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剑 作品数:20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核科学技术 理学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微球充气实验系统研制 <正>微球充气实验系统是一套非放射性的多功能实验系统。主要是用于对微球充气工艺实验与装置进行预先研究,同时必须具备有充氘氚系统(即热实验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即要兼顾到该实验系统多功能,多用途等特点... 尹剑 陈绍华 张小安 李海容 夏立东文献传递 微管可控充气技术研究 采用基于燃料室和靶室独立控温的温度梯度实现了燃料可控注入,验证了微管充气技术路线可行性,并且研究了初始充气压力、靶室温度和燃料室温度对充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充气压力为8.6×10~4Pa、靶室温度恒温至19.5K时... 余铭铭 李海容 夏立东 陈绍华 陈晓华 尹剑 温成伟 王伟伟 张小安 周晓松关键词:充气过程 文献传递 微球充气工艺实验系统研制 被引量:4 2008年 总结了微球充气工艺实验系统的概念设计、模型建立。根据模型对概念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最终制定出系统的研制方案,完成了关键零部件的采购与验证,以及打压、检漏实验和非标零部件的设计与加工,并对系统进行了初步安装调试与试运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实验要求。 陈绍华 龙兴贵 彭述明 张小安 夏立东 李海容 尹剑 张伟光关键词:惯性约束聚变 靶丸 冷冻DT靶背光成像系统设计 根据目前国内ICF进一步研究的需求,可能使用到的冷冻靶为内含氢同位素燃料冰层,表面覆盖了烧蚀层的塑料靶(CH聚合物靶、聚酰亚胺靶)或金属靶(铍靶)。但是要实现点火就要求燃料靶球进行很均匀的对称内爆,从而限制减小中子产额的... 尹剑 陈绍华 张小安 李海容 夏立东 张伟光文献传递 背光成像在冷冻DT靶研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通过运用条纹法测得塑料微球的真实壁厚,再运用背光成像获得微球的表观壁厚,由此可准确获得该微球材料的折射率,从而获得准确的冰层厚度;同时通过对不同的成像距离下微球的背光成像测量和长焦镜头分辨率的对比研究... 尹剑 龙兴贵 陈绍华关键词:玻璃微球 冷冻装置 文献传递 背光成像技术测量冷冻靶参数研究进展 2012年 建立了可见光背光成像装置,测量距离实现了4~30cm可调,对应分辨率为0.7~4.6μm,并可对样品仓内的冷冻靶进行有效的中心定位,定位精度达0.1mm,获得了不同分辨率下的塑料靶球与玻璃靶球的背光影像。通过获得背光图像的能量密度图及靶球的光路追踪模型,建立了靶球内部DD/DT冰层厚度的精确测量及计算方法。研究发现,将背光成像技术与干涉条纹法相结合可获得一种无损测量透明聚变靶丸材料折射率的方法。结果表明,背光成像技术是透明冷冻靶有效的诊断方法。 尹剑 彭述明 龙兴贵 周晓松 李海容关键词:冰层厚度 折射率 玻璃微球内氘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为研制出满足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的氘氚(DT)冷冻靶,需要控制DT结晶生长过程,实现DT单晶生长,由此减少影响冰层均匀化及聚变实验的晶体缺陷.本文运用晶体生长形态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密排六方晶体(hcp)单晶生长模型,实验中通过对靶室进行±3 m K精确控温,采用可见光背光成像技术在线表征了低温下玻璃微球内氘(D2)的结晶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在20—100 Pa低温氦气导热环境下,通过缓慢降温可显著降低氘晶体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缺陷;当降温速率达到2 m K/min时,观测到了氘燃料的两种单晶生长过程,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建立的hcp单晶生长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符合,并与美国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DT单晶生长过程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冷冻靶内D2/DT燃料的单晶生长方法. 尹剑 陈绍华 温成伟 夏立东 李海容 黄鑫 余铭铭 梁建华 彭述明关键词:惯性约束聚变 单晶生长 新型小体积玻璃微球高压充氘氚系统研制 根据国内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研究对氘氚燃料微球靶的更高要求, 遵循系统安全性(包括辐射防护安全)、可靠性、高压性能、小型化、无油化、自动化、易维护性等原则,新设计了一套结构优化、性能完善、安全可靠的小体积玻璃微球高... 李海容 张晓安 马永波 夏立东 陈绍华 龙兴贵 彭述明 尹剑 张伟光文献传递 温度梯度对冷冻靶微管充气过程影响 采用基于燃料室和靶室独立控温的温度梯度法开展了冷冻靶微管可控充气技术研究.通过理论计算结合实验研究了不同尺寸靶球充气过程中温度梯度对燃料注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气结束时燃料室最终温度变化对燃料初始注入量差值影响随靶球... 余铭铭 陈绍华 李海容 温成伟 夏立东 尹剑 王伟伟 陈晓华 周晓松 彭述明关键词:温度梯度 充气过程 黑腔冷冻靶传热与自然对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惯性约束聚变的设计要求在靶丸内形成均匀光滑的氘氚冰层,靶丸周围的热环境对冰层的质量特别是低阶粗糙度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自主研发的黑腔冷冻靶实验装置中的热物理问题展开了数值模拟,重点考察了黑腔冷冻靶的传热和流体力学特性.通过参数分析得到了自然对流对靶丸温度均匀性产生影响的临界条件.比较了黑腔不同布置朝向时的流场和温度分布,结果显示黑腔水平布置时自然对流更加强烈,造成的靶丸温度不均匀性也更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消除自然对流影响的可能性,结果发现仅当黑腔垂直布置时利用黑腔分区方法能够消除对流效应对靶丸温度不均匀性的影响而黑腔水平布置时不能消除.研究结论对于实验中冷冻靶结构的设计、改进和实验的开展等具有指导意义. 黄鑫 彭述明 周晓松 余铭铭 尹剑 温成伟关键词:惯性约束聚变 自然对流 热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