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导板引导下经皮逆行耻骨上支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老年脆性骨盆骨折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引导下经皮逆行耻骨上支螺钉内固定治疗FFPⅡ型老年脆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采用个体化设计3D打印导板引导下行经皮逆行耻骨上支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0例FFPⅡ型老年脆性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69.0±5.3)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分,采用Majeed功能评分标准进行骨盆功能评价。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1.4±4.3)min,术中失血量(3.7±1.6)mL。术中透视(2.5±1.1)次。入院时VAS评分平均(7.2±1.4)分,术后第1 d改善为(5.1±1.8)分。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4.7±5.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2.1±1.3)周。末次随访Majeed评分78~90分,平均(89.0±5.1)分,其中优18例,良2例,优良率100%。均未出现围术期并发症,随访期间无螺钉松动、断裂。结论基于三维CT个体化数据设计的3D打印导板操作简单,导向精准,在其引导下行经皮逆行耻骨上支螺钉内固定治疗FFPⅡ型老年脆性骨盆骨折创伤小,手术安全性高,可早期缓解疼痛,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廖雄邓俭良尤迪
- 关键词:骨盆骨折
- P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评价P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22例RLDH患者,均采用PLIF再手术治疗,2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41个月(平均25个月)。对术前、术后分别进行JOA评分系统及改良Mcnab评分法评定治疗结果,根据X线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根据JOA评分,优17例,良5例,平均JOA评分改善率91.7%;改良Mcnab评分法评价,优14例、良8例;椎间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PLIF治疗RLDH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陈小明曹奇杨铁军陈亮元唐国军廖雄颜学亮
- 关键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PLIF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椎管内神经鞘瘤延误诊断1例报道被引量:8
- 2010年
- 神经鞘瘤是柞管内常见的神经源性肿瘤,以脊柱中颈段、胸段多见。患者通常发病缓慢。病程较长.首发症状常表现为沿神经根分布区的放射痛。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神经鞘瘤患者并不多见,文献报道更少。我院收治1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椎管内神经鞘瘤延误诊断患者1例.
- 廖雄曹奇杨铁军陈亮元唐国军陈小明
- 关键词:椎管内神经鞘瘤首发症状腹痛神经源性肿瘤常发病放射痛
- PHILOS板联合异体腓骨内支撑治疗内侧柱支撑缺失的肱骨近端骨折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PHILOS板联合异体腓骨内支撑治疗内侧柱支撑缺失的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4例单侧内侧柱支撑缺失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PHILOS板内固定联合异体腓骨内支撑治疗。记录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51.6±4.3)min。术后复查X线及CT示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器及异体腓骨位置良好。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异体腓骨排异反应。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7±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5周,平均(12.1±2.3)周。无肱骨头内翻塌陷及坏死,亦未出现内固定失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平均(1.1±0.6)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75.1±5.0)分,其中优20例,良4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PHILOS板联合异体腓骨内支撑治疗内侧柱支撑缺失的肱骨近端骨折,术中复位快,能重建并维持稳定的内侧柱支撑,减少肱骨头内翻塌陷、坏死及内固定失效的风险,术后疗效满意。
- 廖雄邓俭良尤迪
- 关键词:肱骨骨折
- 一种经皮安装的辅助跟骨骨折微创手术的轴向撑开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皮安装的辅助跟骨骨折微创手术的轴向撑开系统,包括牵引针和两组撑开组件,任一撑开组件包括固定撑杆、连接杆、活动撑杆和转动手柄,固定撑杆的一端设置有可套接牵引针的固定撑杆孔,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固接,活动撑...
