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甜甜
- 作品数:12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湖北省土壤侵蚀量模拟及其在吸附态氮、磷量匡算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1年
- 采用美国通用USLE(土壤流失方程)作为建立侵蚀模型的基本理论,使用GIS等空间信息技术作为研究的技术平台,对湖北省进行了多年(1989—2008年)平均土壤侵蚀量的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利用土壤普查资料获得氮、磷营养物含量,进行多年平均吸附态氮、磷量模拟.结果:①研究并建立了湖北省多年平均状况土壤侵蚀模型.利用USLE和栅格计算方法得到的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大体上可以与水利部土壤侵蚀遥感数据相当,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由此验证了所建立的湖北省土壤侵蚀模型的可行性.②对湖北省吸附态氮、磷负荷进行的模拟结果显示,土壤吸附态氮、磷负荷整体结构与土壤侵蚀量分布规律相似,以长江、江汉盆地为输沙沉积中心,分别从南、北向中部,由西向东依次下降.
- 姜甜甜席北斗侯浩波高如泰汪的华许其功张慧
- 关键词:土壤侵蚀模型地理信息系统
- 湖北省土壤吸附态氮磷量的模拟研究
- 水土流失携带的氮磷元素是导致受纳水体(如湖泊、河流等)发生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在侵蚀性降雨冲刷作用下,表层土壤中吸附态氮磷流失量增加,导致土地贫瘠化和地表水环境的富营化趋势日益明显。流域输沙及其带来的大量吸附态氮、磷对湖...
- 姜甜甜
- 关键词:土壤侵蚀模型地理信息系统
- 文献传递
- 云贵高原湖区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技术方法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空间自相关的分区模型,用于对云贵高原湖区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的研究.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众多指标进行了降维综合处理,产生彼此互补相关又能综合反映湖区情况的4个新指标,累计贡献率达到93.69%,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构建了云贵高原湖区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区域新指标值,结合聚类模型初步将湖泊流域分为5类,再利用判别分析完成非湖泊流域的类别判别,最后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按聚类结果进行全局自相关分析,Moran’sI为0.32>0,且检验值Z值为68.2,远大于临界值(显著水平1%所对应的临界值2.58),表明聚类结果与空间位置具有显著相关性,之后运用局部自相关对区域各因素的主成分综合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量化分析,揭示了零散分类区块在空间地域分布上的关联和差异,根据关联结果完成最终的分区.结果表明,利用此分区模型可以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得到更为客观的分区结果,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可为探索适合我国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的指标体系和分区技术方法,完成全国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和科学地制定我国湖泊营养物基准和富营养化控制标准提供技术支持.
- 姜甜甜高如泰席北斗夏训峰许其功杨志新张慧
- 关键词:湖泊营养物分区技术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空间自相关
- 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养分平衡与负荷研究——以密云县和房山区为例被引量:15
- 2009年
- 为揭示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养分平衡与负荷状况,利用物质流分析中"输入=输出+盈余"的物质守恒原理,以氮素养分为介质建立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模型。根据北京地区密云、房山2007年统计资料和文献查询获取的参数,估算了密云、房山氮养分输入、输出以及养分盈余,并分析了养分产生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2007年损失进入大气和水体环境中的养分总量分别为4 255.26 t和7 728.95 t,盈余在农田生态系统土壤中的养分总量分别为7 320.51 t和14 566.64 t,通过损失途径进入环境和盈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单位面积耕地氮养分负荷高风险地区集中在密云、房山的东部地区。通过对比研究,分析氮养分损失态和盈余态负荷基本趋势,找到了污染潜势产生原因,提出了促进农田氮平衡与降低氮养分负荷相应的调控对策和措施。
- 姜甜甜高如泰夏训峰刘树庆许其功席北斗张慧
- 关键词:氮化肥污染潜势
- 北京市房山区农田表观磷平衡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农田土壤养分的积累使潜在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增加,为对农田磷素优化管理、水环境质量改善及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OECD土壤表观磷素平衡模型,以2001、2003、2005和2007年北京市房山区农田的磷素平衡核算框架和数据库为基础,结合GIS技术对该区域磷素平衡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肥是房山区农田养分中磷素投入最重要的来源,化肥平均磷投入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从2001年的111.34kg·hm-2增加到2007年的407.42kg·hm-2,局部地区已远超过华北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房山地区农田磷素输入总量和土壤表观磷平衡总量在2001—2007年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而磷的输出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平均磷素投入量和平衡强度以较大速率逐年递增。区域表观磷素平衡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特征,2001—2007年房山地区农田磷素盈余趋势表现为南高北低,中部和南部的磷素平衡强度一直在持续增加,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增加速度较快。磷素平衡的驱动力的变化是造成磷素平衡空间差异得直接原因,总体表现为种植业驱动型盈余>双驱动型盈余>养殖业驱动型盈余。
