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龙洙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顺天堂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出血热
  • 8篇肾综合征
  • 8篇肾综合征出血...
  • 8篇综合征
  • 8篇综合征出血热
  • 8篇抗体
  • 7篇病毒
  • 6篇单克隆
  • 6篇克隆
  • 6篇出血热病毒
  • 5篇单克隆抗体
  • 5篇肾病
  • 5篇肾综合征出血...
  • 4篇肾病综合征
  • 2篇调节基因
  • 2篇血清
  • 2篇血栓
  • 2篇血栓素
  • 2篇鼠血清
  • 2篇特异

机构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顺天堂大学

作者

  • 13篇崔龙洙
  • 9篇杨为松
  • 8篇徐海峰
  • 4篇米力
  • 4篇白雪帆
  • 2篇朱德生
  • 2篇连建奇
  • 2篇刘原
  • 1篇尚高峰
  • 1篇梁喆

传媒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科协第五...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5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黄色葡萄球菌调节基因mgrA高表达对苯唑西林耐性的影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目前已成为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并遍布全世界。MRSA不仅对所有β-内酰胺类具有耐药性...
连建奇崔龙洙平松启一
关键词:传染病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文献传递
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大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1994年
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大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徐海峰,杨为松,梁 ,米力,崔龙洙,李海凤(唐都医院出血热研究室,人单克隆抗体研究室)关键词肾综合证出血热病毒;大鼠;单克隆抗体中图法分类号R512.6大鼠B淋巴细胞杂交瘤具有单克隆抗体(McAb)产...
徐海峰杨为松米力崔龙洙李海凤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不同诱导剂体内快速诱生大鼠腹水和增加McAb产量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作者采用诱导剂和杂交瘤细胞同步生产单克隆抗体(McAb)腹水法,研究比较了不同成分诱导剂生产McAb腹水的效果.结果表明以液体石蜡与不完全佐剂的等量混合剂(LPIFA)诱导McAb腹水产生的效果优于以不完全佐剂(IFA)或降植烷(pristane)为诱导剂生产腹水的效果.LPIFA法是IFA或降植烷法腹水产量的1.4~2.2倍、McAb产量的1.6~2.5倍;每鼠平均诱生腹水约57~76ml,其中单只最高一次达110ml.并且应用LPIFA同步转种杂交瘤细胞生产腹水法有省时、省工的优点.
徐海峰杨为松崔龙洙尚高峰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腹水诱导剂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大鼠单克隆抗体亲和力及抗原结合位点测定
1995年
应用非竞争ELISA和ELISA相加试验对8株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大鼠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了抗体亲和力和抗原结合位点的测定。结果提示这些McAb至少可识别HFRSV核壳蛋白(NP)上6种不同抗原决定簇,并且表明NP上可能存在HFRSV组、亚组、型或亚型抗原决定簇。McAb亲和常数测定的高低排序结果为KF12>DE11>X10>CH10>IG4。
徐海峰杨为松崔龙洙梁喆白雪帆米力刘原
关键词:出血热病毒肾病综合症抗原位点
三种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特异性抗体的研究
1995年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传染源除黑线姬鼠、褐家鼠、欧洲棕背外,能作为家鼠型或实验动物型HFRS传染源的动物,还有实验大白鼠。近十年来世界各地相继暴发了由实验大鼠引起的HFRS流行,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迫切需要一些快速、简便、敏感、特异的检测手段以用于野生及实验动物的HFRS病毒流行病学监测及检疫,以预防野鼠型、家鼠型及实验室型HFRS的发生。虽然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一直是主要可靠的血清学诊断手段,但由于需用昂贵的仪器,并且判定结果有一定的主观性,降低了它的应用价值。我们建立了三种检测实验大鼠体内HFRS病毒抗体的ELISA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敏感性。 (一)取代试验:1.用相应包被液或稀释液代替反应系统中一种或二种成分,结果均为阴性(见表1)。2.以JEV抗原和抗体,HSV抗原和抗体分别取代HFRS病毒抗原和A35McAb、Mark-1 McAb及免抗HFRS病毒免疫血清r-G。以酶标免抗人IgG取代酶标Mark-l,酶标H7 McAb和PAP复合物,羊抗人IgG取代桥抗免抗大鼠血清,结果均为阴性(见表2)。
