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林

作品数:230 被引量:205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84篇会议论文
  • 48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1篇理学
  • 64篇电气工程
  • 24篇化学工程
  • 11篇文化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9篇电池
  • 72篇催化
  • 55篇燃料电池
  • 46篇催化剂
  • 27篇电极
  • 26篇电解质
  • 26篇离子
  • 25篇纳米
  • 24篇电催化
  • 23篇聚合物电解
  • 23篇聚合物电解质
  • 21篇电化学
  • 21篇金属
  • 18篇氧还原
  • 17篇电解
  • 17篇阳极
  • 15篇碱性聚合物电...
  • 12篇分子
  • 9篇直接甲醇
  • 9篇直接甲醇燃料...

机构

  • 230篇武汉大学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南大学
  • 2篇深圳市海盈科...
  • 1篇华侨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商洛学院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新奥科技发展...

作者

  • 230篇庄林
  • 116篇陆君涛
  • 45篇肖丽
  • 18篇潘婧
  • 13篇卢善富
  • 12篇肖丽
  • 9篇黄爱宾
  • 6篇彭伟
  • 5篇刘佩芳
  • 5篇孙玉宝
  • 5篇杨涛
  • 5篇陈晨
  • 4篇夏朝阳
  • 4篇艾新平
  • 4篇汪洋
  • 4篇肖超渤
  • 4篇杨汉西
  • 3篇洪昕林
  • 3篇王强
  • 3篇任晓迪

传媒

  • 41篇电化学
  • 29篇物理化学学报
  • 12篇中国化学会第...
  • 7篇第十四次全国...
  • 3篇大学化学
  • 3篇Chines...
  • 3篇2009年第...
  • 3篇第十三次全国...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化学世界
  • 2篇电池
  • 2篇第十一次全国...
  • 2篇第十届全国电...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电源技术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9篇2024
  • 9篇2023
  • 7篇2022
  • 7篇2021
  • 10篇2020
  • 28篇2019
  • 7篇2018
  • 18篇2017
  • 10篇2016
  • 16篇2015
  • 6篇2014
  • 20篇2013
  • 5篇2012
  • 11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1篇2007
  • 4篇2006
2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性聚苯乙烯在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谢宇彭燕秋肖丽王功伟陆君涛庄林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CaVO_3的制备及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性能被引量:3
2015年
以五氧化二钒、硝酸钙、柠檬酸和草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CaVO_3的前驱体,在氩气保护下1 000℃煅烧2 h,成功制备出目标产物CaVO_3.对前驱体和目标产物分别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热重(TG)分析、X射线衍射(XRD)和电导率等表征.在1 mol·L^(-1)的KOH电解质溶液中测试了样品的氧还原反应(ORR)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修饰电极上(ORR)的电子转移数是1.5-1.7,发生的是2电子还原.
陈凤英肖丽杨翠霞庄林
关键词:钙钛矿溶胶-凝胶法氧还原
电镀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被引量:2
2017年
LiCoO_2和LiMn_2O_4是常用的商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1,这类材料由高温烧结工艺制备,然后与导电剂、粘接剂配成浆料,涂膜制成极片,最后与负极极片装配成电池^2。这类制备化学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经形成了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的标准工艺。
庄林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镀制备化学电池正极
嵌锂碳材料中的Curie自旋与Pauli自旋
锂嵌入碳起初只是物理学家的实验室珍品,现已发展成锂离子二次电池这一迄今最高比能量的化学电源新体系的关键材料。为了揭示锂嵌碳的机理,人们采用了各种技术进行研究;然而,碳材料及其嵌锂容量之间的构效关系仍未被透彻认识。ESR ...
杜振明庄林陆君涛
关键词:碳材料CURIEPAULI
文献传递
水分解析氢p-Cu2O光阴极研究
光电催化水分解是实现'人工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选择合适的半导体材料作为吸光剂组装成光电化学电池(PEC cells),可分别在阴阳两极析出H2和O2,达到将太阳能转化为便于储存的化学能的目的.
任欢陈雪皎庄林陆君涛
作为燃料电池催化剂载体的介孔碳的合成及表征
介孔材料是一种同时具有高比表面和大孔径的特殊材料,在吸脱附、催化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介孔碳材料则不单具有普通介孔材料的优点,同时还具有电子导电性,因此可用作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科和燃料电池的催化剂载体。1999年R...
孙玉宝王得丽洪昕林庄林陆君涛刘佩芳
关键词:燃料电池催化剂介孔碳比电容电化学电容
文献传递
Pt-Zn金属间化合物的可控合成及其在碱性体系氢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氢氧燃料电池为一类重要的燃料电池,具备比能量密度高、反应物氢气易得及产物清洁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酸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发展最迅速的一类氢氧燃料电池,但其强酸性工作环境导致电池的阴、阳两极必须使用价...
高泽宇王功伟肖丽陆君涛庄林Haiyan Wang
电催化协同效应的直接观测
在涉及多组分催化剂的异相催化过程中,催化剂各组分问存在协同效应是一种常见现象。例如对CO 的电化学氧化,某些二元Pt基催化剂(如Pt-Ru)的性能明显优于Pt催化剂,其机理被广泛解释为Pt表面与Ru表面存在电催化协同,即...
庄林金婧Héctor D. Abrua
关键词:STM
文献传递
“性质-活性关系”对催化剂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2012年
"结构-活性关系(SAR)"被普遍看作是催化剂研究的核心问题,但本文强调"性质-活性关系(PAR)"对催化剂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此处"性质"指反映催化剂与反应物或中间物相互作用行为的一个参数(例如对中间物的吸附能)或参数组,它是催化剂结构与活性之间的桥梁.因性质与活性之间的联系较结构与活性之间的联系更直接,PAR应比SAR较简单和易得,故PAR更具可行性.一旦通过建立PAR而确定了催化剂的关键性质,就可进而探索此关键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即"结构-性质关系(SPR)".作者通过举例说明,PAR与SPR相结合不仅相当于SAR,而且比单独的SAR更能深入理解催化剂本质,并提供更多信息.
陆君涛肖丽王得丽孙玉宝索艳格庄林
关键词:氧还原甲醇氧化甲酸氧化
Ag表面反应性调控及其氧还原电催化应用
Ag是碱性介质中氧还原反应(ORR)最好的非Pt催化剂.不过Ag的催化活性与Pt 相比仍然较低,如何进一步提高Ag的催化活性对发展基于碱性体系的电化学能量转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与过渡金属不同,Ag的d能带是全满的,因此很...
杨翠霞黄冰肖丽陆君涛庄林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