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捷

作品数:18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针法
  • 4篇偏瘫
  • 4篇卒中
  • 4篇卒中后
  • 4篇解痉
  • 4篇痉挛
  • 4篇康复
  • 4篇BOBATH...
  • 3篇调神
  • 3篇中风
  • 3篇通督调神
  • 3篇偏瘫痉挛
  • 3篇脑卒中
  • 2篇学术思想
  • 2篇针刺
  • 2篇神经炎
  • 2篇中医
  • 2篇疗法
  • 2篇疗效
  • 2篇面神经

机构

  • 17篇山西中医学院
  • 4篇山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7篇张捷
  • 10篇韦玲
  • 8篇许静
  • 5篇郭翠英
  • 4篇李蕾
  • 3篇梁雪玲
  • 3篇韩润霞
  • 3篇杨发明
  • 3篇李清
  • 3篇王艳
  • 2篇李丽
  • 2篇李丽
  • 1篇贾淑红
  • 1篇刘越清
  • 1篇姚爱娜
  • 1篇吴琼
  • 1篇蔡晓丽

传媒

  • 4篇中国药物与临...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山西中医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痉纠偏”针法结合新Bobath技术防治中风后痉挛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解痉纠偏"针法结合新Bobath技术对改善中风后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中风后痉挛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3组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解痉纠偏"针法结合新Bobath康复训练,B组采用"解痉纠偏"针法治疗,C组采用新Bobath康复训练治疗,对3组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6周后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监测,评估其对中风后痉挛状态的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中风后痉挛状态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且A组患者在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B、C组(P均<0.05)。结论:"解痉纠偏"针法结合新Bobath技术治疗中风后痉挛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刘娇李书雅张捷韩润霞
关键词:中风
中医药特色技术医保地位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中医院在参与医保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医保政策对医院业务产生了哪些影响,都是卫生管理部门非常关心的问题,找出目前医疗体制下中医特色技术在医保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的对策和建议,无论对今后医保的顺利实施,还是对中医院的自身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蔡晓丽张捷杨发明
关键词:中医药医保政策医院业务管理部门
针刺联合康复干预中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解痉纠偏"针法联合新Bobath康复技术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巴氯芬片,新Bobath组采用新Bobath康复技术,治疗组采用"解痉纠偏"针法联合新Bobath康复技术,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后分别对其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新Bobath组和治疗组对中风痉挛性偏瘫均有疗效(P﹤0.05);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新Bobath组(P﹤0.01)。结论:"解痉纠偏"针法结合新Bobath技术对中风偏瘫肢体痉挛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许静胡瑞锋李灵芝张捷韦玲范晴晴
关键词:中风偏瘫
巨刺法结合关节松动术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肩手综合征(SHS)是因疼痛刺激诱导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进而肢体出现营养障碍、废用性萎缩的一类疾病,世界疼痛学会于1999年将这类疾病命名为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CPRS TypeⅠ)[1]。CRPS最常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脊髓损伤、神经损伤等,其中主要致病因素是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显示[2-4],脑卒中患者恢复期CRPS的发生具有个体差异,患病率从12.5%~71.2%。
许静杨发明闫鹏程韦玲张捷
关键词:废用性萎缩关节松动术疾病命名营养障碍
“通督解郁”针法配合松弛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通督解郁"针法配合松弛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治疗组38例。在均采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20 mg,日一次,早餐后口服,连续服药4周。治疗组采用"通督解郁"针法配合松弛疗法治疗4周。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对两组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2周后、4周后的HAMD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间HAMD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比组间HAMD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2周后、4周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4周后,两组间ADL评分进行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督解郁"针法配合松弛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肯定,显效快。
许静李蕾韦玲李丽郭翠英韩润霞张捷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松弛疗法盐酸氟西汀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中药外敷结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中药外敷结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分配比例为1∶1。治疗组采用针灸加中药外敷的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疗法,以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评价疗效。结果:经5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显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93.33%),P<0.01。结论:针灸加中药外敷结合治疗面神经炎,总有效率高且安全,值得推广。
李清张捷郭翠英梁雪玲胡瑞锋韦玲
关键词:中药外敷面神经炎
“解痉纠偏”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偏瘫痉挛临床观察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观察"解痉纠偏"针法结合新Bobath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临床疗效,探索偏瘫痉挛的最佳康复方案。方法将75例符合中风后偏瘫痉挛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手法新Bobath组(A组25例)、常规针刺合新Bobath组(B组25例)和"解痉纠偏"针法合新Bobath组(C组25例)。在常规康复及内科治疗基础上,新Bobath组予以新Bobath康复技术治疗,在Bobath康复技术的基础上运用促通激发拮抗剂的肌张力,并指导病人于不同体位进行抑制张力;常规针刺合新Bobath组在新Bobath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针刺治疗,针刺腧穴以阳明经为主;"解痉纠偏"针法合新Bobath组在新Bobath康复治疗基础上予以"解痉纠偏"针刺疗法,以督脉及太阳经腧穴为主;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病人治疗前后静息状态下偏瘫侧肘、膝关节被动活动时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巴氏指数(BI)。结果治疗后,3组病人MA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MA和BI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 <0.05);治疗后,C组MAS分级低于A组、B组(均P <0.05);C组FMA、BI评分均高于A组、B组(P <0.05)。结论 "解痉纠偏"针法结合新Bobath康复技术是目前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较好的临床康复方案。
许静张捷韦玲杨发明韩润霞刘娇
关键词:偏瘫痉挛康复技术
中医辨证施护在脑卒中后肩痛康复中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4
2018年
肩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资料显示,脑卒中在发生脑卒中中后约16%~84%会继发患侧肩痛[1],严重影响上肢功能的恢复[2],且疼痛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康复进程,从而加大致残率的发生,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肩痛的发病机制研究存在争议,但是大家公认早期健康宣教、良肢位摆放有助于降低肩痛发生率。
吴琼韦玲李蕾刘越清张捷
关键词:脑卒中后康复进程后肩痛中医辨证施护良肢位摆放上肢功能
不同方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及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治疗面神经炎采用针刺疗法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且有效,但部分患者会留有后遗症,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笔者在临床中发现中药熏药、面部推拿、电子生物反馈疗法、面神经功能训练使用较频繁,且效果显著,故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选择以上四个因素有和无两水平进行相应的正交设计,以筛选出在针刺基础上最为有效的面瘫病治疗方案。
李清张捷郭翠英许静梁雪玲胡瑞锋韦玲
关键词:面神经炎针刺
'通督调神'学术思想在脑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归纳、分析、总结&quot;通督调神&quot;学术思想在脑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从&quot;通督调神&quot;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总结出脑病的病机根本为&quot;脑脉瘀阻、神失所用&quot;,督脉与脑...
张捷李蕾韦玲许静李丽王艳
关键词:通督调神脑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