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彦

作品数:27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会议论文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0篇手术
  • 8篇儿童
  • 6篇脊柱
  • 6篇骨折
  • 6篇股骨
  • 5篇手术治疗
  • 5篇脊柱侧
  • 5篇脊柱侧凸
  • 5篇侧凸
  • 4篇肱骨
  • 4篇关节
  • 3篇韧带
  • 3篇三角韧带
  • 3篇青少年脊柱侧...
  • 3篇肱骨外髁
  • 3篇踝关节
  • 3篇踝关节骨折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3篇外髁

机构

  • 2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7篇张彦
  • 20篇陈博昌
  • 19篇鲍琨
  • 6篇邹剑
  • 5篇张长青
  • 4篇李晓林
  • 3篇嵇伟平
  • 3篇陈宇杰
  • 3篇柴益民
  • 3篇施忠民
  • 1篇于晓巍
  • 1篇邵雷
  • 1篇张玲
  • 1篇孙洋洋
  • 1篇鲍鲲
  • 1篇周祁娜
  • 1篇沈龙祥
  • 1篇陈东
  • 1篇秦晖
  • 1篇芮碧宇

传媒

  • 3篇临床小儿外科...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第一届东方骨...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骨...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llis-van Creveld综合征源性膝外翻的矫形治疗1例
2024年
埃利伟氏(Ellis-van Creveld syndrome, EVC)综合征即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发病率约为1/1 000 0000, 以软骨及外胚层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为主要特征。就骨科病症而言, 进行性膝外翻伴髌骨脱位对患儿下肢行走能力及外观的影响最大, 而膝外翻矫正术后复发率高是骨科医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EVC源性膝外翻病例, 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利用跨关节外固定支架逐渐矫正下肢轴线, 为后续彻底矫正关节内塌陷提供必要的条件与支撑, 再分侧分期逐步全面矫正畸形, 患儿术后随访8年余, 矫形效果维持良好。
张彦鲍琨陈博昌
关键词:膝外翻ILIZAROV技术截骨矫形外科手术
骨盆三联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术治疗Legg-Calvé-Perthes病的疗效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骨盆三联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术治疗Legg-Calvé-Perthes病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包容治疗的40例(40髋)Legg-Calvé-Perthes病患者资料,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6岁~10岁4个月,平均8.3岁。根据包容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A组,20例,采用骨盆三联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术;B组:20例,采用其他包容治疗(股骨近端截骨术、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影像学数据变化和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术后18~48个月(平均32个月)的随访。术后A、B组CE角分别增加18.45°±4.25°和13.18°±3.07°,股骨头外移比值分别降低0.53±0.25和0.35±0.19,Sharp角分别降低14.64°±3.25°和10.87°±6.42°,股骨头覆盖率分别增加22.42%±2.19%和18.57%±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4分及以上19例,B组1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K(P〉O.05)。结论骨盆三联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术治疗Legg-Calvé-Perthes病髋关节局部解剖结构改变较小,能达到很好的包容效果,可有效防止单一术式局部矫正过大引发的并发症,适用于严重Legg-Calvé-Perthes病。
孙洋洋鲍琨张彦陈博昌
儿童股骨颈骨折延迟固定治疗与并发症相关性的探讨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评估儿童股骨颈骨折超过24h后手术治疗的结果及并发症,探讨影响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因素。方法2008年至2012年21例股骨颈骨折患儿,男16例(17髋),女5例,年龄5~15岁,平均11岁。参照Delhet分型,I型(经骺板骨折)2髋,Ⅱ型(经颈骨折)9髋,Ⅲ型(股骨颈基底骨折)8髋,Ⅳ型(股骨颈转子间骨折)3髋。受伤到手术的时间3~90d,平均14.8d。9髋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13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采用Ratliff标准来评分。结果随访时间12~44个月,平均20个月,治疗结果中优18髋(81.8%),良3髋(13.6%),差1髋(4.5%)。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为18%,出现股骨头坏死的病例结果均为良或差。切开复位组有3例股骨头坏死(23.1%),闭合复位组有1例股骨头坏死(11.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骨折分型与股骨头坏死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是影响延迟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结果的主要因素。闭合复位内固定有利于降低儿童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
