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凯

作品数:11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烤烟
  • 4篇烟叶
  • 3篇油分
  • 2篇烟草
  • 2篇土壤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产量
  • 1篇烟草黑胫病
  • 1篇烟叶品质
  • 1篇烟叶生产
  • 1篇盐分
  • 1篇盐分离子
  • 1篇盐基离子
  • 1篇盐量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雨量
  • 1篇植烟土壤
  • 1篇日照时数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机构

  • 11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云南省烟草农...
  • 2篇云南省烟草公...
  • 1篇中国烟草总公...
  • 1篇塔里木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省烟草公...
  • 1篇湖北中烟工业...
  • 1篇四川省烟草公...
  • 1篇河南省烟草公...
  • 1篇湖北省烟草公...

作者

  • 11篇张凯
  • 3篇许自成
  • 2篇卢秀萍
  • 2篇杨铁钊
  • 2篇张小全
  • 2篇武云杰
  • 2篇解燕
  • 1篇李建华
  • 1篇马明
  • 1篇刘战东
  • 1篇李志刚
  • 1篇王高平
  • 1篇王兴鹏
  • 1篇邵惠芳
  • 1篇曹丽君
  • 1篇叶协锋
  • 1篇张松涛
  • 1篇殷全玉
  • 1篇朱金峰
  • 1篇闫庆

