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林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电
  • 5篇远程
  • 5篇远程会诊
  • 5篇会诊
  • 4篇电图
  • 4篇心电图
  • 3篇心电监测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瓣
  • 1篇心电描记
  • 1篇心电描记术
  • 1篇心电图诊断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室
  • 1篇心室肥厚

机构

  • 8篇武汉亚洲心脏...

作者

  • 8篇张林
  • 6篇刘鸣
  • 4篇夏菲
  • 3篇向黎明
  • 2篇王曼萍
  • 2篇覃杰
  • 2篇余秀明
  • 1篇郑小俊
  • 1篇朱柳

传媒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南药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心电图左心室劳损和左心室肥厚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心电图左心室劳损(LV)和左心室肥厚(LVH)对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到我院治疗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766例,心电图左心室劳损和左心室肥厚的预测值用Sokolow-Lyon(SL)电压标准和Cornell电压-时间(CVDP)标准评估,通过对其他预后协变量调整并进行评价。结果:心电图左心室劳损患者的心肌梗死的累计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心电图劳损的患者(HR=2.7,95%CI:1.4-5.3,P=0.006)。与非心电图左心室肥厚的患者比较,SL标准与CVDP标准联用诊断的左心室肥厚患者心力衰竭的风险显著增加(95%CI:4.7-26.4,P<0.001);行主动脉瓣置换术风险显著增加(95%CI:1.6-3.2,P<0.001);非致死性梗死、心力衰竭或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风险也显著增加(95%CI:1.2-3.7,P<0.05)。结论:心电图LV和LVH是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夏菲覃杰张林王曼萍朱柳
关键词:心电图左心室肥厚主动脉瓣狭窄
建立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平台的意义(一)被引量:7
2016年
1 前言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些发展也逐渐衍生到了医疗行业。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0)关于“电子医疗”(e—Health)概念的阐述,即在卫生保健领域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其中包括远程医疗,即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向偏远地区传递卫生保健服务。
刘鸣张林余秀明
关键词:心电监测远程会诊心律失常
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开展心电图远程会诊的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心电图远程会诊的价值。方法:对湖北省监利县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远程心电图会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该地区县级医院心电图会诊病例共1334例,阳性率41.00%(547/1334),异常心电图类型发生率较高的前三种依次为心律失常(27.29%)、左心室肥厚(9.15%)、ST-T改变(2.62%);(2)各乡村卫生室会诊病例共723例,阳性率55.19%(399/723),异常心电图类型发生率较高的前三种依次为心律失常(34.02%)、ST-T改变(11.07%)、左心室肥厚(5.39%)。结论:远程心电图会诊简便易行,可提高缺乏心电图设备、人才的农村地区的一过性异常心电事件的检出率,便于早期治疗,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张林刘鸣石颖华夏菲向黎明郑小俊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电描记术远程会诊乡村卫生服务
建立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平台的意义(二)被引量:3
2016年
5 远程心电监测系统的工作内容 远程心电网络系统平台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实现对医院内部包括门诊、病房、分院、社区、所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数据的采集、记录、传输、存储、报告到全院及网络发布整个过程的记录和跟踪等功能;同时实现基层医院心电图检查与上级医院之间的远程诊断的流程,包括数据的采集、记录、远程传输、远程会诊报告的记录和跟踪等功能;还可以进行院前120急救心电图检查的采集、记录,实时传输到医院,使医院及早做好心脏病患者抢救的准备。此平台也适应农村现行医疗条件,具备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完整流程。
刘鸣张林余秀明
关键词:心电监测远程会诊心律失常
心电图远程实时监测发现窦性停搏1例
2017年
老年男性患者,患脑梗死1年,因间断头晕、黑矇,在社区医院行动态心电图实时监测,远程会诊中心发现约6.6 s长间歇,及时通知患者,使其第一时间到达上级医院行起搏器植入手术,避免了恶性医疗事件的发生。该病例提示动态心电图能有效识别一过性症状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且心电图远程实时监测能及时发现一过性异常心电事件,及时处理,可有效防止心源性猝死。
张林刘鸣
关键词:心电图实时监测远程会诊起搏器
冠脉注射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估冠脉注射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的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本院急诊科就诊1956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根据是否在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选择其中162例无复流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安慰剂组,各81例。结果替罗非班组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治疗分级显著提高(P<0.001),有26(32%)例患者成功实现再灌注。而安慰剂组TIMI等级无变化(P=0.070),只有8(10%)例患者成功实现再灌注。替罗非班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MACE)明显降低(36%vs19%,P=0.013)。入院24 h替罗非班组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显著低于安慰剂组[(15.8±17.8)vs(24.7±18.0)ng·m L-1,P=0.002]。CK-MB水平也显著低于安慰剂组[(96.1±79.0)vs(163.7±106.9)U·L-1,P<0.001]。结论对无复流患者行替罗非班冠脉给药可改善患者心肌灌注状况,避免患者心肌损害的发生。
夏菲王曼萍张林覃杰
关键词:替罗非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无复流
医院心电网络系统的建设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研究心血管专科医院内心电网络系统的建设与临床应用。方法:构建院级水平的心电网络化信息平台,在各病区配置网络心电图机,通过院内局域网及服务器与医院心电诊断中心对接,按设定的流程进行病例检查操作、上传、诊断、回传、结果打印与归档。结果:各病区终端心电图机、中央服务器、心电诊断中心通过局域网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医院心电网络化试验过程中,系统运行比较平稳,操作比较方便。结论:在医院内建设心电网络系统能明显提高临床心电检查及诊断工作的效率。
刘鸣石颖华张林向黎明
关键词:心血管专科心电图诊断
远程心电监测网络在农村老年人体检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测网络在农村老年人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我院远程心电监测网络系统,对2013年度由本院远程会诊的湖北省监利地区某乡镇55岁以上老年人心电图体检病例,共3 7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检测出异常心电图1881例(50.55%),其中ST-T改变554例(14.89%)、窦性心动过缓465例(12.50%)、房性早搏370例(9.94%)、左心室肥厚154例(4.14%)、室性早搏146例(3.92%)、房颤-房扑114例(3.06%)、异常Q波50例(1.34%)、干扰大无法分析63例(1.69%),部分患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心电图改变。男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56.32%)高于女性(46.54%)(P<0.01)。男性心肌梗死、窦性心动过缓、早搏检出率高于女性(均P<0.01),ST-T改变检出率低于女性(P<0.01)。男性、女性左心室肥厚、房颤-房扑检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农村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高,应予以重视,早期加强干预,增强健康保健意识,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张林刘鸣夏菲向黎明
关键词:远程心电监测远程会诊农村老年人体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