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雯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晚期
  • 2篇晚期患者
  • 2篇肺癌
  • 2篇肺癌晚期
  • 2篇肺癌晚期患者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后
  • 1篇调解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辅导
  • 1篇心理危机
  • 1篇心理应激
  • 1篇心理应激障碍
  • 1篇信托
  • 1篇医患
  • 1篇医患纠纷
  • 1篇医疗纠纷
  • 1篇灾害
  • 1篇震后
  • 1篇人文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吴雯
  • 4篇卢光明
  • 2篇卢光泽
  • 1篇吕平
  • 1篇张琳琳
  • 1篇毕艺琼
  • 1篇王忠新
  • 1篇郑佩

传媒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医院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第三届世界灾...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康复护理对肺癌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影响
:探讨康复护理对肺癌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对60例住院治疗的肺癌晚期患者,接受康复治疗6个月,自我评价自身(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和心理健康等)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肺癌晚期患者接受...
吴雯
关键词:肺癌康复护理
德国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被引量:8
2012年
德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医师公会建立了全国医疗纠纷调解和鉴定组织,调解医师受到患者的医疗纠纷投诉。虽然德国医疗纠纷发生率较高,但是其免费的鉴定或调解机制有效地化解了医疗纠纷。由于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费用,其调解或鉴定的中立性有待提高。
卢光明范贞张云林韩学军卢光泽吴雯
关键词:医疗纠纷
社会化治疗对地震后孤儿心理危机的作用研究进展
2011年
灾害时的生存条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和解决,但心理创伤的恢复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尤其是地震等重大灾害造成的重大心理创伤会对受害者产生持久性应激效应。对于一些在地震中受到严重创伤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承受危机的能力还很弱,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创伤和心理阴影的影响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
吴雯毕艺琼吴真真
关键词:自然灾害心理危机心理应激障碍心理辅导
人文关怀在肺癌晚期患者姑息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在临床上,姑息治疗则主要是在肺癌晚期综合治疗中应用,其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主要是属于一种支持治疗。姑息治疗主要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在姑息治疗过程中突出"人本思想",体现"人文关怀",尊重生命,关爱健康,减轻痛苦,尊重患者的权利和隐私,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吴雯郑佩卢光明
关键词:人文关怀姑息治疗肺癌晚期
呼吸机吸痰模式在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呼吸机吸痰模式在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30例80岁以上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行吸痰操作,每例患者均使用呼吸机吸痰模式下吸痰及不使用吸痰模式下吸痰1次,顺序随机选择.观察患者在不同吸痰方式下,吸痰前、吸痰后即刻、吸痰后2min、吸痰后5min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记录SpO2下降的最大值、下降至最低值的时间、恢复至基线的时间.结果:两种吸痰方式均导致SpO2-定程度下降,HR、MAP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痰后SpO2下降的最大值、下降至最低值的时间,两种吸痰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使用呼吸机吸痰模式吸痰后SpO2恢复至基线的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呼吸机吸痰模式下进行吸痰操作能够减少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低氧血症及组织缺氧的发生率.
吕平张琳琳吴雯
关键词:老年吸痰缺氧
人性化管理在降低医患纠纷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降低医患纠纷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100名医务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前进行人性化管理的管理模式概念、对管理模式态度、管理模式下的行为、管理模式的环境评分、技能操作熟练程度、自身对于临床操作创新、临床工作逻辑思维顺序、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为应急问题的预判能力和临床价值观评分进行评价,同时选取1000例患者进行患者满意度、医患纠纷发生率的评价。观察效果。结果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后医务人员的人性化管理的管理模式概念、对管理模式态度、管理模式下的行为、管理模式的环境评分、技能操作熟练程度、自身对于临床操作创新、临床工作逻辑思维顺序、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应急问题的预判能力和临床价值观评分分别为(91.1±8.4)、(92.3±6.9)、(90.1±7.4)、(95.5±4.1)、(92.3±8.0)、(92.5±7.1)、(91.1±8.40)、(93.9±5.0)、(94.7±4.3)、(94.1±5.5)分,均明显优于实施前f(80.5±10.5)、(80.2±8.1)、(80.1±6.5)、(80.2±5.4)、(82.3±10.1)、(82.6±8.2)、(81.5±7.5)、(82.3±7.5)、(84.3±5.5)、(82.2±6.3)分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8,11.37,10.15,22.57,7.76,9.13,8.53,13.42,14.90,14.23,均P〈0.05),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后患者满意度(99%)和医患纠纷的发生率(0%)均优于实施前(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4,3.64,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认知程度和临床工作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雯韩学军范贞卢光明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医患纠纷
我国医疗责任公益信托模式的构建和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为有效化解医疗纠纷,解决对医疗责任的赔偿问题,我国近10年来相继在部分省市实施了医疗责任保险,但各地现有的医疗责任保险均难以展开,寻求一种新的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模式尤为迫切。文章试图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确立我国医疗责任公益信托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实施医疗责任公益信托模式的可行性,对解决我国医疗责任保险的商业性与医疗纠纷解决公益性之间的矛盾、加快医疗纠纷的有效解决、促进医患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卢光明范贞韩学军张云林范军亮卢光泽吴雯王忠新
关键词:公益信托
共1页<1>
聚类工具0