学行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新课程下的语文有效教学到底意味着什么,怎样提高教学的效率,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如何减轻教师的负担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成为学校教育以及相关研究的焦点。对这些问题的实践和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并逐渐形成关于“有效教学”的体系。但是,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仍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存在着对新课程标准的误读,这也是语文教育的一些历史积弊在新的条件下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上语文教师的行为质量和效率是提高课堂质量的关键。
- 徐新强
- 关键词:语文教学低效教学
- 中国传统家训思想探源被引量:1
- 2018年
- 家训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国家训思想最早可上溯至五帝时期的禅让,由此中国传统家训思想历经先秦的萌芽、两汉的发展、南北朝基本定型三个阶段的嬗变,为后世家训、家教、家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社会形态,决定了古代家训对家庭、家族传承的重视,将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视为一体,因而中国传统家训亦发挥着“轨物范世”的重要作用,成为教育子弟和社会教化的重要文本。
- 徐新强
- 关键词:家训
- 台湾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对山东的启示
- 2020年
- 山东和台湾两地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地。台湾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完整,因沿用繁体字,故而更重视文言文的学习;台湾寓传统文化于品德教育,强调人格滋养,培养学生的人格精神。其传统文化教育的持久性、系统性,对儒学之乡的山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山东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方面,应该在教材选编和教学课堂上多凸显地域特色;增强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大力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利用本地区的文化优势积极打造文化故里和特色文化产业,构建系统性的文化管理体系。
- 赵茜茜徐新强
-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