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龙

作品数:65 被引量:27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10篇化学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2篇活性
  • 9篇多糖
  • 7篇脱色
  • 7篇白蜡虫
  • 7篇虫白蜡
  • 6篇抑菌
  • 6篇浸提
  • 6篇昆虫
  • 5篇印楝
  • 5篇印楝素
  • 5篇楝素
  • 5篇美洲大蠊
  • 5篇白蜡
  • 4篇抑菌活性
  • 4篇幼虫
  • 4篇正交
  • 4篇溶剂浸提
  • 4篇离子
  • 4篇抗氧化
  • 4篇甲壳素

机构

  • 60篇中国林业科学...
  • 13篇国家林业局
  • 5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65篇孙龙
  • 44篇冯颖
  • 38篇何钊
  • 27篇赵敏
  • 19篇陈晓鸣
  • 16篇段琼芬
  • 14篇王有琼
  • 13篇陈智勇
  • 12篇李娴
  • 9篇张欣
  • 8篇甘瑾
  • 6篇王成业
  • 5篇张弘
  • 4篇丁伟峰
  • 4篇郑华
  • 4篇马涛
  • 4篇赵虹
  • 3篇李晓升
  • 3篇和锐
  • 3篇石雷

传媒

  • 9篇林业科学研究
  • 4篇环境昆虫学报
  • 3篇林产化工通讯
  • 3篇生物资源
  • 2篇林业科技开发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油脂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林副特产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化学试剂
  • 1篇中国蚕业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合成化学
  • 1篇农药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蜡虫多糖的提取及单糖组分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水提醇沉法对资源昆虫——白蜡虫中水溶性多糖组分进行提取,测定了提取物的多糖含量、蛋白含量和氨基酸含量;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对其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率进行分析,对电泳缓冲液的浓度和pH值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白蜡虫水溶性多糖的提取率为2.1%,多糖含量为256 mg.g-1,蛋白含量为242 mg.g-1;白蜡虫多糖由葡萄糖、甘露糖及半乳糖3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1∶0.85∶0.93。
何钊孙龙冯颖陈晓鸣
关键词:白蜡虫多糖毛细管电泳单糖
6种常见食用蜻蜓稚虫含油率与脂肪酸组成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为评价6种云南和贵州地区常见食用蜻蜓稚虫油脂的营养价值,采用索氏提取法和GC-MS分析和比较了闪蓝丽大蜻、碧伟蜓、小团扇春蜓、黄蜻、大团扇春蜓、赤褐灰蜻6种蜻蜓稚虫的含油率和油脂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6种蜻蜓稚虫含油率为5.72%~11.90%,其中大团扇春蜓的含油率最高,赤褐灰蜻的最低。6种蜻蜓稚虫油脂分别鉴定出18~29种脂肪酸,其中包括奇数碳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具有特殊功能的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UFA)占脂肪酸总量的61.50%~65.22%,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UFA总量的29.57%~50.00%,棕榈酸相对含量最高,为17.57%~24.61%;n-6 PUFA与n-3 PUFA比值为0.68~1.30,接近淡水鱼类,黄蜻和赤褐灰蜻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PUFA的含量之比分别为1.17∶1.2∶1和1.3∶1.18∶1,接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人体摄入比(1∶1.5∶1和(0.8~1)∶1.5∶1)。
蒋筠雅何钊赵敏王成业孙龙冯颖
关键词:含油率脂肪酸组成
几种水溶性昆虫多糖的单糖组分分析
对提取的白蜡虫、蚕蛹、蟑螂及琵琶甲水溶性多糖进行完全酸水解,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对其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4种昆虫水溶性多糖均...
何钊孙龙冯颖陈晓鸣
关键词:白蜡虫蚕蛹蟑螂毛细管电泳单糖
文献传递
植物化学成分的快速提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化学成分的快速提取方法,它是在溶剂浸提过程中使用机械搅拌加速有效成分溶出速度的提取方法。该提取方法在常压、10000~12000r/min的转速下进行,并根据植物化学成分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提取溶剂和温度,...
段琼芬王有琼孙龙
文献传递
