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学新

作品数:35 被引量:214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胃癌
  • 15篇腹腔
  • 12篇肿瘤
  • 8篇切除
  • 8篇切除术
  • 7篇化疗
  • 6篇腹膜
  • 6篇腹膜转移
  • 5篇预后
  • 5篇十二指肠
  • 5篇胃肿瘤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胃癌患者
  • 4篇胃切除
  • 4篇胃切除术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4篇淋巴结清扫
  • 4篇癌患者

机构

  • 3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丽水市人民医...

作者

  • 35篇姚学新
  • 28篇燕敏
  • 27篇朱正纲
  • 23篇李琛
  • 19篇严超
  • 17篇陈明敏
  • 14篇项明
  • 13篇陈军
  • 13篇朱正伦
  • 10篇杨秋蒙
  • 10篇林言箴
  • 8篇刘文韬
  • 7篇尹浩然
  • 7篇毕任达
  • 6篇冯润华
  • 4篇杨中印
  • 4篇郑亚南
  • 4篇张俊
  • 4篇王晓彦
  • 4篇刘炳亚

传媒

  • 13篇外科理论与实...
  • 9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第9届全国胃...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国外医学(消...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2001’全...
  • 1篇第9届全国胃...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1
  • 1篇199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化道癌合并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18例消化道癌合并胃肠道间质肿瘤(DTCGIST)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8例DTCGIST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所有病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术前胃镜检查仅1例发现GIST和消化道癌同时存在,其余17例只发现了消化道癌。DTCGIST中的消化道癌大体与镜下都未见特殊,但DTCGIST中的GIST体积均较小,且镜下核分裂像<5个/50HPF,淋巴结内未见转移的GIST细胞。免疫组化显示,CD117、CD34、Vimentin、SMA、Desmin的阳性率分别为88.89%(16/18)、88.89%(16/18)、61.11%(11/18)、33.33%(6/18)、16.67%(3/18)。结论与单纯的消化道癌或单纯的GIST相比,DTCGIST无特异性临床特征。DTCGIST中的GIST多为早期病变,恶性程度低,但仍为潜在恶性。
裘佳培燕敏姚学新王晓彦陈军项明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病理特征
胃肠道外与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分析比较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比较胃肠道外胃肠间质瘤(EGIST)与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D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病例入组标准:(1)组织学和病理学诊断为间叶源性肿瘤;(2)原发肿瘤位于胃肠道以外且无原发GIST存在的证据或者原发肿瘤位于十二指肠;(3)不合并其他肿瘤;(4)临床病理资料齐全。收集2011年3月到2016年9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诊治的20例EGIST和32例D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情况和预后情况。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0例EGIST患者中男8例、女12例,年龄61.0(30.0~86.0)岁;32例DGIST患者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55.5(27.0~70.0)岁;两组比较,EGIST组年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88.000,P=0.012)。EGIST组患者与DGIST组患者比较,肿瘤最大径更长[10.0(3.0~29.0)cm比4.0(1.5~10.0)cm,U=98.500,P<0.001]、风险分级为高危者比例更高[17/20比12.5%(4/32),χ^2=26.870,P<0.001]。EGIST组者中诊断时已有远处转移的5例患者均给予伊马替尼400 mg/d治疗,其余15例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DGIST的32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全组中位随访43(14~76)个月。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5例EGIST患者术后3年无复发转移生存率为85.6%,低于DGIST患者的8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5)。EGIST患者术后3年总体生存率为92.9%,DGIST患者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1)。结论EGIST与DGIST相比,患者年龄更大、肿瘤更大以及风险分级更高;但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预后相当。
石红鹏王振强范志远臧明德潘教孟戴清强郑亚南朱正伦毕任达刘文韬杨中印冯润华姚学新陈明敏严超燕敏朱正纲李琛
关键词:预后
