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东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修复骨缺损
  • 1篇造血
  • 1篇造血干
  • 1篇造血干细胞
  • 1篇造血干细胞移...
  • 1篇缺损
  • 1篇注射
  • 1篇自体
  • 1篇自体骨
  • 1篇自体骨髓
  • 1篇自体骨髓间充...
  • 1篇细胞
  • 1篇经皮注射
  • 1篇骨缺损
  • 1篇骨髓
  • 1篇骨髓移植
  • 1篇干细胞
  • 1篇干细胞移植

机构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1篇任大江
  • 1篇胥少汀
  • 1篇张立仁
  • 1篇马舟涌
  • 1篇常玉立
  • 1篇苏强
  • 1篇孙天胜
  • 1篇张晓东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皮注射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诱导后的BMSCs以及二者联合经皮移植后体内成骨能力的差异,为骨组织工程选择种子细胞提供依据。方法取第2代BMSCs进行成骨诱导。分别将BMSCs、成骨诱导的BMSCs、BMSCs联合成骨诱导后的BMSCs、生理盐水经皮注入兔桡骨中段骨缺损处。通过组织学、放射学、生物力学方法在不同时相比较骨缺损区修复情况。结果BMSCs与成骨诱导后的BMSCs联合移植组在12周内骨缺损区新生骨的数量和质量显著优于BMSCs移植组和成骨诱导的BMSCs移植组(F=226.6,P〈0.01),空白组骨缺损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填充。结论BMSCs与成骨诱导后的BMSCs联合移植存在协同效应,具有更强的成骨能力,可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骨组织工程。
常玉立孙天胜张晓东马舟涌苏强任大江张立仁胥少汀
关键词: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骨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