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5篇疗效观察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2篇综合疗法
  • 2篇卒中后
  • 2篇疗法
  • 2篇脑卒中后
  • 2篇康复
  • 2篇超短波
  • 1篇电针
  • 1篇电针治疗
  • 1篇腰肌
  • 1篇腰肌筋膜炎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病
  • 1篇腰椎间盘病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源性

机构

  • 7篇济南军区青岛...

作者

  • 7篇张丽华
  • 2篇赵连成
  • 1篇张基伟

传媒

  • 7篇中国疗养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和针刺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方法共选取5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吞咽训练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和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吞咽训练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2个疗程治疗后,发现其洼田饮水试验评级结果均较治疗前好转,并且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和针刺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张丽华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针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手法加电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手法加电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方法共选取5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手法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电针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2个疗程治疗后,发现其VAS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好转,并且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临床疗效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加电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是临床上比较确切的治疗方法。
张丽华
关键词:手法电针颈源性头痛
超短波加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超短波加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疗效。方法共选取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超短波基础上采用DRX9000型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超短波加ITO-TRAC TR-200电脑控制牵引仪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两个疗程治疗后,发现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结果均较治疗前好转,并且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临床疗效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超短波加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疗效比较显著,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病情,促其腰部功能恢复。
赵连成张丽华
关键词:超短波腰椎间盘突出
综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手指点穴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共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常规组仅给予以Bobath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的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综合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采用手指点穴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FMA、MBI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6周疗程治疗后,发现其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并且以综合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指点穴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显著,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病情,促其上肢功能恢复。
张丽华
关键词:上肢康复机器人脑卒中上肢功能
两种方法治疗腰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腰肌筋膜炎是由于外伤、劳累及受寒等致病因子侵犯腰部的纤维组织使之产生损伤及无菌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腰部弥漫性钝痛,以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本研究采用超短波、拔罐疗法治疗腰肌筋膜炎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张丽华
关键词:腰肌筋膜炎超短波拔罐
氦氖激光配合加压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2013年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疾病,多见于从事持久体力劳动或站立工作的人员。欧洲和美国的统计资料显示,静脉曲张在人群中的发生率接近1/3,而严重的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所导致的皮肤营养障碍和静脉性溃疡的发生率可达到2%~5%[1]。主要表现为下肢表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产生患肢酸胀、乏力、沉重等症状,严重者常伴有小腿溃疡或浅静脉炎等并发症。在下肢尤其在小腿,浅静脉隆起,扩张弯曲,甚至卷曲成团;久站后出现足部浮肿;晚期,小腿和踝部皮肤常有褐色色素沉着和湿疹,
张丽华张基伟
关键词:氦氖激光下肢静脉曲张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减重步行训练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1医院2012-02—2013-02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减重步行训练,将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别采用Fugl-Meyer量表(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AC步行功能评分、MB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减重步行训练,可显著提高步行能力、增强下肢运动功能,并全面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对患者预后的改善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张丽华赵连成
关键词:卒中偏瘫康复减重步行训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