十二指肠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治疗与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手术方式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病灶部位、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和预后等。结果:18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11例行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术,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Child术),2例行肠段切除术,2例行胃大部切除术;经24个月到7年随访,5例死于转移和复发,其余13例生存,生活质量良好。随访资料显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手术方法与病人的复发和死亡率无关;导致病人复发和死亡唯一危险因素是肿瘤的危险度分级。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是十二指肠胃肠道间质瘤最为常见的症状。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危分级是十二指肠胃肠道间质瘤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肿瘤部位和大小来决定手术方式。
施勇李琛姚学新燕敏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胃肠道间质瘤局部切除术
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分析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更好的认识老年人胃癌的特征,为我们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从而改善他们的生存率。方法收集1994~1998年我院收治的老年人(≥65岁)胃癌356例,对预后进行单因素和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老年人胃癌患者多为男性,症状以上腹疼痛、食欲减退和饱胀不适多见,病程长,确诊时多为晚期。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期、手术切除与预后有关。结论对于老年人胃癌早检查,早诊断是关键。尽可能实施D2式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根治术对提高五年生存率是十分必要的,对无根治手术条件的病人,姑息性切除手术也能改善预后。
燕敏郝元项明陈军陈明敏杨秋蒙姚学新李琛严超朱正纲林言箴
关键词:胃肿瘤老年人预后
非根治性肿瘤切除术在胃癌伴单纯腹膜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非根治性肿瘤切除术在胃癌伴单纯腹膜转移中的作用及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至2009年经术中探查诊断为胃癌伴单纯腹膜转移的119例胃癌病人。其中63例行非根治性肿瘤切除术,56例未行肿瘤切除术...
夏翔李琛姚学新燕敏刘炳亚朱正纲
文献传递
甲状舌管癌一例报道被引量:5
2006年
姚学新燕敏狄忠民袁菲项明李琛蔡伟耀
关键词:外科学病例报告
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33
2006年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IPHC)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至2001年手术切除的T3、T4胃癌118例。将无腹膜转移的96例作为预防性研究组,其中42例行IPHC,54例单纯手术作对照,随访观察术后生存情况和IPHC对腹膜复发的预防作用;将有腹膜转移的22例作为治疗性研究组,其中10例行IPHC,12例作对照,观察术后生存期。同时对全组IPHC(52例)和单纯手术者(66例)进行总的生存分析比较。结果预防性研究组中,IPHC者术后1、2、4年生存率为85.7%、81.0%和63.9%,优于单纯手术者(77.3%、61.0%和50.8%)。Cox模型提示,IPHC是T3、T4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后腹膜复发率10.3%,低于单纯手术者的34.7%。治疗性研究组中,IPHC者术后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期10个月)较单纯手术者(中位生存期5个月)长。全组IPHC病例总的术后1、2、4年生存率(76.9%、69.2%和55.2%)高于单纯手术的病例(66.2%、49.7%和41.4%)。结论IPHC可提高T3、T4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朱正纲汤睿燕敏陈军杨秋蒙李琛姚学新张俊尹浩然林言箴
关键词:胃肿瘤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预后腹膜转移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31例治疗体会被引量:7
1999年
邵去非所广军姚学新
关键词:直肠癌外科手术保肛手术
胃癌术后早期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原因及其诊治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原因及其临床诊治。方法收集2000年11月~2003年10月该院外科收治的并发于胃癌术后早期的SAP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97例胃癌手术患者中有9例在术后早期发生SAP,发生率为1.29%,其中姑息性手术后无SAP发生;D1-2根治术后发生SAP4例(0.80%);全胃切除术后发生SAP3例(5.66%);全胃联合脏器切除后发生SAP2例(13.33%),全胃切除与全胃联合脏器切除手术后SPA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D1-2术式后SPA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9例SAP中有7例在发病初期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死亡;未手术的2例均死亡。结论胃癌术后早期SAP的发生与手术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密切相关。由于该并发症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进展快,故预后差。CT是早期诊断本病的可靠手段,而积极的清创引流手术则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陈明敏朱正纲燕敏陈军项明李琛张俊姚学新杨秋蒙
关键词:胃癌重症胰腺炎CT
腹腔区域性血流阻断动脉内介入化疗对循环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
研究腹腔区域性血流阻断动脉内介入化疗对机体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将16头幼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头,分别行腹腔区域性血流阻断(Stop -flow,SF)及区域性血流阻断动脉内介入化疗(Stop-flow-Chemoth...
姚学新朱正纲赵任苏杰周曙于布为尹浩然林言箴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