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华英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率
  • 1篇诱发电位
  • 1篇听觉
  • 1篇听觉诱发
  • 1篇听觉诱发电位
  • 1篇种鸡
  • 1篇吗啡
  • 1篇戒断
  • 1篇鸡胚
  • 1篇鸡胚胎
  • 1篇给药
  • 1篇给药过程
  • 1篇海马
  • 1篇感觉门控
  • 1篇大鼠海马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2篇马原野
  • 2篇孙华英
  • 1篇车轶
  • 1篇刘宁
  • 1篇郑佳威
  • 1篇彭沿平
  • 1篇刘小粉
  • 1篇张文德
  • 1篇曾涛
  • 1篇张洁
  • 1篇杨光

传媒

  • 1篇生理学报
  • 1篇Zoolog...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慢性吗啡给予、戒断及再给药过程中大鼠海马感觉门控的动态变化被引量:6
2007年
药物成瘾被认为是药物长期作用于脑而产生的一种慢性复吸性脑疾病,长期反复的药物(如吗啡)滥用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如药物依赖、药物耐受、强迫性药物寻求等。本实验利用条件化位置偏好(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模型来检测大鼠对吗啡依赖和心理渴求等过程;采用双声刺激听觉诱发电位来研究大鼠在慢性吗啡给予、戒断以及再给药过程中海马感觉门控(N40)的动态变化。吗啡组大鼠注射吗啡(10mg/kg,i.p.)12d,经历第一次戒断12d,再次注射吗啡(2.5mg/kg,i.P.)1d,之后经历第二次戒断2d;对照组大鼠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其余实验条件与吗啡组相同。CPP实验表明,这种药物给予方法促使大鼠对吗啡产生药物依赖和心理渴求。双声刺激诱发电位实验表明,吗啡组大鼠在吗啡给予期间海马感觉门控受到损伤;第一次戒断期的第1~2天海马感觉门控能力减弱,第3天增强,第4~12天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再次给予吗啡后海马感觉门控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并且随后2d的戒断期内海马感觉门控能力也一直保持较低水平,表明再次给药使大鼠海马感觉门控对吗啡更加敏感化。结果提示,长期反复的吗啡给予及再给药干扰了海马的感觉门控能力,吗啡成瘾对大脑可能产生长期影响。
杨光刘小粉刘宁张洁郑佳威孙华英孙华英张文德
关键词:听觉诱发电位感觉门控吗啡海马
一种鸡胚胎心率记录的新方法被引量:5
2005年
鸡胚胎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发育生物学研究的实验材料。在以鸡胚胎为动物模型的各项研究工作 中,心率常被看作是一个很重要的反应胚胎生理活动指标。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侵入性的心电记录新方法,在 正常的生理条件下通过记录鸡胚胎心电的变化来监测心率。首先在蛋壳上钻孔,将电极插入蛋内,然后通过放 大器放大,A/D板转换,将心电信号输入电脑进行分析处理,提取与心率相关的信息。这种记录方式对胚胎损 伤较小,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等特点。
车轶孙华英彭沿平孙华英彭沿平
关键词:鸡胚胎心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