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超民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抗体
  • 1篇电图
  • 1篇型胶原
  • 1篇血细胞
  • 1篇血细胞分析
  • 1篇血细胞分析仪
  • 1篇阳性
  • 1篇阳性分析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中毒
  • 1篇溶血素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骨转移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体检
  • 1篇前胶原

机构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5篇张超民
  • 4篇姚玉虹
  • 4篇迟伟群
  • 3篇隋晓凤
  • 2篇江跃红
  • 1篇方力群
  • 1篇师静霞
  • 1篇张鑫
  • 1篇刘志强
  • 1篇姜宴
  • 1篇于晓斐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用ELISA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48例RA患者和20例非RA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抗CCP抗体和RF,分析抗CCP抗体、RF及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抗CCP抗体的敏感度为66.7%,RF的敏感度为75%,经检验两者无显著性差异。抗CCP抗体的特异度为96%,RF的特异度为8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度91.7%,特异度下降80%。结论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敏感性与RF相当,但特异性较RF明显增高,若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的早期诊断率。
隋晓凤迟伟群姚玉虹张超民江跃红
关键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关节炎
206例抗-HCV抗体检测阳性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吸光度值/临界值(S/CO)与HCVR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及ELISA法检测抗-HCV。结果206份抗-HCV阳性样本中,HCV-RNA阴性33例,将HCV-PCR阳性173例按S/CO值分组。1.0≤S/CO<2.0者22例,占12.8%;2.0≤S/CO<3.8者35例,占20.2%;S/CO≥3.8者116例,占67%。经统计学分析,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ELISA法检测抗-HCV在S/CO≥3.8时,才高度预示抗-HCV呈阳性状态。本文作者建议对S/CO≥3.8的标本做确认实验。
江跃红迟伟群姚玉虹张超民隋晓凤
关键词:抗-HCVHCV-RNA实时荧光定量PCR丙型肝炎病毒
骨标志物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与疗效观察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I型胶原交联羧基氨基端肽(B—CrossLaps)和总骨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与疗效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电化学发光法对B—CrossLaps、P1NP、CA15—3进行定量检测。57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按转移灶多少分为2组,分别为骨显像轻度异常组(I组)36例与骨显像明显异常组(Ⅱ组)21例。结果骨转移组β—CrossLaps、P1NP两种血清标志物较无骨转移组与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两种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随转移灶增加两种标志物水平也有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叭)。而各组间及治疗前后CA15—3无显著变化(P〉0.05)。骨标志物B—CrossLaps、P1NP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灵敏度分别达到71.25%与64.05%,特异性分别达到88.00%与81.99%,均高于骨显像所显示结果的50.32%和61.17%。结论血清骨标志物β—CrossLaps、P1NP水平可以反映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病情变化,并可以运用于疗效监测,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迟伟群王福莉隋晓凤于晓斐张超民姚玉虹
关键词:乳腺癌骨转移
SYSMEX系统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溶血素的研发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溶血素并对之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和不随机选择样本,并对自制溶血素的各项理化指标、相关性、精密度进行测定。结果与进口溶血素相比,理化指标基本吻合。各项指标变异系数<5%。结论自制溶血素在临床应用中可完全替代进口溶血素。
迟伟群姚玉虹师静霞张超民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溶血素
CO中毒继发癫痫的脑电图和经颅多普勒改变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继发癫痫的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特征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45例CO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和EEG、TCD特征进行检查,并分析其与继发癫痫的相关性。结果:145例CO中毒患者中,EEG结果显示正常患者93例(64.13%);异常患者52例(35.86%)。TCD正常患者90例(62.07%),异常55例(37.93%)。主要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大脑前动脉流速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TCD血流速度增加或减慢不对称,脑血流速度升高比率显著高于脑血流速度减低比率。无论在睡眠期还是清醒期EEG异常患者全导阵发性3.0~4.0Hz的棘慢波均存在放电。患者出现EEG、TCD异常与年龄、癫痫家族史、发热温度、持续时间、继发癫痫类型以及24h内发作次数有关。继发癫痫39例,占EEG异常患儿的75.00%,占TCD异常患儿的72.73%。继发癫痫患者中,15例额区放电日后发生发生癫痫14例(93.33%),19例枕区放电16例(84.21%)发生癫痫,13例Rolandic区放电8例(61.54%)发生癫痫,5例广泛性棘慢波者继发癫痫的有1例(20%)。结论:EEG、TCD检查异常的CO中毒患者中具有较高的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中枕区和额区阵发性异常放电者更容易继发癫痫。
张鑫方力群姜宴刘志强张超民
关键词:CO中毒继发癫痫脑电图特征经颅多普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