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娜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钉螺密度与繁殖率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通过定量研究影响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种群动力学与繁殖的内在(种群密度负反馈)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从而探索钉螺种群控制阀值以指导控制钉螺。方法在四川省蒲江县大塘镇选择一无螺环境放置14个钉螺框,2次随机抽取100个有螺环境,分别采集2 820和2 826只钉螺,按不同密度组2、4、6、8、10、20、40、80、100、150、200、400、800和1 000只/框放入钉螺,低密度组(≤40只)中保证雌雄比例1∶1,高密度组(≥80只)随机放入不同数量的钉螺。实验分2次。实验结束后分别将2次实验的14框钉螺全部拣出,观察新螺繁殖率,记录新老螺死亡率。结果第1次实验低密度组新螺繁殖率平均值为80.07%,新螺死亡率平均值为16.86%,老螺死亡率平均值为2.73%;高密度组新螺繁殖率平均值为37.06%,新螺死亡率平均值为19.83%,老螺死亡率平均值为35.51%。第2次实验低密度组新螺繁殖率平均值为80.40%,新螺死亡率平均值为4.65%,老螺死亡率平均值为11.46%;高密度组新螺繁殖率平均值为22.81%,新螺死亡率平均值为4.77%,老螺死亡率平均值为68.06%。高低密度组之间新螺繁殖率、新螺死亡率、老螺死亡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研究证明,种群密度影响钉螺繁殖率,种群密度越低,则繁殖率越高,反之亦然。
- 徐惠蓉伍建军郑树明侯明陶伟周宗勇张辉林路英何建川陈进蒙先洪叶红陈陵崔丽娜钟波
- 关键词:繁殖率
- 四川省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研究
- 钟波吴子松张奕陈琳蒙先洪李莉毛勇杨长虹杨羽梁松辜学广邱东川许发森钱晓红徐亮叶红崔丽娜刘阳陆定张旭东等
- ① 课题来源与背景:为执行国务院全国综合治理血吸虫病规划,解决血吸虫病防制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自立课题开展研究。②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调查、掌握了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分布、不同类型、不同防制阶段流行、变动的规律、特点,为制订...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吸虫病流行病学防制措施
- 逸蚴法检查邛海周边环境钉螺感染情况的报告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观察四川山区钉螺的感染和逸蚴情况。方法用逸蚴法检查钉螺 ,观察钉螺逸蚴的时间、数量和尾蚴的存活时间 ;用压碎法计数部分感染性钉螺体内的尾蚴数 ;用压碎法抽查部分逸蚴法阴性的钉螺。结果逸蚴法共检查 1 0 0 2 1只钉螺 ,检出感染性钉螺 1 2 1只 ,感染性钉螺在入水后 4~ 6h为逸蚴高峰 ,室温存活 2 4 h的尾蚴运动活跃 ,感染性钉螺体内的平均尾蚴数为 1 5 95条 ,钉螺逸出的尾蚴占钉螺体内尾蚴数约 1 0 % ,逸蚴法仅能检查出 4 5 .4 5 %的感染性钉螺。结论逸蚴法可检查出约一半的感染性钉螺 ,检出率低于压碎法 。
- 吴子松郭琬瑛赵联国沙开友叶红崔丽娜杨羽尹洪智
- 关键词:钉螺尾蚴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