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太记
- 作品数:99 被引量:497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一种活动式多用途根室
- 一种活动式多用途根室,外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顶盖和底托,外壁内设有中心固定轴和至少三个空间分割活页,空间分割活页垂直设置在底托上,外侧与外壁相接,内侧通过套管与中心固定轴连接,顶部设有卡口,卡口上设有杯底为网状结构的定...
- 寇太记徐晓峰张雅丽贺娟
- 文献传递
- 一种土壤中磷的原位取样方法
- 一种土壤中磷的原位取样方法,利用采样装置,在地块中制作取样孔,插入套管,取样时拔出套管,向取样孔内插入渗析袋,加入去离子水,24—36小时后,抽出渗析袋内剩余水分,取出渗析袋,将采样装置放入取样孔中,向采样装置内放入采样...
- 徐晓峰寇太记焦念元
- 文献传递
- 小麦籽粒铁锰铜锌含量提取方法比较被引量:1
- 2015年
- 不同前处理方法测得Fe、Mn、Cu和Zn等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为比较分析不同方法对4种元素测定结果及其数据间的关系,本文利用洛麦22和开麦20两个不同品种小麦籽粒,探究了浓硫酸-双氧水、浓硝酸-双氧水、浓硝酸-高氯酸和维生素C-盐酸浸提4种前处理方法对小麦籽粒中微量元素Fe、Mn、Cu、Zn提取量的影响,并进行了数据转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4种前处理方法提取量变异系数均较低,且准确度差异明显;浓硫酸-双氧水法对两个品种小麦籽粒铁、锌提取量均显著高于其余3种方法,但锰提取量最低;维生素C-盐酸浸提法的铁锌提取量最低,但铜提取量最高;浓硫酸-双氧水、浓硝酸-高氯酸以及浓硝酸-双氧水法测得Fe、Mn、Cu、Zn含量间可通过相应关系进行数据转换。
- 张东亮李友军寇太记张均闫佳
- 关键词:铁锰铜锌小麦籽粒
-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粮食蔬菜类农产品中硒的方法优化被引量:5
- 2023年
- 对GB 5009.93-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中第一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改进,探索不加铁氰化钾掩蔽剂而用其他方法消除液相干扰的可行性。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综合采用增加酸度、降低硼氢化钾浓度、改变干扰元素的价态、顺序注射泵进样等方法,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结果显示,通过对生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中硒元素的测定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要求,测定值均在标准物质认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5%以内。方法检出限为0.0039 mg/kg,定量限为0.012 mg/kg,方法线性范围为0~30μg/L。将本方法应用于小麦、白菜等实际样品测定,发现方法的实验室内相对偏差均在10%以内,精密度满足要求,表明本方法可以应用于实际检测。本方法操作简便安全、结果稳定可靠,适用于粮食蔬菜类农产品中硒的测定。
- 王书言马明寇太记邓旭先代红兵黄向东
- 关键词: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硒蔬菜
- 景观水系前置处理系统
- 本发明涉及景观水系前置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缓冲池和将缓冲池中的水引入景观水系的滤水段,滤水段中设置有由中沙堆砌而成的过滤坝,所述的过滤坝的一侧设有跃水坝,过滤坝的一侧与滤水段的边壁相连,另一侧通过跃水坝与滤水段的边壁相连...
