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新

作品数:209 被引量:931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博士后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6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6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9篇缺血
  • 43篇脑缺血
  • 41篇心肌
  • 40篇细胞
  • 37篇硫化氢
  • 33篇氧化氮
  • 33篇一氧化氮
  • 30篇灶性
  • 29篇肺损伤
  • 28篇心肌缺血
  • 27篇线粒体
  • 26篇凋亡
  • 24篇缺血损伤
  • 23篇灶性脑缺血
  • 23篇氨基胍
  • 21篇局灶
  • 21篇局灶性
  • 20篇异丙酚
  • 20篇急性心肌缺血
  • 19篇局灶性脑缺血

机构

  • 161篇河北省医学科...
  • 46篇河北省疾病预...
  • 15篇河北医科大学
  • 12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河北省人民医...
  • 6篇河北科技大学
  • 6篇河北菲尼斯生...
  • 5篇河北省胸科医...
  • 4篇石家庄市第三...
  • 4篇石家庄市中医...
  • 3篇承德医学院
  • 3篇河北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承德医学院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河北省儿童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玉泉...

作者

  • 209篇张建新
  • 139篇李兰芳
  • 57篇李国风
  • 55篇解丽君
  • 52篇张勤增
  • 43篇郝娜
  • 36篇李立萍
  • 31篇张会欣
  • 28篇李永辉
  • 16篇刘芳
  • 11篇丁艳艳
  • 10篇尚涛
  • 10篇姜红
  • 9篇孙纪新
  • 9篇梁良
  • 7篇朱俊卿
  • 7篇王平
  • 7篇吴树勋
  • 6篇刘赤平
  • 6篇张萌

