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一芸

作品数:40 被引量:164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细胞
  • 11篇血功能
  • 11篇凝血功能
  • 10篇止凝血
  • 10篇止凝血功能
  • 10篇白血
  • 10篇白血病
  • 9篇肿瘤
  • 9篇骨髓
  • 8篇淋巴
  • 8篇淋巴瘤
  • 8篇骨髓瘤
  • 8篇恶性
  • 7篇多发
  • 7篇多发性
  • 7篇多发性骨髓瘤
  • 7篇恶性肿瘤
  • 6篇凋亡
  • 5篇细胞凋亡
  • 5篇急性

机构

  • 32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0篇姚一芸
  • 28篇朱琦
  • 22篇邹丽芳
  • 16篇唐勇
  • 16篇胡钧培
  • 14篇窦红菊
  • 13篇程毅敏
  • 7篇庄衍
  • 6篇汪蕾
  • 4篇孙关林
  • 4篇邬维礼
  • 4篇叶为德
  • 2篇汪雷
  • 2篇王鸣明
  • 2篇刘隽
  • 2篇熊树民
  • 2篇苏卉
  • 2篇郭宗儒
  • 2篇王昀
  • 2篇王昀

传媒

  • 9篇血栓与止血学
  • 4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白血病.淋巴...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3篇世界临床药物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国外医学(输...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家庭用药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三尖杉酯碱诱导K562和CML细胞凋亡及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明确高三尖杉酯碱 (HHT)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ML)的机理。方法 应用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细胞形态 ,结合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等方法 ,观察HHT对K5 6 2细胞株及CML慢性期细胞的作用方式。进一步用RT PCR方法研究bcr abl、c myc、max基因在转录水平的改变。结果 低浓度HHT抑制K5 6 2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并使K5 6 2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0 .1μmol/L及以上浓度HHT可诱导K5 6 2细胞及CML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分析发现细胞阻滞于G1期。c myc基因在加药 2 4h开始下调 ;bcr abl和max基因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低浓度HHT可抑制K5 6 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红系分化 ;超过一定“阈浓度”HHT可诱导K5 6 2细胞和CML慢性期细胞凋亡 ;HHT可通过抑制c
王昀孙关林邬维礼姚一芸肖冬梅苏卉熊树民
关键词:高三尖杉酯碱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凋亡K562细胞CML细胞
培门冬酰胺酶联合GEMOX方案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出凝血功能的改变
:观察培门冬酰胺酶(PEG-ASP)联合GEMOX方案化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有效率及在化疗前后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改变. 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35例,使用...
邹丽芳姚一芸庄衍窦红菊朱琦胡钧培
关键词:淋巴瘤化学疗法止凝血功能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肺内多发占位
2015年
病历摘要患者,女,54岁。因“腰痛1年半”于2013年11月24日人住我院。患者2012年5月因“腰痛伴贫血”查血常规:
姚一芸唐勇朱琦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占位肺内血常规腰痛
脐血血浆化疗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4年
目的:研究脐血血浆(CBP)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的体外化疗增敏作用。方法:以AML细胞株HL鄄60细胞为实验对象,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CBP或人重组粒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鄄CSF)作为实验组或阳性对照组,不加CBP和rhGM鄄CSF的HL鄄60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培养48h后进行细胞周期动力学检测;各组细胞再加入阿糖胞苷(Ara鄄C)培养,24h后进行细胞增殖测定。结果:经过48h孵育,CBP组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再与Ara鄄C作用,细胞的生长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受抑。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CBP与rhGM鄄CSF相似,可通过促进HL鄄60细胞进入S期增强对Ara鄄C的敏感性。
姚一芸程毅敏朱琦叶为德唐勇胡钧培
关键词:脐血血浆化疗阿糖胞苷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增敏作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对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止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对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止凝血功能和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g)、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活性等止凝血功能指标。同时应用中国2016版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出血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出血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7 d,观察组患者PT、APTT、血浆D-D水平以及PAI-1活性分别为(10.55±1.43)s、(28.95±4.44)s、(1.19±0.86)mg/L及(59.47±9.19)%,明显低于对照组[(12.33±1.49)s、(33.79±5.05)s、(1.92±0.71)mg/L和(65.73±7.14)%,P <0.05或P <0.01],而Fg含量[(3.29±1.01)g/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27±0.66)g/L,P <0.01],但两组PLT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出血评分为0、1、2、3及5分,患者分别为10例和9例(32.3%对29.0%)、15例和16例(48.4%对51.6%)、5例和4例(16.1%对12.9%)、1例和2例(3.2%对6.5%)及0例和0例(0%对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必净能够通过调变凝血功能和纤溶活性而改善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止凝血指标,但并未显著减少出血事件,故采用含有血必净的治疗方案能否降低凝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待进一步研究。
杭海芳唐勇庄衍庞育阳姚一芸朱琦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粒细胞缺乏止凝血功能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被引量:1
1998年