传媒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农技服务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1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曲靖烟区气候因素分析及其对烤烟油分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为明确曲靖烟区气候因素特点与烟叶油分的关系,以云南曲靖烟区9个植烟县(市、区)2 541份烤后烟叶样品为材料,并收集对应采样点的气候数据,分析了曲靖烟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烤烟油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国外优质烟区相比,曲靖烟区大田生育期日照时数相对较少,日平均温度偏低,生育前期降雨适中,生育后期降雨量典型偏多;根据光照、降雨量和热量分配上的差异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曲靖烟区的植烟气候分为3类;油分较多的烟叶对应的气候特征表现为生育期内日照时数相对较多,≥17℃的有效积温较高,生育前期日平均气温相对较低、降雨量相对较多,生育后期日平均温度相对较高、降雨量相对较少;回归分析表明,当烟草生育期内日照时数〉670 h,≥17℃的有效积温〉180℃,生育前期日平均气温在17.0~17.5℃、降雨量在122~140 mm,生育后期日平均气温在19.0~19.3℃、降雨量在520~590 mm时,有利于烟叶油分的形成。
谢利丽张凯卢秀萍解燕许自成
关键词:烤烟日照时数气温降雨量
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在烟叶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在众多场景(如物体识别,图像分类)取得了显著进展,近年来这项技术在烟叶生产中展现出广泛的应用空间与发展潜力。综述了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在烟叶生产上的应用现状,重点讨论了其在解决烟叶病害识别、烟叶采收调制、烟叶分级等问题方面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的算法及其在烟叶生产关键阶段的运用,并考虑这项技术在烟叶生产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为智能化烟叶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邢卓冉丁松爽张凯马明郭文龙刘旭东时向东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卷积神经网络烟草
曲靖烤烟油分与烟叶品质指标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以曲靖烟区2 541份烤烟样本为供试材料,研究了烤烟油分与烟叶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曲靖烟叶油分平均得分为5.7,变异系数为26.7%,达到"多"和"有"档次的烟叶比例为57.93%,"稍有"档次的烟叶比例为41.24%。烟叶油分与身份、色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烟叶颜色呈显著正相关,成熟度得分随烟叶油分的增加而增加,达最大值后又显著减小;随着烟叶油分的增多,含梗率显著降低,叶面密度显著增高;淀粉、总糖和烟碱含量逐渐增多,氯含量逐渐减少;香气质变好,香气量变大,杂气降低,刺激性减小,余味更加舒适。
谢利丽卢秀萍解燕张凯许自成
关键词:烤烟油分品质指标
耕作方式和生物炭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土壤氮碳的影响
2025年
为探讨旋耕和深松条件下生物炭施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碳氮的影响,探寻冬小麦最佳耕作方式和生物炭施用量组合,2021-2023年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旋耕和深松两种耕作方式,以及0、4.5和9 t·hm^(-2)三个生物炭施用水平,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间冬小麦产量和土壤碳氮的差异。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和生物炭施用量对麦田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总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全氮含量和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分别在2022和2023年均达到显著水平。在0~20 cm土层,与旋耕相比,深松下土壤总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分别提高13.9%和29.5%,同时深松对20~3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有促进作用,使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显著降低8.5%。与不施生物炭相比,施用生物炭对0~3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有促进作用,并减少0~5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使总碳和全氮含量增加22.4%和6.7%。在2022和2023年,深松下冬小麦产量较旋耕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5.8%和12.0%,其中SSB2处理产量均最高。综合分析表明,深松+9 t·hm^(-2)生物炭效果最好,是高产和提高土壤肥力的耕作与生物碳施用组合,可以应用推广。
陈海情张凯黄超王鹏飞孟晔安佳慧刘栩辰马守田王兴鹏刘战东
关键词:耕作方式冬小麦土壤碳土壤氮
许昌市烤烟产业集群建设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介绍了许昌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概况,概述了烤烟产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构成要素,提出了烤烟产业集群建设的整体规划和保障机制,为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背景下的产业集群发展和竞争力提高提供依据。
常建伟商慧文谢利丽李建华王龙飞张凯张慢慢
关键词:烤烟产业集群
烤烟烟叶油分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4年
介绍了油分的概念、档次、组成以及烤烟油分的分级标准;概述了烤烟油分与烟叶外观质量、理化特性以及烟气质量之间的关系;从烤烟品种、生态因素、栽培措施和烟叶烘烤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烤烟烟叶油分的因素。
谢利丽郭利朱金峰李志刚曹丽君张凯许自成
关键词:烤烟影响因素
四川会东植烟土壤盐分离子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采集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的103个植烟土壤样品,测定了0~20 cm土壤的盐分离子质量浓度,系统分析了不同海拔及茬口对植烟土壤盐分离子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样区植烟土壤均为非盐渍化土,含盐量为0.12~0.70 g·kg^(-1),平均含盐量为0.26 g·kg^(-1),为中等强度变异。土壤中各盐分离子与总含盐量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为HCO_(3)^(-)和K^(+)达显著性正相关(P<0.05),SO_4^(2-)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不同海拔植烟土壤中阴离子主要以HCO_(3)^(-)和SO_4^(2-)为主,其中SO_4^(2-)占比较大;阳离子则主要以K^(+)和Ca^(2+)为主。不同茬口种植方式下植烟土壤盐分离子的结果表明,通过前茬作物种植能有效降低植烟土壤中Cl^(-)的质量分数,增加HCO_(3)^(-)的占比频率,同时提升土壤中K^(+),Na^(+)和Ca^(2+)的质量分数。综合来看,本研究区域中植烟土壤未达盐渍化水平,但土壤中的SO_4^(2-)和HCO_(3)^(-)质量分数过高,可能会破坏植烟土壤中阴阳离子平衡,从而抑制烤烟生长,降低烟叶品质。因此,该地区在植烟土壤改良时应关注SO_4^(2-)和HCO_(3)^(-)质量分数的变化。
汪忠坪武秦漾张弘蒙吴勇钟钏卢剑邓家强叶协锋张凯王鹏
关键词:海拔植烟土壤含盐量盐基离子
烟草专业《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1年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烟草专业《微生物学》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是烟草学科与生命学科基础课程交叉产生的新课程,为思政教育与《微生物学》课程融合教学提供参考,介绍了烟草专业《微生物学》课程思政融合教学内容;从明确育人目标、挖掘思政教育素材,创新教学方法、保障教学效果,汇聚师资优势、提升育人能力方面提出了《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改革思路。
张松涛张凯邵惠芳殷全玉王富华
关键词:《微生物学》专业课教学改革
板栗果实生命表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研究了河南新县不同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下的板栗果实生命表 .结果表明 :蛀果蛾是影响板栗产量的主要害虫 ,蛀果象甲在山区老板栗园危害较重 。
王高平William M.Ciesla闫庆张凯
关键词:板栗生命表象甲空苞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42
2015年
烟草黑胫病是由烟草疫霉菌引起的土传性真菌病害。近几年来,该病的大面积发生与流行给我国烟草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威胁了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烟草黑胫病的发生过程、发病影响因素、综合防治方法与防治效果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生物防治是今后防治烟草黑胫病的重点发展方向,应加强烟草黑胫病致病机理及生物防治机制的研究,并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开展系统化的研究,着力探寻更为可行的综合防治方法以实现该病害的可防可控。
张凯谢利丽武云杰张小全杨铁钊
关键词:烟草黑胫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