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永芳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水化
  • 3篇C3A
  • 2篇石膏
  • 2篇水泥
  • 2篇外加剂
  • 2篇聚羧酸
  • 2篇缓凝
  • 2篇减水
  • 2篇减水剂
  • 2篇分散性
  • 2篇分散性能
  • 1篇三聚磷酸
  • 1篇三聚磷酸钠
  • 1篇水化产物
  • 1篇水化程度
  • 1篇水化反应
  • 1篇水化放热
  • 1篇水泥浆
  • 1篇水泥浆体
  • 1篇水泥水化

机构

  • 6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夏永芳
  • 5篇马保国
  • 4篇谭洪波
  • 3篇肖君
  • 2篇胡家兵
  • 2篇汪杰

传媒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三聚磷酸钠复合聚羧酸对C_3A-石膏水化历程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以C3A-石膏为主体,探讨了掺加聚羧酸和聚羧酸与三聚磷酸钠协同作用对其水化历程的影响。采用水化微量热仪测定试样水化放热速率;用XRD定性分析测试不同水化龄期、不同体系的水化程度;以FT-IR分析试样中基团的振动状态从而判断其存在形式,以SEM观察水化产物形貌。结果表明掺聚羧酸后水化第一放热峰提前2h,且水化12h即有大量AFt生成,但是对后期水化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复掺三聚磷酸钠与聚羧酸时抑制了AFt的生成并延缓了AFt向AFm的转变,第一、第二放热峰均延迟了8h左右;单掺和复掺对后期结构发展影响均不大。
马保国夏永芳谭洪波胡家兵肖君
关键词:三聚磷酸钠聚羧酸水化程度缓凝
缓凝剂对C_3A石膏体系水化历程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多种缓凝剂对C3A-石膏体系水化历程进行调控,研究缓凝剂对其水化历程的影响,采用了水化热、XRD和拉曼光谱等测试手段分别表征了水化放热规律及水化历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聚磷酸钠对于C3A-石膏体系水化历程的延缓作用最强,而硼酸则能更好地抑制水化放热总量。三聚磷酸钠可抑制石膏的溶出速率,延缓早期水化反应,且难溶性磷酸钙盐的吸附及包裹作用会抑制C3A的溶解水化作用;而葡萄糖酸钠的静电吸附、不溶性钙盐包裹作用以及硼酸的沉淀作用会隔离C3A颗粒与水接触,阻碍了C3A的水化反应。
马保国肖君夏永芳胡家兵
关键词:C3A缓凝剂水化放热水化产物
外加剂添加时间对水泥浆体吸附和分散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分析外加剂添加时间对水泥浆体吸附、Zeta电位、流动度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了萘系高效减水剂和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浆体吸附及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减水剂添加时间的延迟,水泥颗粒对萘系减水剂和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均急剧降低至趋于平缓;减水剂添加时间对水泥浆体吸附、电位与流动度之间关系的影响不同,随着添加时间的延长,减水剂吸附量降低、电位绝对值减小;萘系高效减水剂最佳掺加时间为加水后10 min左右,此时水泥颗粒对减水剂分子的吸附量偏低,对应的水泥浆体达到最佳的流动度;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水同掺时吸附量最大,对应水泥浆体的流动度也最大。
马保国夏永芳谭洪波汪杰
关键词:减水剂水泥浆体分散性能
高纯度铝酸三钙的制备被引量:8
2012年
以碳酸钙、氢氧化钙和氧化铝为原材料,选用不同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及煅烧次数,确定制备高纯度铝酸三钙(C3A)的方法。经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方法为以氢氧化钙为钙质原料、氧化铝为铝质原料,煅烧温度为1 320℃,保温时间为3 h,经3次煅烧研磨得w(f-CaO)为0.45%的高纯度C3A;水化10 min的C3A具有较高的水化活性。
马保国夏永芳谭洪波肖君
关键词:C3A水化反应
化学外加剂对高C3A水泥水化调控机理研究
本论文依托国家973项目(2009CB623201)子课题“现代混凝土胶凝浆体微观结构形成机理”,主要针对高C3A水泥体系水化速率过快、放热量大等问题,通过测定胶凝材料对减水剂分子的吸附量、浆体颗粒表面ζ-电位、浆体水化...
夏永芳
关键词:化学外加剂水泥分散性能
文献传递
聚羧酸系和萘系减水剂对C_3A-CaSO_4·2H_2O体系水化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研究C3A-CaSO4·2H2O体系在聚羧酸(PC)和萘系减水剂(FDN)存在的条件下的水化历程和水化产物结构,结合水化热、XRD、IR、SEM等检测手段分析了体系的水化行为及机理。结果表明,PC和FDN在溶解反应期均能促进水化反应的进行;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PC能有效延缓体系水化反应的速度,第1放热峰和第2放热峰分别延迟了约5h和15h,降低体系水化放热,减缓水化产物结构的发展;PC和FDN对后期水化产物结构的发展没有影响。
马保国汪杰谭洪波夏永芳
关键词:聚羧酸减水剂萘系减水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