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峰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外胆管癌的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附107例报告)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EHCC)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研究EHCC切除术后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107例EHCC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方式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选择对EHCC切除术后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临床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的预后分析。结果107例手术治疗的EHCC,根治性切除47例(其中单纯骨骼化切除7例,联合各类肝叶切除12例,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3例,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25例),姑息性切除12例,内或外引流术45例,探查性手术3例。EHCC总体生存率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2%、30.0%和13.1%。其中根治性切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4%、44.7%和22.7%;姑息性切除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5%、27.3%和9.1%,无5年存活者。引流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2.1%、17.2%和8.6%,无4年存活者。根治性切除组、姑息性切除组、内或外引流组及非手术组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χ2=15.67,P<0.001)。肿瘤的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脏浸润、胰腺浸润、切缘癌残留、手术切除方式7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切除是提高EHCC远期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骨骼化切除联合肝叶切除和(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是提高远期疗效的重点。淋巴结转移、切缘癌残留是EHCC切除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 王作仁秦兴雷石磊张云峰马玮
- 关键词:胆管肿瘤预后预后分析肝外胆管癌COX比例风险模型远期生存率根治性切除
-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肝豆状核变性中的治疗地位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中的地位及适应证。方法 对在我院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 5例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人的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其进行随访调查 ,评价该手术的效果。结果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于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病人的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效果明显 ,有利于恢复驱铜药物治疗。结论 肝功能尚在代偿期的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人 ,若肝硬化合并有门静脉高压症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或脾功能亢进致三系细胞低 ,进而影响药物驱铜治疗时 ,可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以改善症状。
- 王作仁牛新捷耿智敏仵正张云峰吴胜利
- 关键词: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肝豆状核变性脾功能亢进HLD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