提取琵琶甲中抑菌物质、水溶性多糖和甲壳素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琵琶甲中提取抑菌物质、水溶性多糖及甲壳素的方法,以琵琶甲成虫为原料,烘干、粉碎后用脱脂剂脱脂,溶剂及水依次提取,得溶剂提抑菌物和水提抑菌物;再用溶剂和水超声波提取,得水溶性琵琶甲多糖,然后微波加热水解脱除...
何钊冯颖孙龙陈智勇陈晓鸣赵敏
文献传递
双斑蟋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由于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以及较高的食物转化效率,食用昆虫特别是蟋蟀受到普遍关注。在双斑蟋(Gryllus bimaculatus,GB)营养成分测定的基础上,对比家蟋(Acheta domesticus,AD)和黑蟋(Gryllus testaceus,GT)的营养及含量,分析评价了双斑蟋的使用价值。结果显示:双斑蟋水分含量71.0%、粗蛋白含量58.60%(干重)、粗脂肪含量28.90%(干重)、粗纤维含量7.23%(干重)、灰分4.93%(干重);蛋白含量与黑蟋相当而高于家蟋,粗脂肪和灰分含量要高于家蟋和黑蟋;双斑蟋含有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51.03%(干重),必需氨基酸含量24.76%(干重)、占总氨基酸的48.3%,氨基酸含量低于其他两种蟋蟀;双斑蟋中常量元素含量最高的为钾(6 416 mg/kg,干重)、含量最低的是钙(92 mg/kg,干重),微量元素中锌含量较高(241 mg/kg,干重);双斑蟋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65.33%,以亚油酸(37.05%)和油酸(25.86%)为主、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25.44%)和硬脂酸(8.74%)为主。双斑蟋的脂肪酸组成、含量与家蟋相近,而与黑蟋的脂肪酸组成差别较大,三种蟋蟀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为棕榈酸,而含量最高的不饱和酸为亚油酸。结果表明,双斑蟋的必需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推荐的氨基酸构成比例的蛋白条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
何钊孙龙王成业冯颖赵敏
关键词:双斑蟋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食用昆虫
一种改善学习记忆的高级烷醇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学习记忆的高级烷醇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将高级烷醇粉碎后过200目筛;将高级烷醇、磷脂、胆固醇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三氯甲烷,充分溶解后转移至圆底烧瓶中,在40℃水浴温度下旋转蒸发直至瓶底形...
孙龙李娴冯颖何钊张欣马琛婧甘瑾赵敏
文献传递
喙尾琵甲成虫存活及产卵量的影响因子被引量:3
2019年
喙尾琵甲是云南民间常用的一种药用昆虫,缺少有效的人工繁育技术保障其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喙尾琵甲生境地常见食物、温度、光周期、种群密度和性比共5个因素研究对该昆虫存活及产卵量的影响,以期找出适合其生长发育的食物、生态因子和种群结构。结果显示:(1)麦麸、仔鸡饲料及二者混合饲喂的成虫的产卵量均显著高于秸秆类食物(P<0.05),死亡率则相反,其中,以仔鸡饲料饲喂的死亡率最低6.4%±4.95%,产卵量最高,单雌日平均产卵量为1.25±0.63枚;(2)22℃恒温条件下的产卵量显著区别于其余试验组(P<0.05),单雌日产卵量达1.93±0.98枚,30℃恒温条件下的存活率低于10℃-25℃的5个试验组;(3)等光照12 L∶12 D下的单雌日产卵量(0.42±0.25枚)最低,与其余试验组显著差异(P<0.05),但不同光周期下成虫存活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4)在2.10-10.52头/dm^2的种群密度梯度区间,产卵量较高,继续增加密度则导致产卵量的下降,但在实验区间内,种群密度对成虫存活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5)性比对成虫产卵量的影响显著(P<0.05),♀∶♂=1∶1时的存活率和单雌平均产卵量均最高,分别为98.5%±1.86%和1.87±0.86枚/d。研究表明,以麦麸和仔鸡饲料为食物、22℃恒温、非等光周期(12L∶12D)、10.52头/dm^2以下的种群密度及♀∶♂=1∶1有利于喙尾琵甲成虫的存活及产卵。
赵敏冀焕红何钊何钊孙龙
关键词:食物温度光周期
一种虫白蜡的精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虫白蜡的精制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1)酸洗除杂:采用酸溶液洗涤熔融毛蜡脱除磷脂和微量金属离子;2)吸附脱色:在真空状态下,采用活性白土和二氧化硅对熔融的毛白蜡进行脱色和脱除蛋白质。本发明的虫白蜡精制方法工...
张弘陈军郑华陈智勇孙龙陈晓鸣
文献传递
印楝种子中印楝油和印楝素原药的快速连续提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楝种子中印楝油和印楝素原药的快速连续提取方法,它是在溶剂浸提过程中使用机械搅拌加速印楝油和印楝素溶出速度的提取方法。该提取方法在常温、常压、10000~12000r/min的转速下进行,该法可以使带壳印楝...
段琼芬王有琼孙龙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