再生障碍性贫血(AA)以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再生不良为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免疫机制异常在AA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晚近对AA患者的T细胞亚群分布、T细胞克隆、淋巴因子及免疫遗传等方面的发现作一综述,为AA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姚一芸
关键词: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学发病机制
青藤碱类衍生物联合二甲双胍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青藤碱类衍生物YL064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以不同浓度的YL064和二甲双胍单独或联合处理MM细胞系的RPMI8226和H929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药物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分析两药是否存在协同效应,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进一步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和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RPMI8226和H929细胞经二甲双胍和YL064单独或联合处理24 h后,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联合用药组RPMI8226和H929细胞的CI均小于1。联合用药组RPMI8226和H929细胞凋亡率亦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显示,联合用药组RPMI8226和H929细胞内PARP和caspase-3均发生明显剪切活化。结论青藤碱类衍生物YL064联合二甲双胍能够协同诱导MM细胞增殖阻滞并进一步诱导其凋亡。
谭雅月唐勇姚一芸王莹莹吴英理朱琦
关键词:二甲双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
间断口服伐昔洛韦预防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硼替佐米致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背景与目的:随着硼替佐米成功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药物导致带状疱疹激活现象受到关注。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治疗期间伐昔洛韦不同用药方法预防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3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成伐昔洛韦间断应用组和连续应用组,分别观察2组患者带状疱疹发生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抗病毒治疗费用及情绪状态。结果: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合并带状疱疹,未发生3级以上药物不良反应,间断用药组的抗病毒费用支出低于连续治疗组。患者情绪取决于基础疾病疗效,既往治疗不理想的连续用药组患者有焦虑抑郁表现。结论:伐昔洛韦间断应用能够有效预防硼替佐米治疗期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带状疱疹发生。
姚一芸唐勇庄衍汪蕾邹丽芳朱琦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带状疱疹伐昔洛韦
头颈部恶性肿瘤复发转移患者止凝血功能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索其止凝血机制的常规检测指标及分子标志物的改变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有无复发、转移不同时期患者的诊断、复发转移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及8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测,包括PLT、PT、aPTT、TT、Fbg及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GMP-140、TF、TAT、TFPI、TpP、PAP、u-PA、t-PA、PAI-1、D-D含量和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和Ⅺ活性及抗凝血酶AT活性。结果 (1)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患者中均有Fbg升高(P<0.05),且在疾病复发转移后更加明显(P<0.01),同时在这组患者中出现PT、aPTT的缩短(P<0.05)。(2)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中均存在着GMP-140、TF、TAT和TpP的升高(P<0.05),且在疾病复发转移组中更明显(P<0.05或P<0.01),同时在这组患者中又有凝血因子Ⅶ、Ⅹ活性的升高和AT活性的降低(P<0.05)。(3)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中存在着纤溶指标PAP、u-PA、t-PA和D-D含量的升高(P<0.05),在肿瘤复发转移后这些指标升高更明显(P<0.05或P<0.01),同时在这组患者中又出现了PAI-1含量的升高(P<0.05)。结果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存在着血小板、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方面的止凝血功能的异常。表现为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抗凝血抑制和纤溶系统的活化。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指标除Fbg含量变化与肿瘤复发转移明显相关外,其余指标变化不大。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水平的改变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有复发转移者中变化更加明显,可作为头颈部恶性肿瘤预测、肿瘤复发和转移及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
邹丽芳姚一芸窦红菊朱琦胡钧培
关键词:头颈部恶性肿瘤复发转移止凝血功能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ized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5例慢性ITP老年患者,皮下注射rhTPO 300 U/(kg.d),每天1次,共14 d或至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停止给药。停药后继续观察14 d。依据成人ITP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修订版)的标准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和评估。结果:经rhTPO治疗后,完全反应7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80.0%(20/25)。用药后血小板计数最高值平均达到(146.18±83.96)×109/L,停药后血小板计数缓慢下降,治疗后第28天血小板计数回落至(85.40±39.53)×109/L,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15.30±7.97)×109/L(P<0.01),但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TPO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无显著影响(P>0.05)。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头晕和乏力,分别为4例、3例、3例,腹泻和皮疹各1例。结论:rhTPO是治疗老年慢性ITP有效而且耐受性较好的治疗药物。
刘隽程毅敏邹丽芳汪蕾姚一芸唐勇庄衍励菁菁朱琦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老年患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