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斌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角蛋白17对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趋化因子CXCL1分泌的调节作用
- 目的 探讨角蛋白17(K17)对银屑病状态下的角质形成细胞趋化因子CXCL1(CXC chemokine ligand 1)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 首先,利用免疫组化观察K17 与CXCL1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状态.其...
- 晋亮党二乐孙中斌呼蕾王若陽王刚
- 关键词:银屑病角蛋白17角质形成细胞中性粒细胞
- 3例遗传性皮肤病的典型病例展示
- Netherton综合征 Netherton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特应性皮炎、回旋性线状鱼鳞病和套叠性脆发症。例1 男,27岁,全身红斑、水疱、鳞屑伴瘙痒27年。查体:躯干、四肢弥漫性红斑,红斑周围见环形双边状鳞屑,面部潮红,...
- 孙中斌刘玲晋亮廖文俊王刚
- Netherton综合征病例报告2例
- 孙中斌刘玲王雷刘宇晋亮吴正胜廖文俊高天文王刚
- 临床误诊为黑素瘤的其他疾病141例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141例临床误诊为黑素瘤的病例,提高疾病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2001年11月至2019年9月病理数据库中141例临床初诊为黑素瘤但经组织病理检查排除黑素瘤诊断的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误诊为皮肤黑素瘤141例,男64例,女77例,误诊时中位年龄51岁,平均病期103.4个月。皮损主要表现为斑片、丘疹,颜色以黑色为主,组织病理诊断包括色素痣35例,基底细胞癌29例,脂溢性角化病15例,鲍恩病7例,甲黑素斑6例,表皮囊肿5例,汗孔瘤、出血及皮肤纤维瘤各4例,其他32例。结论临床部分疾病表现有黑素瘤特征,容易误诊,需掌握其临床特征,积极进行皮肤镜、皮肤组织病理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降低误诊率。
- 王媛丽刘玲孙中斌李凯
- 关键词:误诊皮肤表现病理过程
- 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的青斑样血管病30例临床病理分析
- 孙中斌廖文俊王雷陈凤鸣刘宇
- MiR-486-3p在银屑病皮损的表达及对角蛋白17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皮损与健康人皮肤中miR-486-3p表达情况及其对角蛋白17(K17)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出调节K17表达的微RNA(microRNA),选取lO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0例健康人皮肤提取RNA,用加PolyA尾法逆转录为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进行荧光定量。用miR-486-3p模拟物(mimics)和阴性对照物(NC)转染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K17表达情况;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其中包括含有K173’UTR的片段,突变1组为将种子序列删除的片段,突变2组为将种子序列间隔突变的片段,突变3组为将种子序列重复2次的片段,并检测miR-486-3p是否与K173UTR种子序列结合而抑制K17表达。结果银屑病皮损中miR-486-3P表达水平为0.211±0.120,低于健康对照的0.555±0.425,银屑病皮损为健康对照的0.380,两组比较,t=2.62,u=9,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miR-486-3p类似物转染HaCaT细胞后,K17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结果,含有K173’UTR种子序列组与突变3组荧光强度分别为65.31±6.32和54.18±10.01,均低于对照组(P〈0.05);突变1组和突变2组荧光强度分别为114.77±16.14和110.214-12.99,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486-3p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健康人皮肤,miR-486-3p通过与K173’UTR种子序列结合抑制K17表达,提示其表达水平降低及对K17调控作用的改变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生与发展相关。
- 孙中斌晋亮党二乐郭森李春英王刚
- 关键词:银屑病微RNAS角蛋白17
-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药疹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评价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药疹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6月该院救治成功的10例重症多形红斑(SJS)及19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案分为常规治疗组与HP+CRRT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SCORTEN评分,并比较体温控制时间、皮损控制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2组治疗前SCORTEN评分及总预期病死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体温控制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控制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CRRT组住院天数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联合CRRT是治疗SJS与TEN的有效手段,明显缩短病程。
- 肖月园高琳刘玲孙中斌付萌廖文俊王刚
- 关键词:血液灌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免疫球蛋白重症药疹
- 自发性发疹性瘢痕疙瘩1例病例报告
- 孙中斌刘宇王雷廖文俊高天文王刚
- 浅表上皮瘤伴皮脂腺分化被引量:1
- 2014年
- 报告1例浅表上皮瘤伴皮脂腺分化。患者女,53岁。颈部黄色扁平斑块1年,皮损渐增大,无不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浅表上皮性肿瘤,表皮多个部位向下增生,增生的细胞团块部分为嗜碱性细胞,部分细胞有明显的胞质,呈皮脂腺分化,细胞无异形性。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诊断为浅表上皮瘤伴皮脂腺分化。
- 刘宇肖茜孙中斌王雷
- 关键词:皮脂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