- 徐晓峰寇太记陶士锋贺娟
- 夜间增温对小麦-土壤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正遭受以非对称性增温为特征的气候变暖影响,以春冬季和夜间升温明显为特征的非对称性增温过程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生育期基本重叠,因此,亟须明确夜间增温对小麦优质高产的影响,为准确判断和预测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农田生态系统对夜间增温的响应程度与趋势以及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综述了夜间增温对小麦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养分含量、呼吸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夜间增温对小麦-土壤系统影响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气候变暖背景下小麦安全生产研究方向的确立及粮食安全生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 程相涵寇太记王俪睿侯宇朋徐晓峰王发园
- 关键词:夜间增温小麦土壤环境
- 几种植物去除污染水体中养分效果研究被引量:18
- 2009年
- 对城市尾水和人工模拟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了静态培养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植物对城市尾水中氮、磷去除效果,以及它们在不同磷浓度条件下对不同形态氮素去除效果研究,目的在于筛选出适合治理富养分污染水体的植物品种。研究结果表明,空心菜(Ipomiea aquatica)、酸模(Rumex acetosa)、莎草(Cyperusglomeratus)3种植物都能很好地吸收尾水中的营养物质,且生长状况良好。经3种植物处理的城市尾水,其氮、磷浓度随水培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莎草、酸模对污水中TN的去除率达90%以上,其中莎草最高,达93.4%;空心菜对全磷的去除率最高达76.9%。NH4+-N在处理前期变化显著,且莎草的净化效果最好达94.4%;污水中NO3--N含量随着水培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在试验后期NO3--N又有所增加。酸模去除NO3--N效果最好,达65.4%。另外3种植物对NH4+-N和NO3--N都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并且优先吸收NH4+-N。且从对于NH4+-N和NO3--N净化效果看,莎草>酸模>空心菜。
- 常会庆寇太记乔鲜花何俊瑜
- 关键词:富营养化植物修复氮磷净化作用
- 创新创业教育在农科卓越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我国近些年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农林院校由于其专业特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较晚,目前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主旨为培养拔尖的创新型人才,该研究从农科卓越人才培养改革的视角探讨创新创业教育与农科卓越人才培养的融合途径,以期为创新型农科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 张明明董钟赵威寇太记侯小改
- 关键词:创新创业
- 保水剂改良铅污染土壤对小白菜养分利用与生长的影响
- 2014年
- 以"上海青"小白菜为研究对象,利用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铅污染不同程度土壤施用不同保水剂用量对小白菜生长与物质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土壤铅污染加重不利于蔬菜生长与养分吸收利用,施用保水剂改良污染土壤能够影响蔬菜的生长和吸收利用氮磷钾养分,但影响程度受污染程度和保水剂用量综合制约。铅污染土壤上施用保水剂可增加蔬菜生物量10.0%~23.3%,在铅污染较轻土壤上加大保水剂用量和污染较重土壤上施用较小剂量保水剂更有利于蔬菜生长。适宜的保水剂用量促进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且随生长天数增加而表现愈明显;保水剂施用提高了养分利用率,但不同养分种类间有所差异。铅污染较轻土壤施用较大剂量和污染较重土壤上施用较小剂量保水剂改良铅污染土壤能综合提高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保水剂1.2g/kg干土用量相对2.4g/kg干土用量改良铅污染土壤,实现蔬菜提产增效。
- 王俪睿寇太记黄玉波
- 关键词:保水剂土壤改良养分利用效率
- 大气CO2体积分数升高环境温度与土壤水分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8年
- 植物-土壤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与温度、水分环境因子的关系对评价目前大气CO2浓度持续升高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依托FACE(freeaircarbondioxideenrichment)技术平台,利用阻断根法,采用LI-6400红外气体分析仪(IRGA)-田间原位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大气CO2体积分数升高对稻(OryzasativaL.)/麦(TriticumaestivumL.)轮作制中麦田的土壤呼吸、基础土壤呼吸和呼吸主要影响因子,分析了大气CO2体积分数升高后温度与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期间,土壤呼吸与基础土壤呼吸速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与气温和土壤温度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呼吸速率与温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是影响土壤呼吸的控制性因素;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无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水分是研究区麦田土壤CO2排放的非限制性因素,且温度与土壤含水量间的交互效应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不显著。基础土壤呼吸比作物下的土壤呼吸更易受温度影响,土壤温度比气温能更好地解释土壤CO2排放的季节性变化。而CO2体积分数增加降低了温度与呼吸速率间的相关系数和Q10,表明温度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程度下降。但高CO2体积分数环境中植物-土壤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对温度增加敏感性的降低,有利于减缓土壤碳分解损失的速度。结果有助于评价未来高CO2体积分数气候变暖背景下植物-土壤系统下的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的固定潜力。
- 寇太记朱建国谢祖彬刘钢曾青
- 关键词:CO2浓度升高土壤呼吸土壤水分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