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伟伟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电图
  • 7篇脑电
  • 7篇脑电图
  • 6篇新生儿
  • 3篇预后
  • 3篇视频脑电
  • 3篇视频脑电图
  • 3篇重症
  • 2篇新生儿脑损伤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病房
  • 2篇脑电图监测
  • 2篇脑损伤
  • 2篇患儿
  • 2篇监护
  • 2篇监护病房
  • 2篇儿童
  • 2篇EEG
  • 2篇病房
  • 1篇胆红素

机构

  • 10篇昆明市儿童医...

作者

  • 10篇孙伟伟
  • 9篇李丽君
  • 6篇李磊
  • 5篇马小燕
  • 5篇黄秀华
  • 1篇马越明
  • 1篇张倩
  • 1篇肖曙芳
  • 1篇李斌
  • 1篇吴茜
  • 1篇王明英
  • 1篇杜琨
  • 1篇潘晓杰

传媒

  • 3篇癫痫与神经电...
  • 2篇临床神经电生...
  • 2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新生儿科...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视频脑电图监测在危重新生儿脑损伤诊断与预后判定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危重症抢救水平的提高,新生儿存活率显著提高,但危重儿远期神经发育残疾率仍居高不下。我院设有全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如何早期发现、
李丽君孙伟伟吴茜杜琨潘晓杰李磊黄秀华马小燕张倩
关键词:新生儿脑损伤危重症抢救视频脑电图监测预后判定围产医学
脑电图监测对小儿意识障碍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意识障碍患儿临床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52例意识障碍患儿进行EEG描记,同时进行感觉刺激观察EEG的反应并与临床转归进行比较。结果:52例患儿EEG全部异常。其中α-昏迷型1例,呈弥漫性8~11Hz中高波幅α频率波;β-昏迷型1例,呈弥漫性13~20Hz低中波幅β波,外界刺激无反应;θ-昏迷型18例,呈弥漫性20~280μV的θ波;争昏迷型16例,呈弥漫性高波幅δ波;伴有癎样放电者6例,在慢波背景上不同区域出现癎样发作波;纺锤波昏迷2例,为20~150μV的纺锤波,以中央、顶区为主;低电压倾向8例,呈低波幅慢活动。临床结局:临床痊愈38例,遗留后遗症11例,死亡3例。结论:EEG描记可以了解昏迷病人脑功能受损情况,为诊断和评估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李丽君李磊黄秀华马小燕孙伟伟马越明
关键词:儿童预后
多导长程录像脑电监测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运用多导长程脑电图对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监测,研究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脑电图,分析其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足月新生儿(受孕龄为37~42周),其中42例无高胆红素血症的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和9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多导长程录像脑电监测,每个患儿于出生后第一周内进行脑电监测,并于出生后15天,出生后第一个月末,出生后第三个月分别进行3次随访,分别进行脑电图检查及生长发育评估。采用多样本比较秩和检验和多样本率的比较对血清总胆红素、脑电图结果以及后遗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1)不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等级的患者,其脑电图结果有显著差异;脑电图异常率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增高程度有一定关系。特别是正常组总胆红素水平与中、重度增高组,轻、中度增高组与重度增高组间脑电图结果差异显著。2)脑电图的结果对判断胆红素血症预后有一定意义,且随着脑电图异常程度的增加,预后愈加不容乐观,特别是重度异常脑电图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后遗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脑电图正常和轻度异常者。结论新生儿多导长程录像脑电监测结合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不仅可反映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功能的受损程度,还可作为早期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手段,该方法简单、方便、经济,可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致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李磊李丽君孙伟伟黄秀华马小燕
关键词:脑电图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后
多导视频脑电图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评估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多导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评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早期病情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足月HIE患儿,生后6 h内进行VEEG监测,1周内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分析不同程度HIE患儿VEEG异常率,以及VEEG异常程度与MRI异常分度的关系,于治疗后6个月进行智能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评分,评估VEEG与脑损伤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23例HIE患儿,VEEG总异常率为59.3%(73/123),其中轻度HIE患儿异常率29.5%(18/61),中度HIE患儿异常率82.1%(32/39),重度HIE患儿异常率100%(23/23)。VEEG异常程度越严重,6个月时MDI和PDI评分越低,特别是VEEG重度异常的HIE患儿后遗症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新生儿多导VEEG监测可反映HIE患儿脑功能损伤的程度,连续多次监测对判断预后非常有价值。
孙伟伟李丽君李磊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
