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联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青蒿
  • 5篇青蒿素
  • 3篇青蒿酸
  • 2篇抗疟
  • 2篇构型
  • 1篇药物
  • 1篇一元醇
  • 1篇英文
  • 1篇鹰爪
  • 1篇油状物
  • 1篇圆二色
  • 1篇圆二色谱
  • 1篇植物
  • 1篇三氟
  • 1篇三氟化硼
  • 1篇色谱
  • 1篇内酯
  • 1篇疟疾
  • 1篇全合成
  • 1篇中药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张联
  • 5篇周维善
  • 3篇许杏祥
  • 2篇朱杰
  • 1篇黄大中

传媒

  • 4篇化学学报
  • 1篇有机化学

年份

  • 3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7
  • 1篇1985
  • 1篇198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结构和合成的研究——ⅩⅤ.青蒿酸A,B环的构型
1985年
青蒿酸甲酯4环氧化所得的化合物5和6经三氟化硼重排生成的7及其表异构物8在圆二色谱294nm附近分别出现负的和正的Cotton效应.因而推定青蒿酸的A,B环为顺式稠合.用双氢青蒿酸甲酯也得到相同的CD结果.
周维善张联许杏祥
关键词:圆二色谱油状物三氟化硼GLC一元醇
青蒿酸A,B环的构型和青蒿戊素的合成研究
张联
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的结构和合成 XXI.青蒿酸的全合成
1989年
青蒿酸(1)与抗疟新药青蒿素(2)共存于植物青蒿中,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它的结构和立体化学已经确定,并被用作合成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的原料,本文报道了以R-(+)-香草醛(3)为原料合成1。
周维善黄大中平学凡张联朱杰许杏祥
关键词:青蒿酸青蒿素抗疟药物
全文增补中
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结构和合成的研究——ⅩⅩⅣ.青蒿素转化为天然的△^(11(13))-脱氢青蒿素(英文)
1988年
本文首次报道从青蒿素(2)转变为△^(11(13))-脱氢青蒿素(1)的结果。青蒿素(2)在 LDA 存在下,与溴苯硒反应,得到11-苯硒基青蒿素(3)(27%)、11-溴代青蒿素(4)(15%),△^(11(13))-脱氢青蒿素(1)和△^(7(11)-脱氢青蒿素(5)(46%)。用二苯二硒的硒化反应只回收原料青蒿素。3用30%H_2O_2氧化,生成天然的1,产率95%。根据CD 光谱,推定3中的苯硒基和4中的溴原子均处于α-构型。
张联周维善
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的结构、合成和反应的研究 植物鹰爪抗疟有效成分的研究
张联
关键词:青蒿素疟疾
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的结构和合成 XXIII.脱氧青蒿素碱降解产物内酯构型的测定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根据具有双氢青蒿乙素这类结构的化合物,其内酯构型和内酯羰基α-位氢的化学位移间存在的经验性规律,推定了脱氧青蒿素碱降解产物的内酯构型应为β-顺式内酯构型2,并通过合成此降解产物加以证实。同时讨论了降解产物形成的机理。
许杏祥朱杰张联周维善
关键词:青蒿素内酯构型
全文增补中
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的结构和合成 ⅩⅩⅣ.青蒿素转化为天然的Δ^(11(13))-脱氢青蒿素
1989年
青蒿素(1)是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的抗疟活性成分,其化学结构已经确定,并已被全合成,△^11(13)-脱氢青蒿素(2)是由Klayman及其同工作者从美国西弗吉尼亚洲生长的青蒿(Artemisia annua,L.)中分离鉴定的。考虑到1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设想通过苯硒化合物的氧化消除反应将其转变为2。
张联周维善
关键词:中药青蒿素
全文增补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