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劲旭
- 作品数:16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3泛素连接酶CHIP在脑胶质瘤疾病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E3泛素连接酶CHIP在脑胶质瘤疾病中的应用,在胶质瘤组织中,CHIP主要表达在肿瘤细胞的胞浆中,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标记蛋白GFAP共定位,且随级别的增高而表达增加;CHIP表达量升高后,Survivin的m...
- 陈菊祥卢亦成徐涛周劲旭孙克华
- 环状RNA芯片联合组织芯片技术对脑胶质母细胞瘤特征性靶标hsa_circ_0008344的研究
- 目的: 胶质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由于胶质母细胞瘤恶性增殖、侵袭性生长的特性,目前推荐的规范化治疗未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中位生存时间仅12-16.7个月。因此,寻找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新方法是神经外...
- 周劲旭
- 关键词:脑胶质母细胞瘤
- 文献传递
- 高通量脑胶质瘤组织芯片的制备和靶标GOLPH3、BSP的功能研究
- 脑胶质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约有50%新诊断的脑肿瘤属于神经胶质起源的原发性脑肿瘤。常见的起源有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等。恶性胶质瘤约占所有神经胶质瘤总数的70%,以起源于星形细胞的胶质母细...
- 周劲旭
- 关键词:骨唾液蛋白组织芯片
- 儿童颅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 2020年
- 目的探讨颅骨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6岁颅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儿童的临床资料,采用右侧额部头部肿物切除术,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诊疗策略。结果手术后肿瘤全切,病理提示:非霍奇金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并且在术后接受放化疗。术后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颅骨原发性淋巴瘤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均无特异性,最终确诊取决于病理,手术及术后的联合放化疗是颅骨原发性淋巴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 苏鑫周劲旭
- 关键词:淋巴瘤颅骨原发性
- 利用高通量组织芯片检测GOLPH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通量组织芯片检测GOLPH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的方法,包括:(1)首先构建人胶质瘤细胞的组织芯片,然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2)培养人胶质瘤细胞;(3)在GOLPH3的cDNA序列中采用两条候选序列对G...
- 陈菊祥周劲旭徐涛卢亦成严勇秦荣王洪祥
- 文献传递
- 改良经颅眶上外侧壁入路治疗眶尖区肿瘤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改良经颅眶上外侧壁入路治疗眶尖区肿瘤的手术指证、入路选择和显微外科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颅开眶治疗的眶尖区肿瘤55例,采用改良经颅眶上外侧壁开眶入路,其中以眶一翼点为主39例,联合眶一额、眶一颧、颧一翼点入路16例。术后常规复查增强MRI,并进行密切随访。结果肿瘤全切除38例(69.1%),次全切除7例(12.7%),大部或部分切除7例(12.7%),活检3例(5.5%)。术后视功能良好45例(81.8%),存在动眼神经和视神经损伤者9例(16.4%),偏瘫1例(1.8%)。结论经颅眶上外侧壁开眶结合显微技巧可较好治疗眶尖区肿瘤;合适的角度开眶可最大限度切除眶尖区肿瘤和保护神经功能,减少不必要的创伤。
- 陈菊祥严勇王潇文谢天浩徐涛周劲旭秦荣张晨冉张磊孙伟胡国汉丁学华孙克华卢亦成
- 关键词:眼眶眼眶肿瘤显微外科手术预后
- 靶标OPN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 目的探讨Osteopontin在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70例不同级别的胶质瘤与8例正常脑组织中Osteopontin mRNA表达量;免疫组织
- 陈菊祥卢亦成徐涛周劲旭严勇王春琳
- 改良经颅开眶治疗眶尖区肿瘤
- 目的探讨改良经颅开眶治疗眶尖区肿瘤的手术指征;入路选择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颅开眶治疗49例眶尖区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和治疗策略。采用眶翼点入路22例,眶额入路11例,眶颧入路5例,颧翼点入路1例,其他9例...
- 陈菊祥严勇王潇文徐涛周劲旭张晨冉张磊胡国汉骆纯丁学华孙克华卢亦成
- 关键词:眼眶肿瘤显微外科治疗学
- 文献传递
- E3泛素连接酶CHIP在脑胶质瘤疾病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E3泛素连接酶CHIP在脑胶质瘤疾病中的应用,在胶质瘤组织中,CHIP主要表达在肿瘤细胞的胞浆中,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标记蛋白GFAP共定位,且随级别的增高而表达增加;CHIP表达量升高后,Survivin的m...
- 陈菊祥卢亦成徐涛周劲旭孙克华
- 文献传递
- 手术治疗高级别颅内动脉瘤合并血肿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36
- 2015年
- 目的 了解手术夹闭高级别颅内动脉瘤(Hunt-Hess分级Ⅳ~Ⅴ级)合并血肿患者的手术疗效,并探讨其最佳治疗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无锡临床学院—解放军第101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例高级别动脉瘤合并颅内血肿经显微手术夹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超早期(出血<24h)手术15例,出血>72h手术3例.结果 18例患者术后经CTA复查证实动脉瘤均完全夹闭.术后随访6~36个月,依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预后良好4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4例.动脉瘤直径>10 mm(P=0.035)、脑内血肿>50 ml(P=0.046)和术前脑疝(P=0.038)与预后不良有关.出血<24 h手术的患者预后优于出血>72h手术患者.术后行脑室外引流7例中预后良好者4例,重残2例,死亡1例,明显优于未行脑室外引流患者(P =0.034).结论 高级别动脉瘤合并颅内血肿者病情危重,预后不佳.动脉瘤大小、血肿量和术前有无脑疝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超早期手术夹闭动脉瘤及术后脑室外引流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 陈军辉王玉海杨理坤时忠华蔡桑周劲旭冯毅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颅内血肿显微外科手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