脑电图在新生儿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检查在新生儿不同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共772例,其中男474例,女298例,平均胎龄(37±3)周,出生时体重(3±0.92)kg,采用EEG描记不同疾病新生儿的脑电活动。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感染、化脓性脑膜炎、颅内出血的EEG异常率分别为59.2%、35.5%、24.4%、66.7%和33.3%。结论:EEG检查能较全面、动态地评价新生儿脑的功能状态及损害程度,对亚临床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李丽君孙伟伟李磊黄秀华马小燕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
28例发作性睡病患儿的临床和电生理学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及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sleeplatencytest,MSLT),以及多项睡眠图(PSG)描记在发作性睡病中的诊断价值,并了解患儿夜间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对28例2011年2月~2013年2月确诊的发作性睡病患儿的临床特点、MSLT和PSG结果进行分析,以22例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28例患儿多数以睡眠过多为首发症状,伴猝倒发作15例(54%),伴睡眠瘫痪14例(46%),伴入睡前幻觉19例(68%)。MSLT结果:23例平均睡眠潜伏期≤5min(占82%)。19例入睡次数≥3次(占68%)。23例入睡开始阶段出现REM≥2次(占82%),PSG结果:发作性睡病总睡眠时间减少,REM潜伏期缩短。结论:MSLT和PSG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儿童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孙伟伟李丽君李磊黄秀华马小燕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
重症手足口病61例临床治疗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总结重症(危重型)手足口病(HMFD)的临床诊治经验,特别是有血压高的诊治经验及病原学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9~12月住院的200例手足口病病例中的61例危重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危重型患儿经积极抢救治疗,除1例肺出血患儿人院11h死亡外,60例全部治愈出院。61例粪便RT—PCR核酸检测:阳性45例[肠道病毒71型(EV71)42例,柯萨奇A组16型(CoxA16)2例,EV阳性1例],EV阴性16例。结论:HFMD危重型息儿病情危重,特别是有心率、呼吸快,血压高及四肢发凉,处于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的患儿,病情进展快,可能数小时之内发展为心肺功能衰竭期,临床应高度重视。早期发现、诊断、治疗HFMD危重型,必要时行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及机械通气的应用,是最大限度降低HFMD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
王明英李丽君孙伟伟
关键词:高血压病原学
aEEG与VEEG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昏迷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昏迷患儿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与多导联视频脑电图(VEEG)的变化,指导对预后的判断。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入住昆明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患儿共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分为轻、中、重度昏迷。在发病72h内采用Nicolet one monitor脑电监护仪描记aEEG同时记录原始VEEG,将aEEG结果分为正常、轻度异常和重度异常,将VEEG结果分为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VEEG波形,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结果 aEEG分度与昏迷分度、VEEG分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881、0.840,P<0.05),昏迷分度与预后存在相关(r=0.280,P<0.05),aEEG分度、VEEG分度与预后存在中强度相关(r=0.529、0.569,P<0.05)。aEEG异常对昏迷患儿不良预后早期评估的灵敏度为72.5%,特异度为70.0%,阳性预测值为70.7%,阴性预测值为71.8%。aEEG重度异常对昏迷患儿不良预后早期评估的灵敏度为57.5%,特异度为95.0%,阳性预测值为92.0%,阴性预测值为69.0%。结论 aEEG与昏迷分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重度异常aEEG能够早期预测昏迷患儿的不良预后。
肖曙芳翟娜娜孙伟伟董芳玲李斌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视频脑电图昏迷儿童
新生儿惊厥后癫痫被引量:1
2017年
新生儿惊厥(neonatal seizures)发生率为1.8%e~3.5%e,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惊厥病因较复杂,反复惊厥发作可导致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和癫痫等。
孙伟伟李丽君
关键词:新生儿惊厥癫痫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神经系统后遗症神经系统症状惊厥发作
新生儿脑电图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6年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脑电图描记术(EEG)逐渐应用于儿科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神经电生理技术也大有提高。目前EEG已成为评价脑功能状态的一个敏感指标。小儿的大脑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其EEG不同于成人,自有其特定的表现规律。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危重症抢救水平的提高,新生儿存活率显著提高,但危重儿远期神经发育残疾率仍居高不下。
孙伟伟李丽君
关键词:新生儿脑电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