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艳玲

作品数:11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红素
  • 2篇胆红素血症
  • 2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高胆红...
  • 2篇新生儿高胆红...
  • 2篇血清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综合征
  • 2篇小儿
  • 2篇红素
  • 2篇儿童
  • 2篇高胆红素
  • 2篇高胆红素血症
  • 2篇产儿
  • 1篇低血容量
  • 1篇低血容量性
  • 1篇低血容量性休...
  • 1篇低血容量休克
  • 1篇地塞米松

机构

  • 11篇海口市人民医...
  • 1篇湖南省儿童医...

作者

  • 11篇周艳玲
  • 2篇林则彬
  • 1篇逯军
  • 1篇陈英
  • 1篇张月华
  • 1篇邢愚
  • 1篇张怡
  • 1篇龚姣娥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病案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无创通气模式联合氨溴索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观察不同无创辅助通气模式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3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0例NRDS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在氨溴索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辅助通气。根据通气模式不同将早产儿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和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组,每组60例。比较2组患儿通气治疗后24 h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动脉血氧分压[p_(a)(O_(2))]及氧合指数(OI)增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_(a)(CO_(2))]降低,且BiPAP组的p_(a)(O_(2))及OI高于nCPAP组,p_(a)(CO_(2))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PAP组的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无创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PAP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肺部感染、颅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PDA)、气胸、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和气管插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CPAP联合氨溴索相比,BiPAP联合氨溴索应用于NRDS早产儿呼吸支持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早产儿动脉血气指标水平,降低BPD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周艳玲林坚符艺影王华
关键词: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氨溴索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90例小儿灭鼠药中毒临床分析
2005年
周艳玲
关键词:灭鼠药毒鼠强中毒
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为进行相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100例中非感染因素所致黄疸占70例,非感染性黄疸占发病率70%,包括因溶血致黄疸10例,围产因素致黄疸45例,母乳性黄疸10例,不明原因5例;感染因素致黄疸30例,占黄疸发病率30%,感染因素包括新生儿脐炎、肺炎、脓疱疹、败血症、肝炎综合征。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由多种因素所致,资料所示围产因素致黄疸为主,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需早期干预治疗。
周艳玲逯军陈英林则彬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病儿头发中微量元素测定的意义
2003年
目的 探讨微量元素对治疗疾病、缩短疗程的作用 ,以及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方法 取 13 0例儿童枕部发根 0 .1~ 0 .5 g ,送广州市微量元素科学研究所化验室 ,采用ICP的光谱分析方法测定发中锌、铁、锰、铜、钙、铅的含量 ,分析微量元素平衡对儿童的影响。结果 普遍存在缺铁、缺锌、铅高 ,其中 2项元素缺乏占 2 9.2 3 % ,3项元素缺乏占 7.69% ,铅最高达 19.8μg/g ,说明铅污染较严重。结论 缺锌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 ,生长发育迟缓等疾病 ,而铅含量超高可引起智力低下、多动症等疾病。头发测定易为儿童家长接受 ,对儿童微量元素的缺乏 ,可做到早期检查 ,早期预防和治疗。
周艳玲邢愚
关键词:头发微量元素儿童健康
早期口服维生素D对感染性疾病早产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早期口服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感染性疾病早产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海口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早产儿2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60例感染性疾病早产儿随机分为高剂量组(80例)、低剂量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三组。对照组早产儿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同时采用早产儿配方奶粉进行喂养,低剂量组早产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400 IU/d的维生素D,高剂量组口服800 IU/d的维生素D。比较三组早产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高剂量组的血清25-(OH)D3水平为(51.52±9.15)nmol/L,高于低剂量组的(44.21±9.08)nmol/L和对照组的(24.15±6.42)nmol/L,低剂量组的血清25-(OH)D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IL-6、TNF-α、CRP水平分别为(22.16±4.28)ng/L、(2.42±1.54)μg/L、(6.35±1.26)mg/L,低剂量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分别为(26.47±3.93)ng/L、(3.25±1.03)μg/L、(8.42±1.34)mg/L,均低于对照组的(30.15±4.24)ng/L、(4.12±1.27)μg/L、(12.03±1.25)mg/L,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CD3^+、CD4^+水平分别为(72.36±4.11)%、(41.02±2.64)%,低剂量组CD3^+、CD4^+水平分别为(68.52±3.93)%、(38.45±2.51)%,均高于对照组的(63.01±3.76)%、(36.87±2.23)%,且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早期口服800 IU/d的维生素D可有效提升感染性疾病早产儿血清25-(OH)D3水平,改善早产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程巧林周艳玲龚姣娥刘敏
关键词:维生素D早产儿炎症因子
舒芬太尼联合地塞米松在小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地塞米松在小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术后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试验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患儿术后2、6、12、24、48 h生命体征指标,如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最新改良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评价术后药物的镇静镇痛效果,并记录术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术后各时点的RR、MAP、HR、Sp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儿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眩晕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与单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相比,舒芬太尼联合地塞米松可提高镇痛镇静效果,且对呼吸抑制作用较弱,不良反应较少。
周艳玲胡海游林森陈灵俊
关键词:舒芬太尼地塞米松术后疼痛自控镇痛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60例临床分析
2007年
周艳玲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70例临床分析
2001年
周艳玲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0
2019年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并与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HA)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海口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HFMD 68例和HA 38例患儿进行分析,收集患儿的咽拭子标本并送至该院疾控中心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肠道病毒的VP1基因分析,记录患儿的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结果共检出14种肠道病毒基因型,CVA6是HFMD最常见的基因型,CVA2是引起HA的主要基因型。特定致病性肠道病毒基因型与一些可能提供的临床症状之间存在关联。结论 CVA6、CVA10和CVA16是导致HFMD主要病毒基因型,HA患儿中CVA2病毒基因型占大多数。
周艳玲张月华郑云丽王淑强
关键词: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流行病学病原学
肾病综合征并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诊治要点被引量:4
2007年
周艳玲张怡林则彬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低血容量休克救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