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江洁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阻塞性
  • 3篇早期诊断价值
  • 3篇真菌感染
  • 3篇葡聚糖
  • 3篇侵袭性
  • 3篇侵袭性肺真菌...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聚糖
  • 3篇急性加重
  • 3篇急性加重期
  • 3篇肺疾病
  • 3篇肺真菌感染
  • 3篇半乳甘露聚糖
  • 2篇血浆

机构

  • 9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孙江洁
  • 8篇张挪富
  • 6篇苏小芬
  • 5篇吴康
  • 5篇邢秋云
  • 3篇李桂华
  • 2篇李时悦
  • 2篇陈荣昌
  • 1篇刘春丽
  • 1篇周圆明
  • 1篇任莹莹
  • 1篇李清秀
  • 1篇顾莹莹

传媒

  • 3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广东医学
  • 1篇2014中华...
  • 1篇2014全国...

年份

  • 8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MSMSMS)与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系统(PSG)诊断OSAHS的比较研究
背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危及全身多系统的疾病,是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确诊主要依靠多导睡眠呼吸监...
孙江洁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仪
文献传递
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79例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分析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确诊的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79例,其中男46例,女33例,年龄16~88岁,中位年龄51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咳嗽(66例,84%)、咳痰(55例,70%)、消瘦(37例,47%)、发热(37例,47%)、气促(34例,43%)、浅表淋巴结肿大(24例,30%)及双肺湿性哕音(20例,25%).实验室检查:29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40例ESR增快,39例癌抗原125增高.影像学表现为双肺病变49例(62%),单肺病变23例(29%),纵隔占位病变11例(14%),包括结节肿块、实变、混合病变、磨玻璃或网格状影及胸腔积液等.50例有2种及以上影像学表现.21例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积液检查,其中20例为渗出液.胸腔积液/血清LDH> 3.5者1例,胸腔积液/血清癌胚抗原>1者4例,胸腔积液中癌抗原125增高5例,癌胚抗原增高1例,LDH中位数为224 U/L,腺苷脱氨酶中位数为21 U/L.79例中经支气管镜活检确诊40例,外周淋巴结活检确诊21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8例,经胸腔镜肿物切除确诊3例,经胃镜黏膜活检及经肠镜黏膜活检确诊各1例,胸膜前肿物、胸骨后肿物、头皮肿物、乳腺及咽部活检确诊各1例.病理诊断霍奇金淋巴瘤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71例.中位误诊时间为3个月.结论 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患者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应提高诊断意识,尽早行病理活检,以免漏诊.
孙江洁李桂华张挪富李时悦陈荣昌
关键词:淋巴瘤
公交司机打鼾嗜睡与发生交通事故的关系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通过对职业司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睡眠打鼾及日间嗜睡与发生交通事故的关系,进一步阐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职业司机驾驶能力的影响。方法对广州公交二汽公司及公交二巴公司的1 000名职业司机集中填写调查问卷,收集司机基本情况、睡眠打鼾及日间嗜睡、Epworth评分、发生交通事故情况等资料。结果打鼾者占54.3%;ESS评分≥9分者占2.40%;打鼾且ESS评分≥9分者占2.09%;共有336名(35.1%)司机曾发生过交通事故,其中重度打鼾组38名(52.8%)较不打鼾组145名(33.2%)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增高,嗜睡组17名(73.9%)较不嗜睡组319名(34.2%)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增高,OSAHS组交通事故发生率是非OSAHS组的2.04倍。结论公共交通职业司机睡眠打鼾、日间嗜睡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做到早期诊治,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苏小芬邢秋云任莹莹孙江洁吴康李清秀张挪富
关键词:打鼾日间嗜睡公交司机交通事故
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79例分析
目的 分析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2014年确诊的79例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结果 79例患者中位年龄51岁,临床表现咳嗽66例(83.5%)、...
孙江洁李桂华张挪富李时悦陈荣昌
以血性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右侧叶外型肺隔离症一例被引量:9
2014年
患者男,29岁,因"右侧胸痛伴活动后气促4d"于2011年12月19日入院.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胸痛,为持续性刺痛,咳嗽及深呼吸后加重,并有活动后气促.3d前入住当地某医院,B超及胸部CT示右侧少量至中量胸腔积液,右下肺含气不全.拟诊右侧胸腔积液(胸膜炎,肺部肿瘤?).
苏小芬邢秋云孙江洁刘春丽顾莹莹张挪富
关键词:血性胸腔积液右侧胸痛活动后气促右侧胸腔积液胸部CT肺部肿瘤
血浆1,3-β-D葡聚糖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G)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侵袭性肺真菌感染(IPF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12月呼吸科收治的79例慢阻肺急...
谭心娟苏小芬邢秋云孙江洁吴康张挪富
文献传递
血浆1,3-β-D葡聚糖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G)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侵袭性肺真菌感染(IPF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12月呼吸科收治的79例慢阻...
谭心娟苏小芬邢秋云孙江洁吴康张挪富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觉醒参数与白天嗜睡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睡眠脑电觉醒相关参数对白天过度嗜睡的影响.方法 顺序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患者205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诊断为OSAS和非OSAS;其中OSAS患者171例,男147例,女24例,平均年龄(46±11)岁,按照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g scale,ESS)将<9分和≥9分的OSAS患者分为OSAS无白天嗜睡组(86例)和OSAS白天嗜睡组(85例).34名无白天嗜睡的非OSAS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4名,女10名,平均年龄(40±13)岁.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比较3组一般资料和夜间PSG相关参数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x±s表示,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运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使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SAS嗜睡组、OSAS非嗜睡组、正常对照组3组之间比较,除了快动眼睡眠期占睡眠时间%(REM%)外[(15±5)%、(16±6)%、(17±7)%,P>0.05],年龄、体重指数、ESS评分、N1+N2%、N3%、AHI、氧减指数、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低于90%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百分比、总的脑电醒觉反应指数(A RtotI)、呼吸相关性脑电醒觉反应指数/ARtotI (RAI/ARtotI)、自发性脑电醒觉反应指数/ARtotI (SAI/ARtotI)和睡眠压力分数(SP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SAS嗜睡组和OSAS非嗜睡组比较,年龄和体重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16 7),其余参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ARtotI、SPS均与ES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3和0.244,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ARtotI和SPS为OSAS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70(95% CI为1.038 ~1.102)和0.158(95% CI为0.026 ~0.984).�
吴康孙江洁谭心娟李桂华苏小芬周圆明张挪富
关键词:觉醒
G试验和GM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24
2014年
目的评价G试验和GM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侵袭性肺真菌感染(IPF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9例AECOPD高危IPFI患者,其中临床确诊45例,拟诊6例,非IPFI 28例。分别检测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G试验)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GM试验)值,以1,3-β-D葡聚糖水平大于10 ng/mL为G试验阳性,以半乳甘露聚糖水平>0.5为GM试验阳性。分别计算G试验、GM试验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G试验的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35.7%,PPV为60.0%,NPV为35.7%;GM试验的敏感度为13.3%,特异度为75.0%,PPV为46.2%,NPV为65.0%。G试验的敏感度高于GM试验,而特异度低于GM试验。联合检测一敏感度可达64.4%,联合检测二特异度可达96.4%,PPV为54.7%,NPV为39.7%,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G试验、GM试验单独检测。结论 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发生,为AECOPD患者IPFI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有效实验室依据。
谭心娟苏小芬邢秋云孙江洁吴康张挪富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半乳甘露聚糖侵袭性肺真菌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