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鹏

作品数:39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会议论文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1篇视网膜
  • 21篇网膜
  • 21篇玻璃体
  • 14篇血管
  • 12篇黄斑
  • 9篇血管内皮
  • 9篇内皮
  • 9篇病变
  • 8篇血管内皮生长...
  • 8篇体腔
  • 8篇注射
  • 8篇玻璃体腔
  • 7篇疗效
  • 6篇视网膜病
  • 6篇视网膜病变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腔注射
  • 6篇脉络膜
  • 5篇膜剥离

机构

  • 39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作者

  • 39篇刘哲丽
  • 39篇孙鹏
  • 33篇谷峰
  • 31篇张含
  • 5篇傅博
  • 5篇董洁
  • 4篇孙昱昭
  • 3篇张洋
  • 3篇李军
  • 3篇杨德琪
  • 2篇张若霜
  • 2篇王欢
  • 2篇王欢
  • 2篇张帆
  • 1篇李婷婷
  • 1篇温晓霞
  • 1篇张士瑞
  • 1篇杨琳
  • 1篇冯霞
  • 1篇孟薇

传媒

  • 8篇中国眼底病论...
  • 7篇中华眼底病杂...
  • 5篇中国眼底病论...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3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液中IL-8、IL-13含量及与VEGF关系的研究
目的 通过测定渗出型AMD患者玻璃体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3(IL-1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探讨IL-8、IL-13与VEGF变化的相关性及其在AMD病程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
傅博张含孙鹏谷峰董洁刘哲丽
黄斑裂孔指数与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视力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评价黄斑裂孔指数(MHI)与特发性黄斑裂孔(IMH)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后视力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30例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治疗的IMH患者的30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OCT测量视网膜中心厚度,黄斑裂孔底径和高,计算黄斑裂孔高与底径比值,即MHI,并根据MHI大小将患者分为MHI≥0.5组和MHI<0.5组.手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将手术后BCVA与患者年龄、病程、MHI及手术前BCVA进行斯珀曼(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MHI≥0.5组和MHI<0.5组手术后BCVA差异进行独立样本设计定量资料t检验.结果 手术后30只眼黄斑裂孔闭合,闭合率为100%.患者手术后BCVA与MHI之间有相关性(r=0.852,P<0.001),与年龄、病程等变量无相关性(r年龄=0.001,P=0.804 r病程=-0.001,P=0.579).MHI≥0.5组手术后视力好于MHI<0.5组(t=5.552,P<0.001).结论 MHI与IMH患者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后视力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其手术后视力的预测指标之一.
张一张含孙鹏谷峰陆路张若霜李婷婷刘哲丽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与ranibizumab对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与ranibizumab对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临床疗效.方法 渗出型AMD患者60例60只眼,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
李军张含孙鹏谷峰刘哲丽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不同眼内填充物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术中应用不同填充物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44例44只眼.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其中A组20例;B组24例,两组患者均...
董洁张含孙鹏谷峰傅博刘哲丽
转化生长因子-β2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视网膜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2007年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2是否能促进体外培养的鼠视网膜干细胞的分化及其作用的强弱。方法小鼠胚胎在解剖显微镜下分离视网膜干细胞并进行培养,传代,nestin和chx-10免疫荧光鉴定;将第六代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并进行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opsin、抗b-tubulin、抗蛋白激酶C(PKC)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终末细胞。结果培养细胞经TGF-β2诱导可向成熟细胞分化,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分化细胞的数量较胎牛血清诱导的分化细胞数量多。结论TGF-β2能诱导视网膜干细胞分化为视网膜细胞;其诱导分化作用强于单独的血清诱导。
冯霞刘哲丽孙鹏张含计菁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
伴视网膜下大量出血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一例
孙鹏谷峰刘哲丽
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5
2009年
