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鹏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的聚多巴胺表面修饰
- <正>利用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多巴胺在其表面自动氧化聚合形成以四氧化三铁为核,聚多巴胺为壳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其结构和磁性能进行...
- 安鹏左芳丁小斌郑朝晖彭宇行
- 关键词:四氧化三铁多巴胺表面修饰
- 文献传递
- 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的聚多巴胺表面修饰
- 安鹏左芳丁小斌郑朝晖彭宇行
- 关键词:四氧化三铁多巴胺表面修饰
- 侧链携带二茂铁基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与β-环糊精聚合物构成的可控超分子体系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侧链携带二茂铁基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oly(NIPAM/FCN)〕及β-环糊精聚合物〔poly(-βCD)〕构成超分子体系。以核磁共振氢谱、循环伏安、粒径分析等手段对poly(-βCD)与poly(NIPAM/FCN)之间的主客体包结作用的研究表明,二茂铁聚合物poly(NIPAM/FCN)可与poly(-βCD)形成氧化还原可控超分子体系,并且该体系的溶液性能可以通过氧化反应来调节。
- 左芳安鹏郑朝晖丁小斌彭宇行
- 关键词:Β-环糊精二茂铁超分子
- 二茂铁功能化的水溶性金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 2011年
- 以聚乙二醇(PEG)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了一种端基为二茂铁(FcH)的PEG硫醇配体(Fc-PEG-SH)。采用两相法制备了油胺(OAm)保护的金纳米粒子(OAm/nanoAu)。采用配体交换法合成了二茂铁功能化的水溶性金纳米粒子(Fc-PEG/nanoAu),其结构和性能经UV-Vis,1HNMR,IR,TGA,XPS,TEM及循环伏安法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Fc-PEG/nanoAu粒径为4 nm,且分散性良好;氧化电位较Fc-PEG-SH降低。
- 左芳安鹏郑朝晖丁小斌彭宇行
- 关键词:金纳米粒子二茂铁PEG水溶性
- 携有邻苯二酚基团的新型酞菁锌的合成与表征
- 2013年
- 通过β-四(羧基苯氧基)酞菁锌(pCP-ZnPc)和多巴胺(DA)分子中羧基与氨基之间的酰胺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有邻苯二酚基团的新型酞菁锌配合物,即酞菁锌-多巴胺衍生物(pCP-ZnPc-DA).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稳态荧光光谱研究了pCP-ZnPc-DA的光物理性质,并考察了胶束对pCP-ZnPc-DA聚集行为的影响.还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pCP-ZnPc-DA与多巴胺之间的反应,结果表明,pCP-ZnPc-DA能与多巴胺发生共聚反应,将此反应用于材料改性可赋予材料新的光敏性能.
- 安鹏左芳武元鹏张军华郑朝晖丁小斌彭宇行
- 关键词:酞菁锌多巴胺光敏性共聚
- 载银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催化及抗菌性能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表面的聚多巴胺(PDA)对银离子的吸附作用,采用种子诱导法制备了载银磁性纳米粒子(PDA-Fe_3O_4@Ag)。采用UV-Vis(紫外-可见)光谱对PDA-Fe_3O_4@Ag纳米粒子的制备过程进行了分析,采用FTIR(红外光谱)、XRD(X射线衍射仪)、TEM(透射电镜)和VSM(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手段对所得的PDA-Fe_3O_4@Ag粒子进行表征;研究了PDA-Fe_3O_4@Ag对4-硝基苯酚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还测试了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纳米金种子的存在是制备PDA-Fe_3O_4@Ag纳米粒子的关键;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该磁性催化剂可以容易地从反应体系中分离,经多次循环使用后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此外PDA-Fe_3O_4@Ag纳米粒子具有杀菌性能,且经磁分离回收循环利用5次后仍呈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好的杀菌效果。
- 左芳陈朝喜安鹏陈园李欣华程昌敬
- 关键词:载银催化磁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