徐海峰崔龙洙白雪帆杨为松朱德生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热病毒特异性抗体
肾综合征出血热免疫发病机理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1994年
国内外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RFS)的发病机理进行了不少研究,曾先后提出过病毒直接作用学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学说、丘脑下部间脑炎学说及神经体液学说等,然而,上述学说均不能圆满解释本病复杂的发病过程。随着临床免疫学的深入发展,近10余年国内外很多学者开展了对本病免疫发病机理的研究。相当多的研究资料表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感染机体是本病发生的始动因素,而主要环节则是免疫发病过程。
崔龙洙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免疫病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调节基因mgrA高表达对苯唑西林耐药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调节基因mgr高表达对苯唑西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用PCR方法从金黄色葡萄球菌N315的染色体中扩增包括mgrA基因的片段(717 bp),克隆到温敏穿梭载体pYT3的BamHⅠ位点,将所构建的载体pYT641电转化导入受体,同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mgrA基因,观察高表达株N315(pYT641)和基因敲除株N315Δ641对苯唑西林耐药性的变化程度;利用高压液相技术分析mgrA基因高表达和基因敲除对细菌细胞壁交联度的影响,RNA印迹杂交进一步分析mgrA基因对细菌耐药相关基因和细菌毒力调节基因、细菌毒力基因的影响。结果高表达株N315(pYT641)mgr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表明高表达株N315(pTY641)对苯唑西林的敏感性比受体菌N315降低了16倍,MIC从8 mg/L增加到128mg/L,而基因敲除株N315△641的敏感性比受体菌N315增加了2倍;细菌细胞壁成分分析表明基因敲除株的细菌细胞壁交联度明显降低,提示mgrA基因可能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RNA印迹分析表明mgrA基因不仅可使sigB和agrA基因高表达,而且影响细菌毒力基因spa和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pbp4、fmtB的表达。结论mgrA可能是除agrA、sarA、sigB外一个新的影响细菌耐药水平的调节基因。
连建奇崔龙洙平松启一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鼠单克隆抗体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保护作用观察
1993年
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陈株(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Virus,HFRSV Strain Chen)感染乳鼠,检测11株大鼠单克隆抗体(McAb)对感染乳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其中4株McAb被动使用后对感染乳鼠有较高的保护作用。McAb保护力的大小与使用抗体中和活性有无、使用时间的早晚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发现多种McAb混合使用保护效果优于单一运用的保护作用。本文亦分析了McAb在活体内的保护作用与其它抗病毒保护机制的关系。
徐海峰杨为松崔龙洙梁濬米力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
流行性出血热各期磷脂酶A_2、血栓素B_2与6-酮前列腺素F_(1α)的变化被引量:1
1995年
用微量酸滴定法和放免分析法分别对4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各期血清中磷脂酶A_2(PLA_2)活性和血浆中血栓素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水平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显示:本病各期PLA_2和TXB_2明显升高,而6-keto-PGF_1α明显下降,上述变化程度与病情高度平行,本病危重型和病的极期变化最明显,并与血小板数量下降和肾功损害相关。初步探讨了PLA与TXB_2-6-keto-PGF_1α平衡间的关系及各自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的病理生理意义。
崔龙洙杨风仪叶爵祥杨为松
关键词:磷脂酶A2前列腺素F类流行病学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磷脂酶A_2与血浆TXB_2,6-酮-PGF_(1α)变化的探讨被引量:1
1992年
为研究花生四烯酸代谢及其变化在流行性出血热(EHF)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我们动态观察了43例EHF患者101份血标本中磷脂酶A_2 (PLA_2),TXB_2和6-酮-PGF_(1α)的水平。
崔龙洙杨风仪叶爵祥杨为松
关键词:血栓素流行性出血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