传媒

  • 40篇河北医药
  • 22篇中国药理学通...
  • 18篇中华麻醉学杂...
  • 9篇中国病理生理...
  • 9篇中国应用生理...
  • 7篇时珍国医国药
  • 6篇中国药理学与...
  • 4篇中成药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第七届海峡两...
  • 3篇中国药理学会...
  • 2篇解放军药学学...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3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12篇2011
  • 12篇2010
  • 19篇2009
  • 20篇2008
  • 26篇2007
  • 18篇2006
  • 14篇2005
  • 13篇2004
  • 4篇2003
  • 6篇2002
2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硫化氢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NaHS低剂量组、NaHS中剂量组和NaHS高剂量组。...
李国风李兰芳张勤增解丽君姜红李立萍郝娜王薇张建新
血管腔内、外给L-硝基精氨酸对电刺激所致肠系膜动脉灌注压的影响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比较血管腔内、外给硝基精氨酸对电刺激所致大鼠肠系膜动脉灌注压的影响。方法应用灌流离体血管方法,测定肠系膜动脉灌注压变化。结果电刺激引起大鼠肠系膜动脉灌注压明显升高,血管腔内、外给NO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均明显增强上述灌注压升高反应,此1998-01-08收稿,1998-03-20修回*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o394251作者简介:张建新,男,44岁,医学博士(日本),研究员,药理研究室副主任增强作用可被NO供体-L精氨酸阻断。血管腔内、外给L-NA不改变基础灌注压而且对外源性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也无明显影响。结论静脉注射NO合酶抑制剂不仅可直接作用于内皮,而且也可透过内皮、平滑肌作用于外周血管神经末梢,减少NO合成进而增强肾上腺素能神经刺激所致的收缩血管反应。
张建新李兰芳王素敏
关键词:硝基精氨酸肠系膜
硫化氢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LPS组、LPS+NaHS低剂量组、LPS+NaHS中剂量组、LPS+NaHS高低剂量组和LPS+PPG组。LPS组、LPS+NaHS低、中、高剂量组和LPS+PPG组舌下静脉注射LPS(5 mg.kg-1),空白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LPS+NaHS低、中、高剂量组和LPS+PPG组在注射LPS 3 h时腹腔分别注射低、中、高剂量的氢硫化钠(NaHS)或炔丙基甘氨酸(PPG),空白对照组和LPS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均在舌下静脉注射LPS或生理盐水6 h后处死,取肺组织。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Bcl-2和Bax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和9(Caspase-3、9)的蛋白表达。结果 LPS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肺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弱,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强,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或P<0.01)。与LPS组比较,LPS+NaHS中、高剂量组肺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LPS+NaHS高剂量组Bcl-2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强,LPS+NaHS中、高剂量组Bax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弱,LPS+NaHS低、中、高剂量组Bcl-2/Bax比值明显增加,LPS+NaHS高剂量组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或P<0.01)。与LPS组比较,LPS+PPG组肺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Bcl-2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弱,Bax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强,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或P<0.01)。结论 LPS诱导的ALI早期肺组织细胞凋亡增加,给予外源性H2S可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可能与通过下调Bax、Caspase-3、9蛋白表达和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王平张建新李兰芳蒋怡芳耿楠
关键词:硫化氢脂多糖细胞凋亡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BCL2
硫化氢抑制离体灌流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能否抑制离体灌流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细胞凋亡。方法应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大鼠心脏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结扎冠状动脉,心肌缺血4 h。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ham),缺血组(Ischemia)和硫氢化钠(NaHS)5、10、20μmol·L-1组。HE染色分析左心室心肌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aspase-3和Cyt-C的蛋白表达。结果离体心肌缺血4 h后,光镜下可见心肌较大范围局灶性病变,细胞呈凝固性或带状坏死;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组织中caspase-3和Cyt-C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经NaHS 2 h处理,NaHS组光镜下心肌细胞结构清晰,心肌病变的程度明显减轻,大鼠心肌组织Cyt-C蛋白表达明显低于Ischemia组;NaHS 10、20μmol·L-1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Ischemia组。结论 H2S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离体灌流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发挥一定保护作用。
谢英花马燕山张楠张建新
关键词:硫化氢急性心肌缺血心肌保护
参附注射液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7
1985年
大量研究工作和临床实践表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和缩小梗塞范围的重要前提是采取各种手段逆转早期心肌缺血过程,使缺血心肌不发生缺血性病变。静滴参附注射液(0.2ml/kg,由红参和附子组成,含红参总皂甙24.2mg/ml、附子总生物碱0.060mg/ml)可明显减轻麻醉开胸狗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后心外膜电图ST段的NST↑↓和∑ST↑↓,说明参附可减轻狗的急性心肌缺血程度,缩小心肌缺血范围。腹腔注射参附(3mg/kg,日二次,共二日),可明显缩小雌性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主干造成的心肌梗塞范围。以上结果可能是参附(参附汤或参附注射液)在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心衰或心源性休克有一定效果的机制之一。
吴树勋张建新杨纯
关键词:心肌缺血参附心肌梗塞范围心外膜电图注射液
