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生
- 作品数:45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滨州市植保站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5%多杀霉素悬浮剂对白菜田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
- 2012年
- 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多杀霉素对白菜田小菜蛾有非常好的防效,速效性和持效性均很理想,药后1d的防效为96.70%,药后10d的防效为89.20%,且对环境友好,对白菜安全。建议田间使用的适宜浓度为667m2用40~50mL。
- 张路生常慧红王小梦巴秀成
- 关键词:多杀霉素小菜蛾田间药效
- 冬枣炭疽病病原鉴定被引量:11
- 2011年
- 冬枣炭疽病主要危害冬枣果实,可导致果实腐烂和提早落果,使品质下降,产量降低。2008~2010年对山东滨州不同冬枣园区冬枣炭疽病病果进行分离、回接和再分离,依照柯赫氏法则进行判断。结果表明:冬枣炭疽病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 常慧红张路生巴秀成
- 关键词:冬枣炭疽病胶孢炭疽菌
- 瓜类果斑病寄主范围测定被引量:3
- 2017年
- 瓜类果斑病严重危害了瓜类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介绍了通过田间接种多种作物叶片和室内菌悬液浸泡不同葫芦科作物种子两种方式进行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西瓜、甜瓜、苦瓜等葫芦科作物都是该病菌的寄主,伤口及种子带菌均可使寄主作物染病。
- 常慧红张路生王小梦巴秀成
- 关键词:寄主范围
- 5种杀虫剂对枣尺蠖的防效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5种杀虫剂对枣尺蠖幼虫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室内毒力试验以25%灭幼脲3号悬浮剂对枣尺蠖的防效最好,为95.92%,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效最差,为83.67%,其他3种药剂防效均较好,差异不大;田间防效试验,药后15 d,防效最好的是25%灭幼脲3号悬浮剂和2.5%多杀霉素悬浮剂,效果分别为91.47%和88.46%,其次为10%虫螨腈悬浮剂和5%氟啶脲浮油,防效分别为83.53%和80.38%,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最低,为53.12%。利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5%多杀霉素悬浮剂、10%虫螨腈悬浮剂、5%氟啶脲乳油4种杀虫剂防治枣尺蠖均有较好效果,可以在田间推广使用。
- 周江明张路生
- 关键词:杀虫剂枣尺蠖防效
- 大棚番茄灰霉病药剂防治试验
- 2007年
- 张路生刘京涛刘庆年周霞
-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药剂防治试验大棚番茄药剂筛选试验药剂防效
- 性诱捕器对冬枣园绿盲蝽的诱捕效果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采用绿盲蝽性诱剂对冬枣园绿盲蝽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监测,评估了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不同悬挂方位对绿盲蝽的诱集效果,并分析了使用性诱捕器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悬挂高度以距地2 m为宜,方位以外围的西、东、北方向最佳;应用绿盲蝽性诱捕器,2015年冬枣园减少化学农药使用5次,增加纯收益2 940元/667m2,经济效益显著。
- 张路生金宗亭巴秀成张世强
- 关键词:绿盲蝽性诱剂诱捕效果
- 抗虫棉中后期病害防治技术
- 2006年
- 张路生刘俊展周霞常慧红
-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生育中后期病害防治技术二代棉铃虫
- ‘冬枣’叶枯病药剂防治研究
- 2012年
- ‘冬枣’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石竹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caryophylli)。该病主要为害‘冬枣’的叶片、花、蕾。首先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后扩展为深褐色不规则病斑,逐渐发展成为半边叶片褐色至黑褐色焦枯坏死、缢缩,叶片向背面弓形弯曲。或者从叶尖向下成“V”字形干枯;当湿度高时,病斑一侧沿叶脉出现圆形褐色小球状菌脓;后期病叶脱落。
- 张路生常慧红巴秀成刘俊展
- 关键词:叶枯病药剂防治冬枣细菌性病害假单胞杆菌褐色
- 蒙古土象在鲁北地区芦笋上的发生情况与防治对策
- 2002年
- 刘京涛刘俊展金宗亭张路生刘明云
- 化学除草剂合使用技术被引量:3
- 2002年
- 张路生刘俊展刘京涛
- 关键词:化学除草剂除草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