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琴
- 作品数:100 被引量:54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固相微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接口及其分析性能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本文设计了集热解析和进样功能为一体的固相微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MEICPMS)联用的接口单元。利用I2在常温下连续稳定升华的物理特性,进行联用系统的气路调节的最佳化。以四乙基铅溶液为例探讨了SPMEICPMS接口的分析性能。采用峰面积的数据采集方式,获得了较好的重现性以及线性范围,其检出限为0.009ng/mL。
- 李爱荣李明帅琴胡圣虹
- 关键词:接口固相微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四乙基铅
- 蜂蛹中有效活性成份的提取与分析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测定被引量:19
- 2000年
- 本文通过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采用甲醇冷浸 -碱液浸取的联合提取方法进行了蜂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 ,详细探讨了不同提取条件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并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测定 ,证实蜂蛹中含有活性成份黄酮类化合物 ,含量为每 1 0 0克 3 0~ 4 0mg。
- 胡圣虹帅琴邵旭平眭蔚
- 关键词:蜂蛹黄酮类化合物分光光度法
- 钙基纳米复合材料吸附富硒石煤燃煤烟气中硒的研究
- 硒是环境中的一种稀有分散元素,在环境中的含量极低,在地表的分布极不均匀,在自然界常以类质同象存在于硫化物矿物中,难以形成独立矿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最早发现(1966年)的第一个高硒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富...
- 黄瑞成徐生瑞严森帅琴鲍征宇
- 关键词:硒矿床
- 微珠析相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铬
- 铬(Ⅵ)由于其氧化性和对皮肤的高渗透性,毒害很大,被确认为致癌物质.铬(Ⅵ)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较多出现在工业废水中,对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有明显的危害.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铬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
- 柴辛娜卢爱民刘先国帅琴
- 关键词:铬致癌物质环境污染析相微萃取
- 文献传递
- 富硒石煤燃烧过程中脱硒产物的表征分析
- 本文分别采用XRD、FTIR、SEM表征手段对富硒石煤燃烧烟气中钙基纳米氧化锌吸附硒的产物进行分析,以确定产物中硒的存在形式,进而揭示钙基纳米氧化锌的吸附机理。
- 徐生瑞帅琴田欢柴辛娜严森鲍征宇
- 关键词:燃烧过程
- 文献传递
- L-半胱氨酸预还原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煤中的砷
- 砷是当前自然环境中使人致癌的最普遍、危害性最大的物质之一。煤燃烧、垃圾焚烧和金属冶炼等都会产生含砷废气污染环境,其中煤燃烧是大气中砷的主要来源。煤中砷在燃烧过程中会挥发进入大气,在环境中容易形成剧毒氧化物 AsO(砒霜)...
- 张江义王肖戈孙文帅琴汤志勇
- 文献传递
- 预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下水中超痕量稀土元素及钪、钇被引量:12
- 2002年
- 以P50 7萃淋树脂为固定相 ,HCl EDTA为流动相 ,建立了地下水中超痕量稀土元素及钪、钇的ICP MS测定的新方法。详细探讨了稀土元素 (REEs)、Sc、Y与基体元素的分离、EDTA小体积洗脱的实验条件及ICP MS工作参数。在pH 2 .6时上柱 ,大部分Ca、Mg ,基体可不经淋洗而直接与REEs分离 ;以 10 0mmol的EDTA洗脱 ,5mL淋洗体积REEs、Y、Sc回收率为 96 %~ 98.5 %。详细考察了La、Ce、Pr的氧化物离子及氢氧化物离子的干扰及校正方法。分析方法的检测限为 0 .7~ 10 .1ng L ,加标回收率为 95 %~ 99%。用于实际地下水及人工模拟水样的分析 ,结果令人满意。
- 艾军胡圣虹帅琴余琼卫
- 关键词:预富集地下水钪钇稀土元素
- 流动注射技术在硅酸盐系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本文就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在硅酸盐系统分析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和探讨。充分利用流动注射分析(FIA)的特点——试样注入、受控分散、不要求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发挥其准确、快速、精密度高的巨大优势,进行硅酸盐快速系统分析,并...
- 帅琴
- 关键词:流动注射分析硅酸盐FIA
- 文献传递
- 硅酸盐岩石中铝的流动注射分析被引量:6
- 1990年
- 本文以铬天青S作显色剂,对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硅酸盐岩石中的铝作了详细的研究。它较已报导的流动注射分析测定铝的方法有更好的线性范围(0~10ppmAl)和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45%),测定速度达到200样/小时。将该方法用于测定地矿部一级岩石标准参考样品中的铝,分析结果与标准参考值相吻合。
- 帅琴林守麟
- 关键词:硅酸盐岩石铝流动注射分析
- 诺氟沙星-Tb^(3+)-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采用诺氟沙星-Tb3+体系,在pH 9.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利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能增强诺氟沙星的特征荧光的特性,建立了BSA的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当诺氟沙星浓度/[Tb3+]在1/8~1/12范围内时,BSA的加入量与体系的荧光增强(ΔF)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25μg/mL,相关系数r=0.998。并初步探讨了BSA的存在对诺氟沙星-Tb3+体系荧光增强的作用机理。
- 王家恒胡忠阳张江义帅琴赵中一
- 关键词:诺氟沙星铽BSA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