NG-硝基-L-精氨酸和L-精氨酸对内毒素性肺损伤大鼠肺脏线粒体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fynthase,NOS)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NG-Nitro-L-Arginine,L-NA)和一氧化氮供体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脏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L-NA治疗组和L-NA+L-Arg治疗组、每组8只。L-Arg治疗组,采用舌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PS)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于大鼠急性肺损伤3h后给药治疗3h,断头放血处死,迅速取出大鼠肺脏,匀浆器混匀后,低温差速离心法提取肺脏组织线粒体,测定线粒体总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的活性,以及线粒体肿胀度、膜流动性和线粒体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在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后,肺脏组织中线粒体表现为肿胀、膜流动性降低,线粒体中的T-NOS和iNOS活性显著升高(P<0.01),而cNOS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线粒体总ATP酶、SOD、GSH-Px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线粒体MDA含量明显升高线粒体NO生成明显增加。急性肺损伤3h给予不同药治疗3h与急性肺损伤组比较,肺脏线粒体肿胀降低、膜流动性增强,总ATP酶、SOD、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MDA含量下降,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有所显著改变,NO生成量有所不同(P<0.05或<0.01)。结论 L-NA和L-Arg能够通过抑制肺线粒体中iNOS活性,增强eNOS活性,改变NO的产生,对抗内毒素脂多糖导致的氧化损伤,有效的保护肺组织。
张建新李兰芳尚涛
关键词:肺损伤线粒体L-精氨酸脂多糖
河北省城乡成年居民血脂异常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34
2008年
目的了解河北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通过问卷、体格测量的方法,调查分析河北20个区(县)4 200名成人血脂异常的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河北省成年居民总胆固醇(TC)为4.43 mmol/L、甘油三酯(TG)为1.58 mmol/L,均高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3.81、1.10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为1.30 mmol/L,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同,低密度脂蛋白(LDL-C)为2.52 mmol/L。该省成年居民总的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6.50%(标化率为43.29%)。其中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患病率分别为:14.68%、30.72%、12.01%、11.29%,标化率分别为:11.02%、26.19%、9.07%、12.51%。该省成年居民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χ2=77.71,P〈0.01),城市为52.38%,高于农村43.98%(χ2=11.7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组、文化程度、职业、吸烟、超重、向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血糖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OR值和95%CI分别为1.91,1.49-2.45;1.68,1.06-2.64;1.54,1.03-2.32;1.29,1.06-1.57;1.61,1.36-1.90;1.47,1.11-1.93;1.58,1.37-1.82;1.49,1.21-1.83)。结论河北省成人居民的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血脂异常以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为主,中老年人群是重点防治人群。
栗华张建新张中朝张敬一朱俊卿杨雪梅王玉
关键词:成年居民血脂异常
异丙酚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从氧化应激和线粒体介导的凋亡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系统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模型(I/R)组、异丙酚15、30、60μmol.L-1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分别平衡灌注20 min后,常温全心停灌25 min,再灌注30 min。Powerlab/8s仪记录各组平衡末、缺血前及再灌30 min时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并测定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检测心肌线粒体活力、膜肿胀度、锰超氧化物岐化酶(Mn-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9,8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异丙酚30、60μmol.L-1能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的心功能,减弱冠脉流出液中LDH、CK的活性(P<0.05);心肌线粒体活力有所恢复,膜肿胀度减轻,Mn-SOD活性升高,MDA生成明显减少(P<0.05),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caspase-3,9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异丙酚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线粒体的过氧化损伤,抑制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可能是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解丽君张建新李兰芳
关键词:异丙酚线粒体途径
提取分离肺脏线粒体的方法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摸索一种简便可行,用来提取肺脏线粒体的方法。方法利用不同分离介质,通过低温离心机在不同转速下分离出肺脏线粒体,用固定液固定,在电镜下观察。结果两种方法都能分离出肺脏线粒体,但以氯化钾溶液作为分离介质提取的肺脏线粒体有肿胀、自溶和破碎,而以STE液为分离介质的方法能够分离出完整的肺脏线粒体。结论以STE液为线粒体分离介质来提取肺脏线粒体的方法是一种简便可行的实用方法,可用来观察药物对急性肺损伤时线粒体影响的研究。
尚涛张建新李兰芳
关键词:电镜
氨基胍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和肺泡巨噬细胞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氨基胍(aminogunidine,AG)对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时程性变化的影响和对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的影响,探讨AG对肺损伤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试验一: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AG治疗组。模型组、AG治疗组静脉注射LPS(5mg·kg-1)复制内毒素性肺损伤模型。LPS3h和6h后腹腔注射AG(100mg·kg-1,AG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及LPS组)。原位杂交法(ISH)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肺组织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mRNA及蛋白水平;留取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BALF中的总磷脂(TPL)和总蛋白(TP)。试验二: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以LPS(终浓度10mg·L-1)损伤巨噬细胞,观察AG对肺泡巨噬细胞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肺损伤后SP-A mRNA及蛋白表达在LPS6h、9h后明显下降;BALF中TPL明显减少,TP增多。肺损伤3h用AG治疗3h后,SP-A mRNA阳性细胞表达及蛋白明显增强,BALF中TPL较LPS组相同时间点明显上升,TP降低,病理显示肺损伤减轻。体外实验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处理巨噬细胞后,细胞培养上清中NO、TNF-α、IL-6和LDH浓度明显增高,AG明显减少LPS所致的LDH和NO的释放,降低TNF-α和IL-6浓度。结论肺损伤后早期给予AG可通过增强肺表面活性物质表达减轻内毒素性肺损伤。AG可抑制LPS对巨噬细胞的作用。
李立萍张建新李兰芳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氨基胍肺泡巨噬细胞脂多糖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