目的观察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5例25只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A组为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13例13只眼;B组为玻璃体切割手术加吲哚青绿染色内界膜剥离,12例12只眼。所有患者行惰性气体填充,手术后保持面朝下体位7~15d。观察最佳矫正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检查眼底,光相干断层扫描(OCT)、B型超声检查视网膜复位及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结果A组13只眼中,7只眼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占53.8%;B组12只眼中,11只眼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占91.7%。B组视网膜复位率明显优于A组(X^2=4.427,P=0.046);25只眼中,手术后黄斑裂孔闭合者17只眼,占68.0%。其中,A组13只眼中,6只眼黄斑裂孔闭合,占A组患者的46.2%;B组12只眼中,11只眼黄斑裂孔闭合,占B组患者的91.7%。两组患者手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40,P=0.020)。A组手术后最佳矫正LogMAR视力提高平均0.32,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5,P=0.041),B组手术后最佳矫正LogMAR视力提高平均0.53,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81,P=0.012)。两组间手术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51.5,P=0.16)。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可能通过完全解除玻璃体黄斑牵引、增加视网膜顺应性而提高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显著增加视网膜复位率及黄斑裂孔闭合率。
刘哲丽孙鹏张含谷峰
关键词:近视
视网膜下瘢痕形成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纤维化因子及炎症因子的表达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观察视网膜下瘢痕形成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脉络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纤维化因子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方法 7~8周龄雌性C57BL/6(B6)小鼠64只,应用激光结合视网膜下注射炎症巨噬细胞的方法建立视网膜下瘢痕动物模型.建模后7d,摘除小鼠眼球行Masson染色,同时选取部分眼球作脉络膜铺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染色,确认视网膜下瘢痕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建模前及建模后1、2、3、5、7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鼠RPE-脉络膜中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3的mRNA表达.分别于建模前及上述因子mRNA表达峰值时,取RPE-脉络膜组织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测量小鼠RPE-脉络膜组织中VEGF、总TGF-β1、活性TGF-β1、总TGF-β2、活性TGF-β2、IL-6、IL-10、IL-13的蛋白含量.结果 建模后7d,Masson染色和脉络膜铺片GFAP免疫荧光染色检查发现,小鼠视网膜下有大量胶原纤维形成,证实视网膜下瘢痕模型建立成功.RT-PCR检查结果显示,VEGF、TGF-β1、TGF-β2mRNA表达均于建模后2d明显增加,建模后5d达到峰值.IL-6、IL-10、IL-13 mRNA表达于建模后1~2 d表达明显增加,并于建模后2d达到峰值.建模前后均未检测到TGF-β3 mRNA表达.建模前与建模后2、3、5、7 d VEGF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3.65、4.03、2.26,P<0.05).建模前与建模后2、3、5、7dTGF-β1(t=2.58、2.30、3.89、4.15)、TGF-β2(t=4.37、4.20、3.77、3.98)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前与建模后1、2、3 d IL-6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6、4.54、4.01,P<0.05).建模前与建模后2、3 d IL-10、IL-13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7、4.20、2.44、2.58,P<0.05).建模后5d,小鼠RPE-脉络膜组织中VEGF、总TGF-β1、活性TGF-β1、总TGF-β2、�
张含刘哲丽孙鹏谷峰
关键词:瘢痕病理生理学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异物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评价并比较玻璃体切割术与外路异物吸出术治疗眼内异物的效果。方法 对眼后节异物患者 91例 97眼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行玻璃体切割异物摘出术 6 0只眼 ,行外路异物吸出术 37只眼。结果 外路异物吸出术异物摘出率为 70 3% ,术前、术后视力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玻璃体切割异物摘出术异物摘出率为 10 0 % ,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 (P <0 0 1)。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症少于外路异物吸出手术。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眼内异物的有效方法 ;对于非磁性异物 ,异物着床于视网膜或位于后部玻璃体腔内 ,伴有较重玻璃体积血或增殖的病例 ,玻璃体切割异物摘出术较外路异物吸出术更有利于摘出眼内异物和提高术后视力 ,解决异物存留的并发症。
孙鹏侯卫红张帆刘哲丽
关键词:眼内异物玻璃体切割术异物摘出术术后视力显著性差异
光动力疗法治疗视力严重受损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初步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治疗视力严重受损的(视力<0.1)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DT治疗视力低于0.1的湿性AMD患者4例5只眼的临床资料,治疗后随访观察6~9个月。患者治疗前后...
张含刘哲丽张洋孙鹏杨德琪孙昱昭谷峰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