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政委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支化
  • 2篇聚氨酯
  • 2篇超支化
  • 2篇超支化聚氨酯
  • 1篇淀粉
  • 1篇淀粉基
  • 1篇增塑
  • 1篇增塑剂
  • 1篇三羟甲基丙烷
  • 1篇生物降解
  • 1篇生物降解塑料
  • 1篇水杨醛
  • 1篇塑料
  • 1篇配合物
  • 1篇羟甲基
  • 1篇羟甲基丙烷
  • 1篇可生物降解
  • 1篇可生物降解塑...
  • 1篇甲基丙烷
  • 1篇降解

机构

  • 5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张政委
  • 3篇任鹏刚
  • 1篇李杨
  • 1篇王兴
  • 1篇吴彬
  • 1篇罗运军
  • 1篇方长青
  • 1篇靳彦岭
  • 1篇杨斌
  • 1篇黄颖为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应用化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中国塑料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淀粉基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1
2008年
发展淀粉基可生物降解塑料有利于节省石油资源、保护环境。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较多,并且在技术的实用性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研究热点集中在3个方向:淀粉与其它可生物降解高分子的直接填充;对淀粉表面修饰使其能与合成高分子相容;在淀粉与合成高分子体系中加入增塑剂。虽然淀粉基可生物降解塑料在综合性能上还不能与合成高分子相比,但由于淀粉的综合优势,淀粉基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和发展极具潜力。
张政委任鹏刚
关键词:淀粉降解塑料高分子
Co^Ⅱ/水杨醛Schiff碱配合物催化氧化巯基苯并噻唑
2008年
以聚丙烯酰胺为高分子载体配位负载水杨醛Schiff碱钴配合物作为氧化偶联巯基苯并噻唑的催化剂,通过XPS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结果表明,只有部分水杨醛Sch iff碱钴配合物与聚丙烯酰胺配位;反应最佳条件为,空气流量1200 mL/min、温度70℃、催化剂0.05 g、反应物1.0 g且反应物为钾盐。在如上条件下巯基苯并噻唑可以高效氧化偶联成为二硫代苯并噻唑。证实了负载的催化剂确实比非负载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
张政委雷军周吴新力杨斌
关键词:水杨醛SCHIFF碱配合物
超支化聚氨酯的现状及发展动态被引量:6
2009年
超支化聚合物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由此产生的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了高分子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对超支化高分子的研究已经从合成及对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发展到分子理论研究、各种功能化以及应用方面的初步探索。本文详尽分析了超支化聚氨酯的不同合成方法,并指出了超支化聚氨酯应用研究的主要方向。
吴彬罗运军张政委
关键词:超支化聚氨酯
复合增塑剂增塑红苕淀粉的研究
2009年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红苕热塑性淀粉(TPS)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塑化淀粉共混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甘油/尿素/乙醇胺复合增塑剂的增塑效果和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复合增塑剂可以使淀粉塑化,能明显抑制红苕淀粉的重结晶。甘油含量的增多可以改善TPS与HDPE的相容性,同时会引起少量重结晶,但是不会影响到材料的使用性能。此外,共混材料随热塑性淀粉中甘油含量的增多,拉伸强度逐渐下降,而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
任鹏刚王兴黄颖为张政委方长青
关键词:共混材料
超支化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1
2010年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单体,采用反应官能团异单体法合成第3到6代超支化聚氨酯(HBPU),对提纯后的产物进行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并研究了硬脂酸改性HB-PU(HBPU-SA)对线形PU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DI中的异氰酸酯基(—NCO)反应完全,得到的HBPU的结晶性差,第3代到第6代HBPU晶格的层间距分别为0.41、0.46、0.475、0.414 nm;随着HBPU代数的增加,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由第3代的117.29℃降低至第6代的69.14℃;HBPU-SA含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时,线形PU/HBPU-SA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比纯线形PU分别提高了4.1和4.2倍。
靳彦岭任鹏刚张政委李杨
关键词:超支化聚氨酯三羟甲基丙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