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
- 作品数:104 被引量:36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及初步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平行对照、单盲法将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2009年至2013年收治的58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其中31例为治疗组,以外周静脉回输方式接受UC-MSC治疗;27例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处理,两组均同时行综合内科治疗。通过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检测回输后不同时间点治疗组与对照组ALB、TBIL、PTA及MELD评分情况,并随访48周,通过Kaplan-Meier分析曲线评估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UC-MSC回输后,除个别患者体温有自限性升高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接受UC-MSC回输4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ALB、TBIL、PTA及MEL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随访48周时,治疗组中生存人数21例,死亡7例,肝移植3例;对照组中生存人数11例,死亡15例,肝移植1例。结论 UC-MSC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安全性好,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 李元元徐若男施明林沪王立峰吕飒陈黎明张政王福生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 肝内失平衡细胞因子表达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 目的:由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临床免疫学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对慢重肝患者肝内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及其来源的免疫活性细胞进行研究,以了解它们在慢重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对11例接受肝移...
- 邹正升李保森徐东平张政福军亮赵景明周光德金磊孙艳林邢汉前张伟赵军辛绍杰王福生黄磊
- 关键词:Γ-干扰素白介素-10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 文献传递
- CpG通过TLR9刺激慢性乙型肝炎病人pDCs表型和功能变化的研究
-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浆样树突状细胞(pDCs)的特点,分析其临床意义,探讨pDCs在HBV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5名健康人外周抗凝血,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pDCs的频率,同时...
- 刘庆峰张政姚金霞施明张晖王福生毛远丽
- 关键词:IFN-Α
- 文献传递
- 异常的外周血及肝内浸润免疫活性细胞在慢性乙性重型肝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 目的:由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临床免疫学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对慢重肝患者外周血及肝内的免疫活性细胞进行研究,以了解它们在慢重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首先通过流式细胞仪对61例慢重肝患者、21例慢性乙肝患...
- 邹正升徐东平李保森张政福军亮张辉赵景明周光德金磊刘庆峰邢汉前陈黎明张伟赵军辛绍杰王福生黄磊
-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活性细胞
- 文献传递
- 宿主免疫状态决定慢性乙肝的转归和临床疗效
- 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病毒、人体的免疫应答和肝细胞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乙型肝炎的病程进展和转归;其中,宿主免疫状态是决定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和治疗疗效的最主要因素。
- 王福生张政
- 文献传递
- B7-H1对HIV/AIDS患者mDCs活化异源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影响
- 2013年
- 目的观察HIV感染患者mDCs表面B7-H1表达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患者和健康者来源的mDCs与异源健康者的CD3+T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培养,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T细胞的增殖,并采用流式微球阵列分析(cytometric bead assay,CB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浓度,细胞染色检测T细胞分泌IFN-γ和IL-4水平,并观察用B7-H1单克隆抗体5H1阻断B7-H1信号后的效果。结果比较患者来源、健康者来源的mDCs其刺激异源性CD3+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显示患者来源mDCs其刺激能力明显降低;加入B7-H1单克隆抗体后,能够恢复患者mDCs对T细胞的刺激能力。CBA结果显示,阻断B7-H1抑制信号细胞培养上清中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TNF-α、TNF-β和IL-1β的浓度明显升高,而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浓度则明显降低,且流式细胞内因子染色方法结果显示,阻断B7-H1信号能够明显提高T细胞1型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而产生2型细胞因子IL-4的CD3+T则减少。结论 HIV/AIDS患者T细胞功能降低可能关键由mDCs上B7-H1表达频率的升高引起,阻断B7-H1负向调控信号,T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所恢复,可能是艾滋病的一个潜在的免疫治疗方法。
- 徐斌张政吴昊汪习成
- 关键词: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 CpG通过TLR9刺激慢性乙型肝炎病人pDCs表型和功能变化的研究
-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浆样树突状细胞(pDCs)的特点,分析其临床意义,探讨pDCs在HBV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5名健康人外周抗凝血,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pDCs的频率,同时检测...
- 刘庆峰张政姚金霞施明张晖王福生毛远丽
- 关键词:IFN-Α
- 文献传递
- B7-H1在HIV/艾滋病患者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病情不同的HIV/AIDS患者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DC)上B7-H1表达频率和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采集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北京佑安医院门诊或住院的82例未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患者、28例ART病毒学完全应答者(CR)和14名健康人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DC上B7-H1表达频率。所有病例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IM细胞计数,用bDNA法检测血浆HIV-1病毒载量。结果AIDS患者外周血mDC上B7-H1表达频率为14.15%±2.63%,HIV无症状感染者为3.31%±0.51%,健康对照为0.52%±0.10%,显示AIDS患者〉HIV感染者〉健康对照(均P〈0.05)。长期不进展者(LTNP)和典型进展者(TP)mDC上B7-H1的表达频率分别是3.12%±1.14%和8.12%±1.37%,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且TP患者高于LTNP(P=0.001);HIV/AIDS患者mDC上B7-H1表达频率与CD4细胞计数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血浆病毒载量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1及0.482,均P〈0.01)。28例CR患者mDC上B7-H1表达频率为6.59%±1.43%,显著低于AIDS患者(P〈0.01)。CR患者中,C1M细胞计数〈250个/μl的患者mDC上B7-H1表达频率高于CD4细胞计数〉250个/μl的患者(P〈0.001)。ART纵向观察结果显示,6例患者在14~52周的抗病毒治疗后,血浆病毒载量均显著降低,有不同程度的CIM细胞计数升高,而mDC上B7-H1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CIM细胞计数显著升高的病人mDC上B7-H1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共刺激分子B7-H1在HIV/AIDS患者外周血mDC上高表达,并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是疾病进展的指标。
- 汪习成樊移山周曾全李惠琴张政张彤王丽杨欣平毛霖谢荣慧雷素云吴昊王福生
- 关键词:HIV-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树突细胞
- “慢加急”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树突状细胞(DC)功能缺陷是导致宿主特异性免疫反应低下和病毒感染慢性化的主要因素。然而,目前还不清楚"慢加急"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体内的DC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本研究入组40例"慢加急"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同时入组20例健康人和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调查上述人群外周血DC亚群的频率、功能及其临床意义。结果相对于健康人和慢性肝炎患者,"慢加急"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浆样树突细胞(pDCs)频率明显降低,并且pDCs产生α干扰素(IFNα-)的能力也显著下降。进一步分析表明,pDC分泌IFNα-的能力在"慢加急"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死亡患者明显低于存活患者,并与肝功能衰竭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慢加急"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DC数量和功能明显降低,可作为疾病严重性的预测指标。
- 张文瑾范振平蔡少平吉英杰张政邹正升王福生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树突状细胞干扰素-Α
-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免疫学致病机制和免疫干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以肝脏为主要免疫损伤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黄疸、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等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高丙球蛋白血症和高血清自身抗体等免疫学特征;组织学见大量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汇管区形成界面性肝炎。根据自身抗体的不同可分为I、
- 李海文张政徐向升彭琼王福生戴夫
- 关键词:免疫病自身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