- 张慧高如泰夏训峰贾小红刘树庆许其功姜甜甜
- 关键词:磷积累农田
- 水环境中PFOA和PFOS的质量浓度分布及其生态毒性被引量:20
- 2011年
- 全氟辛酸类物质(PFOA)以及全氟辛烷磺酸类物质(PFOS)是不易降解、具有持久性的污染物,环境中存在的这些痕量物质对水生生物和人体造成潜在威胁.根据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系统论述了水环境中PFOA和PFOS的来源、毒性及其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污水处理厂、湖泊、河流、海岸带以及自来水中的污染现状.根据德国对污水处理厂出水中PFOA+PFOS的限定浓度,评价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出水中PFOA+PFOS的排放浓度.结果显示,仅新加坡污水处理厂中PFOA+PFOS的浓度超过限定浓度300μg/L.中日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结果显示,河流及海岸带中PFOA和PFOS的浓度达到ng/L,在所搜集的10条河流及海岸带数据中,美国田纳西河中的浓度最高,达到100 ng/L以上.利用我国部分城市自来水中PFOA和PFOS的检出结果,根据风险商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在所评价的19个城市中PFOA和PFOS的风险商均未达到危险水平.
- 曹金玲席北斗许其功王泽斌姜甜甜姜磊毛敬英
-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河流
- 我国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及富营养化控制阶段划分被引量:35
- 2011年
- 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30年间,我国的湖泊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下,由贫-中营养状态为主逐步向富营养状态转变,富营养化湖泊的数量和面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东部平原湖区和云贵高原湖区,以太湖、巢湖和滇池等三湖为主的富营养化问题,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伴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发展,我国在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进入21世纪以来,几次大的蓝藻事件的发生,促使我国的湖泊管理由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综合治理过渡到目前的规划防治,使得中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管理和治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 许其功曹金玲高如泰丁京涛姜磊张慧姜甜甜
- 关键词:富营养化
- 湖北省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技术方法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空间自相关的分区模型,用于对湖北省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的尝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众多指标进行降维处理,产生彼此互补又能综合反映湖区情况的新指标,构建了湖北省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区域新指标值结合聚类模型进行湖泊流域的初步分类,利用判别分析完成非湖泊流域的类别归属判别,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区域各因素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量化分析,以揭示零散分类区块在空间地域分布上的关联和差异,最后根据关联结果确定边界完成分区并进行特征描述.结果表明,利用该分区技术方法体系可以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得到更为客观的分区结果,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 高如泰姜甜甜席北斗许其功张慧王海军巴桑次仁
- 关键词: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空间自相关
- 一种定量确定湖泊流域水体氮磷背景浓度的方法
- 一种定量确定湖泊流域水体氮磷背景浓度的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1)基础数据收集整理;2)划分湖泊小流域;3)进行参照小流域筛选;4)建立回归模型,预测参照小流域氮磷背景负荷;5)对流域氮磷营养物背景负荷的回归方程进行校准,...
- 霍守亮席北斗姜甜甜何卓识张列宇
- 文献传递
- 北京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磷养分平衡研究——以密云县和房山区为例被引量:4
- 2010年
- 采用农田生态系统磷平衡计算方法,对北京地区密云县和房山区农田土壤磷养分平衡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密云和房山的磷盈余总量分别为4084.11t和10851.19t,磷盈余强度分别为110.81kg/hm2和386.48kg/hm2。磷肥是密云和房山磷素投入的最主要来源,化肥磷的施用量是造成农田土壤磷平衡空间差异的直接因素,两者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不同乡镇化肥投入差异较大,导致磷平衡总量和强度分布严重不平衡,房山县的磷平衡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密云县磷盈余强度表现为西部少,东部多,房山区磷盈余强度较大的地区多在南部地区。通过对比研究,分析磷素养分损失态和盈余态负荷基本趋势,找到污染潜势产生原因,提出了促进农田磷素平衡与降低磷养分负荷相应调控对策和措施。
- 张慧高如泰夏训峰许其功刘树庆席北斗姜甜甜
- 关键词:农田磷肥磷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