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泉
- 作品数:79 被引量:227H指数:8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古籍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军事社会学更多>>
- 从秦简看秦国军马需求的保障问题
- 2013年
- 战国秦时期,秦国军事力量强大,不断对列国进行战争。因为要进行战争,所以需要实行有效的后勤保障制度。其中保障为军队提供充足、优良的军马,就是这项制度的重要内容。为此,秦政府实行了征集民间私马作为军马以及广设牧苑以养公马的做法。实际上,秦政府征集的私马和饲养的公马都是军队所需军马的重要来源。
- 张鹤泉
- 关键词:军马
- 东汉持节问题探讨被引量:6
- 2003年
- 东汉时期 ,国家使官员持节是实行统治的重要方式。当时国家一般通过诏令和委任官员参与国家重要活动的方式来授节。东汉国家设置的持节官有长期持节官和临时持节官。临时持节官主要参与国家的礼仪、军事、外交、安抚等活动 ,他们参与这些活动的意义就在于能够更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统治意志。东汉末年 ,将军持节的形式开始出现变化。在将军可以持节的同时 ,已出现了使将军“假节”的情况。将军“假节” ,可以加重其地位和参与地方的军事事务 ,因而 ,同将军持节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有所不同。实际上 ,这已经开了魏晋时期将军具有使持节、持节、假节三种持节方式的端绪。
- 张鹤泉
- 关键词:东汉时期将军
- 东魏、北齐征讨都督论略被引量:1
- 2004年
- 东魏、北齐时期,国家承袭北魏末年的制度,仍然设置征讨都督。当时国家设置的征讨都督是以大都督为称号的。这些征讨都督已经不是兼领职,而是独立的职官。国家设置征讨都督而向其授节,也不是固定的制度。为适应征讨作战的需要,国家还设置了受军事统帅统领的征讨都督。东魏、北齐征讨都督在军事行动中与行台也有很密切的关系。
- 张鹤泉
- 关键词:大都督行台
- 论北魏开国爵封地的封授及改封被引量:3
- 2015年
- 北魏国家封授开国爵,注意对受爵者的封地的封授。开国爵的封地,对北魏国家来说,实际是一种封国,所以,国家专门设相进行治理。由于北魏国家所设郡、县有上、中、下之分,所以北魏国家封授开国爵封地的大小,一般与爵位等级具有关系。北魏国家对有籍贯的汉族与鲜卑族官员的开国爵封地实行籍贯回避的做法。对外任州刺史与郡太守者,则实行任职回避的措施。北魏国家可以对开国爵的封地进行改封。改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封地的大小,适应开国爵等级变化的需要。北魏国家实行的一些政策也能够使开国爵的封地改封。
- 张鹤泉
- 关键词:北魏封地
- 北魏赐客制及其对民族交融的影响
- 2024年
- 拓跋珪恢复代国之时,实行使归顺者能够获得客身份的做法。北魏建国后,道武帝拓跋珪使赐客的规定制度化。北魏国家使“归国”少数族首领能够成为授客对象;而对“归国”汉人而言,只有上层群体,可以获得“客”身份。北魏国家对客实行了优待的措施,使少数族和汉族的客能够受封爵位和受任职官,并且,还能获得物质赏赐。尤其对少数族人的客,北魏国家实行赐婚的做法。因为北魏赐客制的实行,使客阶层与拓跋鲜卑统治者建立起牢固的君臣关系,并在“归国”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也就促使“归国”群体的独立性逐渐泯灭。而且,随着孝文帝汉化措施的推行,使代人与汉人的交融不断深化,从而在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取向上日趋一致,因此,北魏实施的赐客制对促进北方民族交融,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推动作用。
- 张鹤泉
- 关键词:北魏民族交融
-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被引量:2
- 2016年
- 北魏太和十六年,孝文帝实行爵制改革,但改革前所实行的虚封五等爵制,依然延续下来而改称散爵。散爵封地为虚封性质,但由于与实封的王爵、开国爵一并实行,所以受到后者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散爵封地由原来以晋代郡、县为名称,改为以北魏所设郡、县为名称。并且,由于散爵封地由郡太守、县令进行治理,还可以被作为开国爵的封地来封授,散爵的封地与爵位等级已经没有联系。但散爵封地的封授与开国爵相同,也实行籍贯回避。总体而言,孝文帝爵位改革后实行的是以实封爵为主导的分封制,散爵封地的封授只是这种分封制的补充。
- 张鹤泉
- 关键词:北魏孝文帝封地
- 论北魏孝文帝爵制改革后散爵封授范围限定问题被引量:2
- 2015年
- 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年),北魏孝文帝实行爵制改革,开始推行实封爵与虚封爵并行之制。爵制改革后所实行的虚封爵,亦称"散爵"。由于北魏国家将散爵的封授与官本位体制、世族制结合在一起,因此,封授散爵也自然要有限定的范围,其范围的限定是以所任职官的品级与建树的功劳为标准的。这两种标准的结合才能保证实现散爵的封授。由于北魏限定散爵的封授范围,才使散爵的封授在维护国家政治统治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张鹤泉
- 关键词:北魏孝文帝
- 北魏都督诸州军事制度试探被引量:9
- 2001年
- 张鹤泉
- 关键词:都督北魏军事制度职掌统治行台
- 东汉时期的屯驻营兵被引量:1
- 2006年
- 东汉时期,国家为适应军事防卫的需要,在边郡和内郡设置了屯驻营兵。屯驻营兵的设置,是东汉军队中出现的新事物。屯驻营兵与各郡的郡兵不同,它是国家在边郡和内郡的地方常备军,是由专门的军事官员指挥的。营兵的设置,使东汉初年兵制改革后,内郡和边郡防卫力量削弱的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变。因此,东汉营兵所处的地位不能低估。
- 张鹤泉
- 关键词:东汉时期
- 两晋郊祀礼试探被引量:2
- 2014年
- 两晋郊祀礼是国家祭祀制度中的最高礼仪。这一礼仪包括南郊和北郊祭礼。南郊祭祀的主神为天;北郊祭祀的主神为地。在所祭的主神之外,还有配祭神和从祀神。两晋郊祀礼具有完整连续的仪节,但是,两晋郊祀礼不重视以乐舞相伴,因而,与传统的郊祀礼具有一些差别。并且,郊祀礼也不能按规定时间举行,所以也就冲淡它的影响。两晋郊祀礼对主祭者与助祭者都有严格的规定。这正是他们现实的政治地位在郊祀礼仪活动中的体现。由于对郊祀神祇信仰色彩的减弱,所以,也就很难影响两晋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发展。
- 张鹤泉
- 关键词:两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