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斌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航引导
  • 1篇性细胞
  • 1篇血肿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因子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引流术治疗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血肿
  • 1篇针刺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 1篇针刺手法
  • 1篇治疗疗效
  • 1篇治疗疗效观察
  • 1篇神经导航
  • 1篇神经导航引导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15...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4篇唐斌
  • 4篇李经纶
  • 3篇王本瀚
  • 2篇郭效东
  • 2篇姚安会
  • 2篇刘伟
  • 2篇曹付强
  • 2篇赵鸽
  • 1篇刘明辉
  • 1篇张月高
  • 1篇张长远
  • 1篇熊家锐
  • 1篇王庆宣
  • 1篇宋来君

传媒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神经导航引导下脑干背侧肿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脑干背侧肿瘤在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采用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切除的16例脑干背侧肿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在神经导航引导下进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12例,次全切4例。16例术后原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3例桥脑背侧肿瘤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经治疗后逐渐恢复。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1例儿童髓母细胞瘤在术后6个月幕上、椎管内多处复发,家属放弃再次手术,药物治疗2个月后死亡;2例WHOⅡ级星形细胞瘤术后口服替莫唑胺化疗,定期随访,没有复发迹象;2例次全切除室管膜瘤因为级别低,术后随访无复发,未进行放、化疗。结论对于脑干背侧肿瘤,在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能够精确了解肿瘤范围及与周围结构关系,可以更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并能更好地保护脑干功能。
古军王本瀚姚安会郭效东赵鸽唐斌曹富强李经纶
关键词:脑干肿瘤神经导航显微手术
不同刺激对N9小胶质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及存活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刺激对N9小胶质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及存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9小胶质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M1型刺激组(LPS+IFN-γ组)、M2型刺激组(IL-4组)。刺激24 h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检测N9小胶质细胞在极化状态下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体外培养N9小胶质细胞,分为Control组、LPS组、IFN-γ组、LPS+IFN-γ组及IL-4组,通过Hoechst-PI染色的方法检测不同因子对细胞死亡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aspase-3的表达。结果 LPS+IFN-γ组N9细胞促炎因子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及IL-4组(P<0.01),IL-4组N9细胞抑炎因子的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及LPS+IFN-γ组(P<0.01)。在细胞存活方面,IFN-γ组及LPS+IFN-γ组N9细胞的死亡数及Caspase-3的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LPS组、IL-4组(P<0.05,P<0.01)。结论 N9细胞可发生极化,在不同极化状态表达不同的炎性因子;IFN-γ可影响N9细胞的存活,其可能是通过Caspase-3而导致细胞死亡。
王本瀚宋来君姚安会李经纶唐斌刘伟卫润斐曹付强
关键词:极化炎性细胞因子细胞死亡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86例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采用CT引导定位,血肿中心为靶点,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头皮穿刺冲洗粉碎引流联合尿激酶(2万~6万U)溶解血肿治疗硬膜外血肿86例。结果大血肿组(血肿量30~100ml)44例,无效10例(22.7%,10/44),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痊愈;余34例中术后3~5d血肿引流干净25例,血肿少量残留(≤5ml)9例。小血肿组(血肿量〈30ml)42例,术后1~3d内均引流干净。出院时ADL分级:Ⅰ级72例,Ⅱ级14例。76例随访3~12个月,(5.3±3.7)月,按GOS分级均恢复良好。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微创,准确选择适应证、把握手术时机至关重要。
郭效东王本瀚王庆宣熊家锐张长远张月高刘明辉李经纶唐斌
关键词:硬膜外血肿穿刺引流尿激酶
复合式针刺手法对重症脑外伤昏迷病人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合式针刺手法疗法对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促苏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对照组40例.两组于伤后1月按GCS预后评...
刘伟李经纶赵鸽唐斌曹付强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针刺疗法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