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之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数字动画成为电视政论片创作中的新元素
- 2009年
- 当下的影像工作者比其前辈更加热衷于尝试用新的技术实现他们的艺术理想,进而纪录和表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和思想进程。
- 张静民张昕之
- 关键词:电视政论片数字动画新元素艺术理想人类社会
- 微时代“90后”大学生的微生活现状微探被引量:10
- 2013年
- 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悄然进入了以微博为传媒代表的微时代,"90后"大学生是微时代最积极的践行者和体验者。通过针对"90后"大学生使用微博和社交网站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是微博和其他社交媒体的最活跃的使用者。高校辅导员应与时俱进,更新工作方法,充分依托微博平台,与学生亦师亦友,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认同;与学生平等对话,使他们在分享体验中走出生命困顿;与学生直面真实,使他们在现实感知中回归理性,在微生活中健康成长。
- 王燕芳康遍霞张昕之赵一波顾颖能徐侨妹
- 关键词:社交媒体
- 新世纪以来港剧“学警”与“女警”的意蕴解读被引量:2
- 2011年
- 一
以励志奋斗、青年警员成长为背景的“学警戏”是新世纪以来港产电视剧中的重要类型。表现年轻警员学习和奋斗的历程是这一类型剧的叙事主线,其中较有影响的典型剧目有“学警”系列三部曲.即《学警雄心》、《学警出更》和《学警狙击》。其他同样讲述学警毕业后执行任务的《新扎师兄》系列、讲述消防部队成长的《烈火雄心》系列和讲述飞行师经历的《冲上云霄》等也是香港“学警戏”中的代表性剧作。
- 戴剑平张昕之
- 关键词:意蕴解读女警消防部队电视剧奋斗警员
- 香港警匪题材电视剧的三种类型
- 2012年
- 香港回归以来,TVB自制电视剧中的警匪剧形成了新的样态,即"涉案剧"、"学警剧"和"女警剧"。香港此三类警匪剧在产生积极社会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影响。
- 戴剑平张昕之
- 关键词:涉案剧
- 广东平面媒体上香港形象的定位与变化——以香港回归十年间《南方都市报》和《深圳特区报》的新闻报道框架为例被引量:2
- 2009年
- 自1997年回归以来,香港形象的定位与变化是一个敏感并具有学术意义的话题。在此背景下,广东媒介上的香港形象及其传播的话语走向命题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南方都市报》和《深圳特区报》为参考的量化分析对象具有代表性。在框架理论背景下,将两报上的香港新闻框架归结为四类模式——政治与政策关怀、商务动态资讯、新技术与社会发展和文艺深度述评,比较合理。十年间,两报中有关香港新闻的报道形式与内容在体现区域媒体属性的基础上,都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媒体在报道香港时,会在政治介绍、文化宣传与真实建构之间做出一种平衡。未来此类报道框架的三类预测可以视为广东媒介上的香港形象传播的话语走向。
- 戴剑平张昕之
- 关键词:南方都市报
- “90后”大学生“微博热”背后的心理需求探析被引量:4
- 2013年
- 文章结合广州4所高校"90后"大学生使用微博情况的实证调查结果,提出"90后"大学生微博热背后的信息占有、情感表达、朋辈认同、个人展示、人际交往等五种心理需求,并尝试构建网络支持平台和重现现实人际关系的大学生心理需求的辅导模式,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微博助益个体健康成长。
- 王燕芳徐侨妹张昕之
- 关键词:心理需求
- 社交网站使用维度与青少年公民参与之关系初探--以中国南部大学生为例
- 本次研究识别了中国南部大学生SNS综合功能和组件使用的几大维度。SNS的一般使用可分为三个维度:互动交往、信息获取和传统功能使用。对于组件而言,社会交往类组件和准网络游戏的区分非常明显。结果表明SNS使用维度之三(传统功...
- 张昕之
- 关键词:青少年社交网站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