张彦鲍琨陈博昌
关键词:股骨骨折股骨头坏死
三维导航技术在青少年脊柱侧凸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脊柱侧凸后路椎弓根置钉,已经成为标准的脊柱侧凸后路矫正技术.徒手置钉虽省事实用,但面对严重旋转、椎弓根变形的顶椎区置钉仍存在着相当的手术风险.本文,探讨三维导航技术在青少年脊柱侧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 ...
张彦陈博昌邹剑鲍琨
不同类型髋发育性脱位的治疗要点
自2010.1至2011.12本科共医治髋发育性异常患儿8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69例,平均年龄4.7岁(18月-14岁),左侧33例,右侧13例,双侧36例.其中包括保守治疗后残余畸形,低位及高位发育性脱位,二期翻...
鲍琨陈博昌张彦邹剑嵇伟平
带线锚钉治疗Ⅳ度旋前-外旋踝关节骨折的初步效果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探讨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重度旋前-外旋踝关节骨折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7月-2007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带线锚钉修补治疗17例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旋前-外旋踝关节骨折。男13例,女4例;年龄21~56岁,平均36.5岁。均为闭合性损伤,不伴软组织缺损,关节活动受限。术前X线片及CT检查均可见外踝、后踝骨折,有明显外移的距骨,不伴内踝骨折。根据Lauge-Hansen分型均为旋前-外旋型Ⅳ度损伤,根据Danis-Weber分型均为C型。受伤至手术时间4~7d,平均5.6d。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4个月,平均15.6个月。X线片示17例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16周,平均14.8周。按改良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价:优5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2.4%。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X线片测得术后内踝间隙为(3.16±0.37)mm,与术前(4.87±0.43)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侧重力应力位下内踝间隙为(3.55±0.44)mm,与健侧(3.47±0.43)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Ⅳ度旋前-外旋踝关节骨折,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应充分重视修复重建内侧韧带结构。
陈宇杰施忠民李晓林张彦柴益民张长青
关键词:锚钉三角韧带踝关节骨折
经后路肱骨髁上Wiltse截骨矫正肘内翻畸形
[目的]肘内翻畸形作为儿童常见的肱骨髁上骨折的并发症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传统的治疗方式是经外侧入路在肱骨髁上行闭口楔形截骨矫正畸形。但对畸形程度较重者,单纯做闭口楔形截骨会造成截骨远侧向外凸出,导致术后矫形效果不够理想。为...
鲍琨张彦陈博昌陈善本
关键词:肘内翻截骨矫形
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的治疗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为肘部损伤常见骨折.由于肱骨外髁解剖结构的特点,保守治疗不当容易并发骨不连.目的:小结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的治疗经验.方法:自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共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16例,其中男性14例,...
鲍琨陈博昌张彦邹剑芮碧宇
三足负重犬股骨头坏死模型的生物力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股骨头坏死病程各阶段的生物力学改变,探讨其生物力学发生作用的机制。方法取杂种犬24只,固定一侧前肢建立三足负重犬模型。随机取三足负重犬一侧后肢为实验侧,在股骨头内注射无水酒精,致股骨头坏死;对侧为对照侧,在股骨头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1、3、6及12周处死动物,每组6只,分别对两组股骨头行大体观察以及放射学、组织学、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术后3周股骨头坏死侧点压硬度及中部松质骨弹性模量相对对照侧分别下降29%和32.9%,此时仅MRI可见股骨头出现低密度坏死区,组织学主要表现为骨坏死。术后6、12周股骨头坏死侧点压硬度相对对照侧分别下降了45.5%和48.7%,中部松质骨弹性模量相对对照侧分别下降了34.1%和32.4%。6周时坏死侧X线可见股骨头内密度不均,组织学表现为坏死和修复反应并存,坏死区向软骨下骨区进展。12周时坏死侧X线可见股骨头负重区下出现局部骨密度减低区,组织学出现关节软骨面塌陷和关节间隙狭窄。结论生物力学是股骨头病程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病程进展中,特别是修复期力学性能的显著下降可能是后期塌陷的最直接原因。治疗股骨头坏死不仅应促进骨修复,更应提供病变区一个有利、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
张彦张长青于晓巍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弹性模量组织学放射学生物力学
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的治疗
目的:小结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的治疗经验.方法:自2008 年7 月至2011 年12 月共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16 例,其中男性14 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8.9 岁(4~12 岁),左侧7 例,右侧9 例.均由摔伤后...
鲍琨陈博昌邹剑张彦嵇伟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