- 廖雄
- 一期PVCR技术治疗胸腰段陈旧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总结分析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术(PVCR)治疗胸腰段陈旧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研究2004—2009年收治的胸腰段陈旧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患者12例,年龄37~56岁,平均42.4岁;后凸Cobb角59°~95°,平均62.9°;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者5例,其中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2例;12例均伴有较重的胸腰背部疼痛。手术方式均为一期PVCR,手术前、后分别测量脊柱后凸Cobb角及进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后随访8~37个月,平均25.3个月。结果无围术期死亡发生,手术时间3.5~9.0 h,平均5.5 h;术中出血量720~5 320 mL,平均2 410 mL;术后随访脊柱后凸Cobb角-1°~32°,平均8.9°,平均矫正度数为54°,平均矫正率为85.9%。术后有神经功能障碍者1例,Frankel分级D级,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为80%(4/5)。均未出现神经并发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7%(2/12),包括脑脊液漏1例和表层伤口感染1例。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为8.3%(1/12),表现为内固定植入物松动,其余患者X射线片可见原截骨平面均已发生骨性融合,胸腰背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一期PVCR是一种治疗胸腰段陈旧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但技术要求高,谨慎使用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廖雄曹奇汤敬武何志勇杨立军曾驰李远红王毅鹏张少锋
- 关键词:脊柱后凸结核全脊椎截骨
- 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段结核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PVCR)治疗胸腰段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9月,12例胸腰段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患者接受手术,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42.4岁。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之后每隔1年分别测量脊柱后凸Cobb角,并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5h,术中出血平均2410ml;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发生。平均随访25.3个月,术前、术后测得后凸Cobb角分别为49.9°±12.5°、18.3°±3.4°,平均矫正31.7°±10.9°,矫正率为62.8%±5.8%。术前合并神经功能障碍5例,FrankelC级3例、D级2例,术后FrankelD级1例,神经功能改善率80%。围手术期发生脑脊液漏和切口感染各1例,发生率为16.7%;随访期发现内固定物松动1例,发生率为8.3%。术前VAS评分平均7.8分,术后平均2.9分,改善率62.3%。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神经损伤并发症,植骨节段全部骨性融合。结论一期PVCR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胸腰段结核病灶清除、矫正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
- 曹奇廖雄杨铁军唐国军陈亮元陈小明唐晓军
- 关键词:脊柱结核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术
- 一期病灶清除经椎弓根截骨内固定治疗腰骶段陈旧结核伴后凸畸形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经椎弓根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内固定治疗腰骶段陈旧结核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10年6月我院采取一期病灶清除、PSO技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及髂骨钉内固定治疗14例腰骶段陈旧结核伴后凸畸形患者,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45.2岁。术前及术后分别测量脊柱腰椎前凸角、腰骶角、后凸Cobb角及躯干矢状偏移距离,并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定,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4h,术中出血平均2045ml。随访6个月~3年,平均23.4个月。术前腰椎前凸角、腰骶角、后凸Cobb角及躯干矢状面偏移距离分别为17.0°±8.4°、10.0°±6.1°、11.0°±4.7°、5.3±0.5cm,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8.0°±7.9°、25.0°±7.6°、4.1°±3.5°、-3.2±0.8cm,矫正率分别为(52.0±4.2)%、(61.3±5.7)%、(68.3±3.6)%、(58.0±1.4)%。术前合并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 C及D级各2例,末次随访时1例C级恢复到D级,其余均恢复至E级。术前VAS评分平均8.75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52分,疼痛改善率71.2%。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死亡或神经损伤并发症,2例窦道形成、1例血肿形成,对症治疗后愈合;平均7.3个月植骨节段骨性融合。结论:一期病灶清除PSO内固定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清除脊柱结核病灶,并同期完成后凸畸形矫正,可重建腰骶段稳定、恢复躯体矢状面平衡。
- 曹奇唐晓军唐国军陈亮元廖雄杨铁军陈小明颜学亮
- 关键词:腰骶椎结核经椎弓根截骨
- 一种跟骨载距突螺钉加压导向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跟骨载距突螺钉加压导向器,包括固定杆、导向杆、导向套管、活动杆、固定导向套筒、活动导向套筒和用于驱动活动杆向固定杆位移的加压组件,导向杆和固定导向套筒分别固接在固定杆的两端,导向套管和活动导向套筒分别...
- 廖雄
- 一种跟距轴向撑开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跟距轴向撑开器,包括牵引针和两组撑开组件,任一撑开组件包括固定撑杆、连接杆、滑动撑杆和转动手柄,固定撑杆的一端设置有可套接牵引针的固定撑杆孔,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固接,滑动撑杆的一端设置有可套接牵引针...
- 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