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增
- 作品数:13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髓空洞症的MRI及CTMM和临床探讨(附104例报告)
- 1993年
- 本文报告104例脊髓空洞症的MRI或CTMM所见。并对临床分型、体征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病因,MRI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 王双林张瑞增郑英王峻谢维娜
-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NMR成像
- 细胞粘附分子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关系被引量:6
- 2000年
- 刘慧丽聂晓宏李素珍张瑞增
- 关键词:细胞粘着分子脑缺血动脉硬化免疫疗法
- 通络活脑提取液对动物脑循环的作用被引量:1
- 1995年
- 本文以麻醉兔和狗用电磁流量计测定通络活脑提取液对脑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通络活脑提取液能显著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同时降低心肌张刀——时间指数,并具有短暂的降压作用。但对动物心率无明显影响。
- 武冬梅王明正牛栓成张瑞增
- 关键词:脑循环中药
-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诊疗(附5例报告)
- 1992年
- 糖尿病性限肌麻痹,临床上较少见,常被误诊为颅内病变。现将收治的5倒报告如下。例1,男,62岁。因双眼上睑持续下垂一周来诊。查体:血压22.6/12.5kPa,双侧上睑完全下垂,右眼球向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双瞳孔光反应存在。双眼底呈早期动脉硬化但未见乳头水肿。
- 石利天张瑞增成学恭
- 关键词:眼肌麻痹糖尿病
- 常用抗血小板制剂疗效及性别差异的比较
- 2001年
- 目的:观察噻氯匹定,阿斯斯匹林(ASA)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在男女患者疗效的差异性。方法:124例用药前血小板聚集功能≥50%者入选,男女患者各62例,再随机分成噻氯匹定T组(男T1、女T2)和阿斯匹林C组(男C1、女C2),T组口服噻氯匹定250mg/d,C组口服ASA 75 mg/d均为4周,服药后2周末、4周末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ADP)诱导0.2μmol/L).结论:证实噻氯匹定抗血小板聚集率优于ASA。噻氯匹定显效率男68%、女62.8 %,总有效率为男96.8%,女95.7%。且证明男女疗效无明显差异.而ASA显效率男18%、女13%,总有效率男72.3%女15%,男女疗效有显著不同。
- 郭咏梅张瑞增
- 关键词:抗血小板制剂血小板聚集率性别差异
- 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0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脑梗塞(DC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300例脑梗塞(CI)患者分为DCI组44例(14.7%)及非糖尿病脑梗塞(NDCI)组256例(85.3%),对其发病年龄、肢体瘫痪、并发症、意识状态及预后等进行观察研究。结果:DCI组发病年龄早、意识障碍重,预后差,与NDCI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的糖代谢障碍及脂代谢异常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程,是CI发病早,病情重的机理所在。所以,对CI患者,血糖测定应为常规检查,病程中应动态观察。糖尿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CI,改善CI患者生存质量的措施之一。
- 石利天张瑞增
-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塞并发症
- 脑梗塞患者血浆GMP—140水平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进一步探讨外周血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含量与脑梗塞(CI)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夹心放免法检测分析了32例CI患者外周血中GMP—140的含量并与2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CI患者的血浆GMP—140的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病情重者、梗塞体积大者升高幅度较大。结论:血浆GMP—140在CI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对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石利天张瑞增刘惠丽
- 关键词:脑梗塞Α颗粒膜蛋白GMP-140
- 黄连素治疗68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评价被引量:23
- 2000年
- 目的 :评价黄连素对 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对 6 8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2 0例血糖正常者口服黄连素片 ,同时监测服药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浆胰岛素、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结果 :患者血糖明显下降 ,总有效率为 86 .8% ,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黄连素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良好 。
- 石利天张瑞增
- 关键词:黄连素药物疗法NIDDM
-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随访分析被引量:6
- 1993年
- 本文对住院治疗后存活出院的194例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进行了1~10年随访。结果表明,60.8%痊愈,34.2%基本痊愈但留有轻变的后遗症,5%致残,生活要他人照顾。说明该病的远期预后并不乐观。指出应重视瘫痪肢体远端的早期治疗和护理。
- 张瑞增胡为民李光来成学恭石利天贾联友
- 关键词:急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后遗症
- 银杏叶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综合分析银杏叶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采用银杏叶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多奈哌齐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月,1个月为一疗程。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能够有效改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 刘琳韩乐郭玲侯莉张瑞增
- 关键词:银杏叶多奈哌齐阿尔茨海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