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斐瑾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道家
  • 2篇道家思想
  • 2篇创伤
  • 1篇电影
  • 1篇中国传统节日
  • 1篇甜言蜜语
  • 1篇年轻人
  • 1篇女性
  • 1篇女性主义
  • 1篇情人
  • 1篇情人节
  • 1篇文学
  • 1篇文学创作
  • 1篇小说
  • 1篇黎明
  • 1篇疗伤
  • 1篇疗治
  • 1篇节日
  • 1篇救赎
  • 1篇科幻

机构

  • 5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孙斐瑾
  • 3篇夏桐枝

传媒

  • 1篇英语知识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中国轻工教育
  • 1篇时代文学(下...
  • 1篇兰州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2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回到沙漠”——华莉丝·迪里的创伤疗治之旅
2021年
《沙漠黎明》是全球知名的索马里模特华莉丝·迪里沙漠系列的第二部。重点探讨了《沙漠黎明》中创伤尤其是割礼创伤对迪里的延续性影响,并对创伤的根源进行了剖解,落脚于创伤的疗治。最终发现,迪里通过“回到沙漠”重建了自我与亲人、自我与部族的联系,取得了和解,实现了创伤的自我疗治。迪里的创伤疗治不仅成为她拯救自我的方式,也为第三世界女性生存提供了借鉴。
孙斐瑾夏桐枝
关键词:创伤疗伤
《沙漠之花》:当代女性割礼创伤的救赎
2024年
电影《沙漠之花》改编自索马里裔世界名模华莉丝·迪里同名自传体小说《沙漠之花》,讲述了她悲惨坎坷而又传奇的前半生。作为全球首部揭示女性割礼题材的影片,《沙漠之花》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呈现了创伤之痕、创伤之源、创伤复原和创伤治愈。对影片中的女性割礼创伤进行解读,旨在通过女主人公的创伤复原途径为创伤经历者尤其是遭受割礼之女性提供治愈良方。
孙斐瑾
关键词:电影创伤
甜言蜜语情人节
2009年
情人节(Valentine’s Day)是相爱的恋人间、夫妻间相互致爱意的日子。虽然情人节源于西方,但已经悄悄渗透到了国内无数年轻人的心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关于情人节的来历主要有以下几个传说的版本。
孙斐瑾
关键词:情人节中国传统节日年轻人
道家思想对勒奎恩文学创作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美国当代女作家厄休拉.勒奎恩深受中国道家思想影响,将道家思想元素融入到科幻和奇幻文学创作中,成为少数以科幻文学体裁跻身于美国经典文学殿堂的女作家。本文作者曾与作家有通信联系并对其人、其代表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本文阐述了作家在创作观和创作主题上受到道家思想影响的痕迹。
夏桐枝孙斐瑾
关键词:科幻小说道家思想
《黑暗的左手》——女性主义与道家思想融合之作被引量:1
2012年
科幻小说《黑暗的左手》反映了作家厄休拉·勒古恩对人类社会及女性问题的思考,她用独特的叙述方法、象征及雌雄同体反映了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同时从小说中对黑暗与光明及韩达拉教的诠释反映出了道家无为的思想,她用独特的写作魅力将女性主义与道家思想相融合,诠释了一个和谐统一的异国世界。
孙斐瑾夏桐枝
关键词:道家思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